吴风云 朱佳芹
湖北省黄石市二医院烧伤皮肤病药物开发研究所 435002
红药膏能否对健康和磨损皮肤引起急性毒性与皮肤刺激性?现将对大白兔的试验过程报告如下。
1.1 材料
1.1.1 动物:健康日本大耳兔15只,成年,雌雄不拘,体重(2.48±0.04)kg,由黄石卫校动物室和同济医大动物室提供。
1.1.2 药品:红药膏是本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分为高银红药膏(含SD-Ag 4%)和低银红药膏(含SD-Ag 2%,与现用的红药膏相当),都是由本院烧伤皮肤病药物开发研究所配制和提供。赋形剂组(又称对照组)为黄凡士林,是由国营南昌扬子洲制药厂分装等。
1.2 试验方法
1.2.1 分组:将15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1组:涂高银红药膏,称高银组;2组:涂低银红药膏,称低银组;3组:涂黄凡士林,称赋形剂组(作为对照组)。每组都由5只大白兔组成。
1.2.2 试验经过:试验时,常规对每只受试大白兔应用10%硫化钠溶液给大白兔右侧背部皮肤脱毛约5×10cm2=50cm2,相当于体表面积10%,在脱毛区内每天按组别种类涂药2次,0.2g/次,涂药后,应用背心式包布[1]和无菌敷料妥当包扎、固定和保护,防止受试区表面上的药品被白兔所舔食,导致试验失败。分笼单独饲养,连续观察受试大白兔1周。观察内容:活动、皮毛光泽、饮食、体重、体温和死亡数。如无毒性反应,再在左侧背部皮肤以10%硫化钠脱毛50cm2,并应用细砂纸(钻石牌耐水砂纸380号),摩擦该处皮肤,直到有密集性出血点为止,立即在该处按上述组别涂药0.2g/次,2次/d,观察指标同上,连续观察1周,并与对照组比较。因此,每只受试大白兔前后共观察14d(2周)。
1.3 结果 自高银和低银红药膏外用于大白兔的健康和磨损皮肤后,对其行动、饮食、皮毛光泽、体温和体重(见表1)连续测定和观察14d。发现红药膏对健康和磨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和任何不良影响。受试动物无1只死亡,也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体温均在正常范围内(38.5~39.5℃),各方面均与对照组大白兔的表现无任何差别。本实验研究表明,高和低银红药膏(即现用的红药膏)涂抹在大白兔的健康和磨损皮肤上,经过14d观察,对受试大白兔均未引起任何急性中毒反应和皮肤刺激反应。说明现在已经在临床使用多年的红药膏(即2%低银红药膏)对全身无吸收中毒,对创面和周围皮肤也均无刺激性[2,3]。
表1 红药膏涂于完整和损伤兔皮对体重的影响(kg,,n=5)
表1 红药膏涂于完整和损伤兔皮对体重的影响(kg,,n=5)
注:△表示3组试验动物涂药后体重与涂药前相比P>0.05,其差别无显著意义。
2.1 材料
2.1.1 动物:日本大耳白兔6只,雌雄不拘,体重(2.46±0.45)kg,由黄石卫校动物室和同济医大动物室分别提供。
2.1.2 药品:供做试验的红药膏,分为高银和低银红药膏两种,高银红药膏含4%SD-Ag,低银红药膏含2%SD-Ag(代表现用的红药膏)。二者均由本院烧伤皮肤病研究所提供,赋形剂为黄凡士林,由国营南昌扬子洲制药厂分装和提供等。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动物脱毛和分组:将6只大白兔的背部延伸到侧腹壁皮肤,应用10%硫化钠溶液,对称脱毛4块,每块为6×8.4cm2=50cm2,脱毛时注意勿擦破皮肤,脱毛后第2天(24h后)在左侧背部的1区和2区分别涂高银和低银红药膏各0.1g,前者归纳到本试验的高银组,后者被归纳到本试验组的低银组,右侧背部2区涂赋形剂黄凡士林,被归纳入赋形剂组或对照组。右侧背部的4区皮肤留为空白对比区,专供观察和对比时参考。
2.2.2 试验经过。在每次涂药完毕后2h内,每隔30min观察皮肤反应1次,此后便立即予以背心式包扎[1],妥为保护和固定。在涂药24h后,去除全部包扎,并用温水清洗药物和赋形剂观察各试区皮肤的变化,如发现局部无红斑、发疹、水肿和疼痛等异常表现,便继续每天涂药1次。一共6d于第7天停药,并去除包扎。观察涂药7d后皮肤反应,若仍无红斑、发疹、水肿和疼痛等异常表现,便进一步在各试区用细砂纸(钻石牌耐水砂纸38号),磨擦皮肤造成损伤,并以上述同样方法涂药和连续7d观察各试区皮肤有否红斑、发疹、水肿和疼痛等出现。
2.3 结果 经过在各试区内连续每天涂药1次共7d,观察各试区皮肤无水肿、发疹和红斑。在停药后24h和48h,局部仍无反应。各试区皮肤在擦伤后连续涂药7d,观察24h和48h也均未发现局部有明显的红斑、发疹和水肿,因此,皮肤刺激反应为0,均小于规定刺激指数(见表2、3),体温也均在正常范围(38.5~39.5℃)以内。提示红药膏无皮肤刺激性合乎要求[2~4]。
表2 文献中皮肤刺激反应分级标准
表3 红药膏对兔皮肤的刺激试验结果
[1]吴风云,鲁立新,丁冬琴.药物实验中动物创面包扎方法的改进〔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2):108.
[2]南京药学院药剂学教研组,编著.药剂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853-857.
[3]陈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64-165.
[4]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编.中药新药研究指南〔M〕.卫生部药政管理局,1994:23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