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 贺,顿秀媛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62;武汉长江船舶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62)
古今中外,船舶下水都是很隆重的,中国在木帆船时代,各地有各自不同的习俗,例如,浙江省宁波、象山、舟山地区和福建省、广东省的木帆船在船头绘有“龙目”(也称大鱼眼),龙目朝前看是货船,朝前下方看是渔船,在龙目内常常放有金、银元宝或金币、银币,取“财源广进”之意,船舶建造过程中,龙目用大红布遮住,下水时才揭开红布,船家把船看成“木龙”,寓意木龙睁开眼了,能平安出海,顺利返航。船下水推拽时,由一人指挥,喊着号子,此呼彼应。下水的全过程各地都有许多讲究、仪式。新船下水结束后,有条件的还邀请街坊四邻,亲戚挚友、造船师傅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宴请宾客,是为了图个吉利、喜庆。现代造船厂新船下水,更是隆重热闹,船台两旁旌旗招展,甚至人山人海,新船船身漆饰一新,披挂彩带,船上大多挂起国际信号旗,船头系一个大红绣球,随着绣球处“天女散花”的信号,船舶徐徐下水,此时现场欢呼雷动,锣鼓喧天。
中国至少在3100~36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建造木板船了,这从出土的殷墟甲骨文“舟”字及带“舟”字旁的汉字的写法可以明显地看出。船是水上运输工具,造好后要使用,当然也就存在如何把船放到水中的问题。人类最初,在船还不大时,造好后靠一些人力可以把它从岸上推入水中,后来随着货物运输载量的增大、封建帝王观光游览派头的需要、东征西伐作战的需求,船舶就越造越大,由此,不同的下水方式、方法应运而生。历史文献和文物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船舶下水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提到了船坞。三国时期,孙权雄据东吴,刘备西占荆蜀,曹操独霸中原。蜀、吴联盟与曹操的魏国相对抗。东吴有位大将叫吕蒙(178~220),他在周瑜死后曾帅吴军“拒曹公于濡须”[1]。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在濡须口建船坞修造战船。濡须水源出安徽巣湖,经无为东南流入长江,是今运漕河的前身,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濡须口是东吴咽喉要地。曹军首攻不能破,“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于其上,以据曹公”[1]。吕蒙在濡须口用围堰围出一小段水域做船坞,因形如偃月,又称“偃月坞”。中国在汉代就发明了水车,用水车车去坞内水可修造战船,开闸放水可使船浮起驶进驶出。濡须船坞修造战船是坞渠修船法,属于漂浮式下水。
“在外国,直到1495年英王亨利十世时,才在埔茨茅斯建立起欧洲第一个船坞”[2],比中国三国时的濡须口船坞晚了1200多年。
在北宋,出现了坞池修船法。据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记载:“国初,两浙献龙船,长二十余丈(长60多米),上为宫室层楼,设御榻以备游幸。岁久,腹败欲修治,而水中不可施工。熙宁中(1066~1070年),宦官黄怀信献计:于金明池北凿大澳,可容龙船,其下置柱,以大木梁其上,乃决水入澳,引船当梁上,即车出澳中水,船乃笐于空中。完补讫,复以水浮船,撤去梁柱,以大屋蒙之,遂为藏船之室,永无暴露之患”[3]。北宋初,宋太祖赵匡胤称帝,都城设在河南开封(宋称卞京),赵匡胤刚刚当上皇帝,事情千头万绪,百废待兴,又困难重重,心情不好,故两浙贡献龙舟供皇帝开心。在卞京有皇家园林“金明池”,金明池建有临水殿,供皇帝登殿游幸,龙舟就放在金明池内。据说宋太祖一次也没登过临水殿。贡献的大龙船年久船板朽坏,需进行大修,水中又不能施工,于是太监黄怀信献策,先在金明池北挖个大水塘,用木材搭好架子,开闸放水,将龙舟驶进停在支架正上方,用水车车去塘内水,龙舟就方便修理了,修好后开闸放水,龙舟可以浮起,撤去梁柱,龙舟又能进出了。据北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到了北宋宣和年间,在金明池有小龙船等43条,大龙船1条,“大龙船长三四十丈,阔三四丈”[4],大龙船龙身、龙头、龙尾金光粼粼,船的上层建筑是楼台亭阁,雕梁画栋,极其华丽。在此定期举行小龙舟竞技活动,还有在船上的杂技表演,锣鼓笙篁悦耳,彩旗招展,大龙舟最后亮相。这就更涉及船舶维修保养的问题。在这里用的是坞池修船法,船也是漂浮式下水。
2003年8月~2004年9月,南京市文物工作者对明代宝船厂遗址的第六作塘进行了发掘,在出土的1500余文物中,难得的出土了龙骨水车的龙骨(BZ6:84)和车叶(BZ6:84)[5]。宝船厂的各个作塘通江,开闸可向作塘内放水(水量不够还可用水车补充),关闸后用大量水车车去塘内水又可进行船舶修造作业。当然,需要多台水车齐动,其劳动量之大,场面之动人可想而知。可以断定,当时,宝船厂建造的郑和下洋用的船舶采用的是漂浮式下水技术,各个作塘就是陆上的船坞。
图1 1南京600多年前的宝船厂第六作塘(船坞)遗址
英国人柯拜在广东黄埔于1851年造有浮闸门的石坞“柯拜船坞”[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又修建了3座中型船坞,并与旗记船厂主肯特合资,1861年完工的花岗石底的“录顺船坞”[6]。见图2。图3是1899年开始兴建的大连3000吨级修造船坞。图4是1934年建成的青岛海军船。在近代,大连、上海、旅顺、大沽、青岛、广东等地都有修造大型舰船的陆上船坞。
图2 建于1861年在广东黄埔的“录顺船坞”
图3 1899年兴建的3000吨级大连修造船坞
图4 1934年建成的青岛海军船坞
在古代,中国还发明了纵向滑道式下水技术。据《金史·张中彦传》记载,金正隆年间(1156~1160年),金将领张中彦驻守汴京,要用船架起浮桥,“浮梁巨舰毕功,将发旁郡民曳之就水。中彦召役夫数十人,治地势顺下倾泻于河,取新秫秸密布于地,复以大木限其旁,凌晨督众乘霜滑曳之,殊不劳力而致诸水”[7]。此处船下水的滑道显然是具有一定坡度的土坡,“新秫秸”即高粱杆,新的高粱杆表面光滑,用它铺垫,船下滑时可减少与滑道的摩擦力,再加上早霜,效果更好,初始要推船,船到滑道上后,为了控制船下滑的速度,要众役夫拽着点,为了防止船偏离滑道,两边用大木限位。无论下水方式还是安全措施,考虑得周到、细致,是利用纵向滑道下水生动的记述。
明代李昭祥在嘉靖年间任工部主事时,写有《龙江船厂志》一书,该书中附有龙江船厂的厂区图[8],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渠中有多条船,陆地上也有多条船,因此,具有从陆上船台以滑坡道将船下水的特征。图5是台湾学者曾树铭先生提供的珍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绘画(局部),图5表明船是在陆地船台建造,完工后应是用土坡的滑道将船舶纵向下水。
图5 清代绘画(台湾故宫博物院馆藏)
古代发明的船舶纵向沿滑道纵向下水原理,一直使用到现代。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的小型船厂,还是用土坡滑道,只是有的地区用稀泥铺在滑道上,据说有的地区用西瓜铺垫,各地有各地的习惯。大型船厂的大型船舶下水,滑道上多了轨道,在船舶纵向下水前在轨道上浇、涂上润滑剂,船与滑轨间有滑板,也不是人拽,而是用绞车。1818年美国政府向中国政府订购4艘万吨级船舶,分别是“官府”号、“西勒所”号、“奥连讨”号和“客赛”号[6],该船由上海江南造船所承造,于1920年6月3日下水,美国政府接船后十分满意,被誉为“实于美政府运轮部中可称最优美之轮船也”[6]。“官府”号采用的就是纵向滑道下水,见图6。图7也是现代船舶纵向滑道下水。
在近、现代,人们还发明建造了水上浮船坞用于修造船舶,例如青岛造船厂的16000吨的浮船坞建于1905年10月。此外,还有纵向船排滑道下水、纵向斜架滑道下水、垂直升船机下水和用梳式滑道船舶横向下水,近些年,又使用了用气囊下水的新技术。
图6 出口美国的万吨巨轮官府号1920年滑道下水
图7 现代船舶纵向滑道下水
图8 现代浮船坞
图9 疏式滑道船舶横向下水
图10 用气囊船舶纵向下水
现代金属船舶纵向滑道下水是船尾先接触水,中国古代木船下水则是船头先接触水。
台湾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代绘画绘有船舶修造的场面,见图5,仔细观察,会发现,船头朝水渠一方,这并非巧合。据《水运技术词典·古代水运与木帆船分册》:木船待修时“通常是通过滑道从尾部纵向绞拉上岸”“滑道下水……,通常是船首朝前,用缆绳、绞车牵引控制,使船徐徐滑行下水”[9]。笔者分析,古代木船的舵为木质,且为平板舵,一方面,木质的舵更易损坏,在出土的多条古船中,能见到随船出土的舵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平板舵的舵效当然比不上现代的流线型舵,因而,舵的尺度也就比较大,船头先入水,有利于保护船尾的舵,此外,可能与中国的传统习惯有关(在科威特,也有木船的船首先入水的下水方式),在现代,有的地区木船下水仍然沿用船首先入水的方式,见图11。
图11 福建地区木船下水(汪洪波摄)
1 《二十五史》,卷二,《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第330页
2 唐志拔.中国舰船史[M].北京:海军出版社,1989:65~66
3 沈括(宋)《梦溪笔谈》,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第300页
4 孟元老(宋)《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1982,第184~185页
5 南京市博物馆《宝船厂遗址·南京明宝船厂六作塘考查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图版一九
6 辛元欧.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1~23,182
7 《二十五史》。卷八。《金史·张中彦传》,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第1225页
8 李昭祥(明).龙江船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98
9 水运技术词典编辑委员会.水运技术词典·古代水运与木帆船分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0: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