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民,杜海波,汪秀婷,江 澄
(1.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监察室,江苏 连云港 222061;2.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资源共享过程是企业间从资源共享意向的确定到实现资源共享目标之间的共享过程。在资源共享具体行为的过程中,学者们从各种角度来划分资源共享的模式。
有的学者从共享主体间资源共享的网络形式上,将资源共享的模式划分为星型共享模式、树型共享模式、环型共享网络模式和网状共享网络模式等4种,并且提出可以根据企业间资源共享的状况,对上述资源共享模式进行有机整合,以适应资源共享的需求。如钱智勇和钱亮华基于对教育城域网信息资源共享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了环型加星型的混合共享模式,以实现城域间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1]。这种按照资源共享的网络形式划分共享模式的方法,适用于资源在总体网络上以有效的形式划分,该划分方法解决的是资源共享通路上的问题。
而裴成发和贾惠芳在对信息资源共享含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资源共享模式从资源共享对象、内容和资源共享程度这两个角度进行划分。按照共享对象和内容划分为载体共享模式和知识共享模式:载体共享模式是基于文献本身的传统的文献共享,知识共享模式是基于知识的高级信息资源共享;同时按照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将共享模式划分为无限和有限共享模式:无限共享模式是基于网络跨时空特性而构建的信息广泛共享的模式,有限共享模式是相对于无限共享模式而言提出的资源有限共享模式[2]。
资源共享行为是源于企业间所拥有的资源的不同而衍生的对资源的需求。资源状况不同,企业据此产生的资源共享模式也不同。如梁静和蔡淑琴以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为背景,设计了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3种模式,即点对点、信息集中管理和综合共享信息模式。这3种模式的侧重不一,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3个阶段[3]。同样,赵刚和蒋天文在分析了中国软科学研究机构发展现状以及机构间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和缺乏共享机制的原因后,对资源共享的模式做了归纳,指出资源共享模式有免费型、非赢利型、交换型、合作型、联盟型和商品交易型,同时提出了资源共享的多元方式[4]。为实现企业间制造资源的共享,居文军和孔林夫提出制造资源的集中式、分布式和集中分布式的共享模型,进而提出了区域网络化制造平台、重点城市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平台和企业制造资源共享管理系统为主的三级制造资源共享模式[5]。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资源共享模式的划分是基于企业不同资源需求的结果,同时资源共享的模式不是单一的,通常企业采取的模式都是对多种共享模式的复合。万青、陈万明和胡恩华进一步指出了企业采取的知识共享模式的不同会使企业从知识共享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存在差别,并从共享路径的角度,提出了推动式和拉动式两种知识共享模式,同时也对这两种模式的共享收益做了分析[6]。
资源共享指导原则是企业进行资源共享时需要遵循的原理和法则。共享原则的制定基于对企业基本情况的分析,对资源共享行为有指导性的作用。如周永红和罗贤春通过对跨系统或跨行业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横向共享存在的障碍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立既合作又竞争的共享机制和采用行政干预下的自愿共享模式[7]。黄萃在分析了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种种障碍后,介绍了几种现有的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政务信息共享资源管理模式,同时指出对多种协调管理模式的组合使用将对解决政务信息共享障碍提供更好的帮助[8]。张四新在分析信息资源系统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论证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然,并基于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方法,设计和构建了信息共享的生态模式[9]。张云飞和邹礼瑞运用切克兰德软系统工程方法对国内外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模式进行了调查、学习和比较,最终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提出了“以核促建,集成增值”的共享模式[10]。
总体上来讲,共享指导原则和共享过程划分方式的区别在于:资源共享指导原则的划分使资源共享在一定的指导思想和条件下进行,划分较为系统;而共享过程的划分是从资源共享需求的某一方面进行的,划分较为具体。但是,从共享模式综述的过程和笔者所触及的文献来看,现在大多关注的是从共享过程角度划分共享模式,并且这种方式局限于某种具体的共享形式,不能从系统的角度考量资源共享。因此,笔者认为按照共享指导原则设定的资源共享模式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共享。
创新网络是企业基于创新目的,根据不同的需求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形式,资源共享是其实现创新的基础,资源共享的特点如下:
(1)创新环境的动态变化。创新网络面临的环境可以分为网络外环境(宏观环境)、创新网络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3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面对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大,企业联合起来抵抗风险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但是不同的环境对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宏观环境对创新的影响是间接性的、突发性的和全局性的,而创新网络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对创新的影响是直接性的、渐进性的和局部性的。在考量环境对创新的影响时,需要做好的是对宏观环境影响的引导和防御,而对创新网络环境要具体认真地分析。
(2)共享资源的特质性。创新网络中的资源,按照资源呈现的方式和共享吸收的难易,可以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显性资源因其资源的显性承载,通常能够直观体现,并能以有效的方式在企业间共享。而隐性资源一般是企业所持有的异质性资源,构成企业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优势的来源,通常内化于企业之中,如企业文化、核心技术等。因此,隐性资源具有内隐性、不易表述和共享的特点,当然还涉及到企业对保障其竞争优势的考量等。对隐性资源特点的确定,共享方式和共享程度的研究是网络实现创新目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共享资源的多样性。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企业资源的构成以及企业对资源的应用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力大小。创新网络中除了各个企业所共有的资源之外,各个企业还有其异质性的资源,这也是企业结合在一起的原因。因此可以说,创新网络也是资源单元的集合体,同时因各企业异质性的存在,表现为创新网络资源的多样。
(4)共享意愿的依赖性。共享意愿是创新网络中资源主体共享资源的意愿。创新的基础支撑来自于显性资源,而创新成果和效率则来自于对隐性资源的共享。因此,创新网络创新的效果和效率,依赖于组织中企业对创新网络中异质性资源的共享意愿。
共享资源涉及到资源共享的环境或前提、共享资源的特点以及资源共享活动的关键环节。资源共享的流程为:分析资源共享环境,明确资源共享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根据环境的特点,确定资源共享的前提;共享资源的特质和多样性使企业综合判断企业资源优劣、确定资源共享目标和共享重点资源;而对共享意愿的分析则是指出开展共享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以此提升创新网络的创新效率和效果。
基于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按照共享指导思想设定共享模式较好,并提出了核心企业主导下信任协调模式。
环境的影响是从内部环境影响和外部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展开的。对于创新联盟而言,由各创新主体构成的创新网络为内部环境,处于网络外围的环境为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对创新的影响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和全局性;内部环境对创新的影响具有经常性、渐进性和局部性。因此这里主要考虑内部环境对创新的影响。
创新联合是虚拟联合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以明确的创新目标为前提的各创新主体间关系强弱不定的虚拟联合。通过对前述文献的回顾,发现创新活动中对资源的共享侧重于“软件”资源的共享,如知识、信息等。“软件”资源通常分为“显性”和“隐性”资源,而“软件”资源共享侧重于“隐性”资源的共享。也就是说,“隐性”资源的共享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影响创新环境的最关键的因素。因此,从隐性资源的角度对假设进行理论论证很有必要。
隐性资源本身的独有性、难共享的特点和资源拥有主体的共享观念是影响资源共享的两大障碍,进而影响到创新目标的实现。隐性资源本身难共享的特点是隐性资源的客观属性,企业能做的是借用一定的方式使得隐性资源共享变得容易,且使共享高效。而企业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主观能动的行为,与资源共享主客体都相关。影响资源共享的另一大因素是资源拥有主体对共享其独有资源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资源拥有主体通过对资源共享成本和收益博弈而做出的是否共享的决策以及共享意愿的强烈程度。
同时要指出的是这种博弈是动态的,因此可以说内部环境也是根据资源主体的博弈而发生变化的。而根据环境的变化确定相应的共享策略是提高共享效果和效率的必然要求。因此,逻辑证明了共享的模式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假设逻辑证明路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假设逻辑证明路线图
创新网络的形成是以对异质性资源的需求为前提的,同时各主体相对异质性资源对创新目标的预期共享导致了创新主体在创新网络活动中的不同地位,这就产生了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RICHARD等在对电脑行业和收音机行业的创新网络进行调研后,把创新网络划分为有核网络和无核网络[11]。党兴华等则认为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间资源的异质性是企业核心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将异质资源划分为组织资源异质性和关系资源异质性两个维度的同时,探讨了企业核心形成的部分原因[12]。
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企业是指在创新所需资源的某个分领域中拥有一定的优势和影响力,能对该领域的其他参与者起到一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的核心资源供给方。企业要成为核心企业就要承担起完善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利用行业和社会影响促进网内企业共同发展的责任。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存在的必然性不仅体现在核心企业对网络资源的高效共享起到的作用,还体现在核心企业在创新网络中取得的利益方面。
通过以下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核心企业在创新网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可明显地看出这些角色都是处于管理、协调或是控制的角色,对创新网络开展创新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如HANSEN认为,在讨论网络中强弱连接对知识传播的作用时,弱连接有助于信息传播,且核心企业在网络和联系过程中往往是传播者和传播中介,是信息的汇接点。OTTATI通过分析小企业的成长,指出小企业是在核心企业的带动下才形成的,核心企业指导着其他企业的发展壮大。LEACH等认为,在技术创新网络的创新发展中存在规模最大的一个企业,领导和协调各联盟伙伴的生产活动。MAKATSORIS指出核心企业对网络的控制作用决定着网络的发展以及成员的构成。LORENZONI等则认为,在网络中核心企业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它会把自己的知识向网络中的其他企业转移并建立共享知识的机制。
有些学者通过对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地位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后提出:企业越靠近网络中心,其接触的信息量越多,企业的创新性越强;同时企业的网络地位也会逐渐提升,最终成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企业。企业成为核心企业后,其作为核心企业取得的利益也是不容忽视的。COHEN等基于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性理论,提出核心企业享有的先进技术资产和能力优势,使其拥有更强的寻找、吸收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13]。COWAN等研究了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知识扩散,指出网络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核心企业的知识吸收和整合能力的,并得出核心企业退出网络会使网络中的信息流中断的结论[14-15]。通常核心企业是创新网络的信息交汇点,通过信息的汇总,核心企业可以保证其核心地位,获取大部分创新成果。
无论从核心企业在创新网络中起到的管理、协调作用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共享,进而提升创新网络的整体效率的角度,还是从核心企业本身利得角度,核心企业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从图1中可以看到,信任对资源共享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构建信任关系能提高共享主体对隐性资源共享的主动性等方面,这也是解决创新网络中资源主体间共享动力不足,提高共享效率的根本方法。可以说隐性知识共享是否成功决定着创新网络是否能够实现创新的目标,对隐性资源共享效率的改善,是对创新主体共享意愿和共享强度的调动,在一定程度上,隐性知识的共享建立在创新主体的主观意愿上。因此,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提高创新主体的意愿,进而实现对资源的共享。主观意愿的调动可以看作是对共享主体的共享心理的引导。对于如何使创新主体产生相互接近的行为,笔者以为是基于对某一观念或事物的认同。那么信任就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并且信任是相互的,是基于双方相互认可的行为。因此,笔者认为信任最能调动隐性资源共享行为,并对共享行为维护和优化起着激励作用,信任贯穿在共享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协调行为是处理创新网络内部资源共享需求,解决资源共享出现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企业间的协调行为方式还受到资源共享主体间信任关系等的影响。信任关系对协调行为的影响可以体现在协调效果和效率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信任是协调行为高效进行的前提。
通过对资源共享模式的综述研究,发现现有的研究多是从资源共享角度进行的,这种方法导致对共享模式的划分过于详细,从而使得按照共享过程划分的共享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笔者认为从资源共享原则方面对资源共享模式划分较为合理,并提出了“核心企业主导的信任协调”共享模式。同时分析了共享网络中,核心企业对整个创新网络和核心企业本身的重要作用,以及共享网络中信任关系的构建对增强企业间资源共享的效果以及资源共享效率的重要影响。
[1] 钱智勇,钱亮华.教育城域网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模式研究[J].信息系统,2009(9):112-115.
[2] 裴成发,贾惠芳.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及效度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4):31 -34.
[3] 梁静,蔡淑琴.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及其共享模式[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4):83 -87.
[4] 赵刚,蒋天文.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资源共享机制与措施[J].中国软科学,2006(8):22-30.
[5] 居文军,孔林夫.制造资源共享技术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3(7):1336-1343.
[6] 万青,陈万明,胡恩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知识共享模式及机制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1):11-15.
[7] 周永红,罗贤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横向共享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8(122):10 -13.
[8] 黄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障碍的管理协调模式研究[J].学术园地,2006(6):13-16.
[9] 张四新.基于生态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J].情报科学,2004,22(11):1349 -1351.
[10] 张云飞,邹礼瑞.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468-472.
[11] RICHARD N L,PAUL L R.Networks and innovation in a modular system:lessons from the microcomputer and stereo component industries[J].Research Policy,1992(21):297 -313.
[12] 党兴华,李雅丽,张巍.资源异质性对企业核心性形成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299-307.
[13] COHEN W,LEVITHAL D.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5):128 -152.
[14] 李耿.基于生态学种间关系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32(4):684 -686.
[15] COWAN R,JONARD N.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2004,28(8):1557 -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