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在脑梗死诊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2-08-03 08:32徐桂影王颖甜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期
关键词:多普勒颈动脉彩色

徐桂影 王颖甜 周 泉

(马鞍山市17冶医院B超室,安徽 马鞍山 243000)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的常见病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颈动脉的局部表现[1],是引发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脑血管病为首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乃至全球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我国老年人数的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病特别是脑梗死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2]。本研究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156例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50例临床确诊无脑梗死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提高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死诊断的认识,分析脑梗死的发病诱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156例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资料,其中男92例,女64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7.5±11.5)岁;与150例临床确诊无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6.5±11.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超声检查方法

管腔直径狭窄百分比的计算公式为(D-d)/D×100,(D=原管腔直径;d=狭窄处剩余管腔直径),检验设备采用飞利浦影像之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探头频率为7~10 MHz,患者取卧位,头轻度后仰,略向对侧偏移,切面根据颈动脉长轴,在距离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分叉处约1cm范围内测量。从颈动脉起始处起至颈内动脉入颅显示不清止,从下至上分别检测两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每位患者分别测量三次,取三次平均值。观察颈动脉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位置、狭窄程度。若同一血管内存在多处斑块或狭窄,分析时仅考虑狭窄最严重的部位。彩色多普勒显示狭窄口血流呈五彩镶嵌色的射流,观察低回声斑块或血栓,确定狭窄或阻塞部位。斑块处彩色充盈缺损。颈动脉完全阻塞后,彩色多普勒显示彩色血流缺失。

1.3 观察指标

1.3.1 超声检出斑块分型

根据斑块影像学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研究将斑块分为低回声斑块与强回声伴声影的钙化性硬斑块、脂质软斑块、回声强弱不均质的溃疡性混合性斑块。

1.3.2 狭窄程度判断

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到的血管最窄处横截面积,确定颈动脉是否狭窄,根据狭窄程度分为:①轻度狭窄: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无明显变化,狭窄率为1%-49%,管径相对减小,灰阶图像显示局部斑块形成;②中度狭窄: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有改变,狭窄远端形成病理性涡流;狭窄率为50%~69%,狭窄段血流出现速度加快;③重度狭窄: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有明显改变,远端出现涡流和湍流混杂的血流信号,狭窄率为70%~99%,狭窄段流速加快,狭窄远端流速相对减慢;④血管闭塞:彩色多普勒显示无血流通过,血流信号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超声检查出斑块情况

将两组患者经超声检查出的斑块性质、数量、比例情况进行比较,156例观察组患者共检出斑块122例,占比为78.21%,对照组检出斑块34例,占22.67%,两组患者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别检出硬斑、软斑、混合斑,对照组仅检出硬斑与软斑,观察组以低回声斑块为主,对照组以强回声斑块为主。详细结果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超声检测IMT值情况颈动脉狭窄情况[n(%)]

表1 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斑块情况[n(%)]

2.2 两组患者超声检测IMT值及颈动脉狭窄情况

将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测TMT值进行比较,观察组左、右两边的TMT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检测出颈动脉狭窄60例,占38.46%;对照组检出狭窄28例,占比为18.67%,且严重狭窄率及闭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5),结果见表2。

3 讨 论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的原因是动脉内膜类脂质沉积,导致内膜逐渐增厚、钙化、纤维化、血栓形成、使管腔变得狭窄[3]。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从本院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显示,确认为脑梗死的观察组患者斑块例数大大高于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值也较对照组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脑血管病变及发生脑梗死呈正相关。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堵塞或狭窄而导致局部脑血流的中断或减少,引起动脉供血区的缺氧缺血,继而发生脑血管内膜损伤,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4]。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病特别是脑梗死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随着病情的发展,不断增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加速阻塞血管,而不稳定破裂的斑块的斑块栓塞远端血管;其次,未破裂与破裂的斑块表面粗糙,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形成血栓;第三,狭窄的颈动脉使远端的灌注压下降,导致脑分水岭区的血供不足,形成边缘带梗死或低灌注性梗死。据相关文献报道,约6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约60%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是颈动脉硬化导至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造成的。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原因[5,6]。

从观察组检出颈动脉斑块性质分析,硬斑具有稳定性较好的特点,而软斑与混合斑易破裂、发展快,容易发生出血、脱落而导致血栓形成,而斑块内出血较斑块脱落容易形成栓子,从两组患者斑块性质显示,观察组156例患者硬斑36例,占斑块总数的29.51%,软斑及混合斑86例,占70.49%;大部分患者斑块为易出血、脱落的软斑与混合斑,因此,观察组患者更容易发生脑梗死。

综上所述,颈动脉是为大脑提供血供的主要通路,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诱因。颈动脉硬化早期进行超声诊断可以根据斑块性质或颈动脉狭窄程度预测判断脑梗死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颈动脉血供(如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抗凝治疗等),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而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无创、快捷的特点,能清晰显示颈动脉壁的结构,检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及时对斑块的性质进行鉴别,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1]周晓辉,贺春钰.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3):370-372.

[2]Suzuki M,Tsutsumi Y,Uchiyama S,et al.Carotid ultrasono-graphic appearance of the rupture of an unstable atheromatous plaque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Intern Med,2005,44(13):1320-1321.

[3]卫华,华杨,王拥军.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J].中国医学影象技术,2000,16(4):267-269.

[4]黄品同,杨琰,黄福光,等.老龄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的关系[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11(2):122-123.

[5]晏沐阳,胡大一,许玉韵,等.急性心肌梗塞冠脉斑块性质的血管内超声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7):537.

[6]王宏宇,胡大一,朱天刚,等.超声评价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2):1230.

猜你喜欢
多普勒颈动脉彩色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彩色的风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