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模式

2012-07-31 09:02李慧凤
中国流通经济 2012年5期
关键词:能源经济发展

李慧凤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市 100101)

一、引言

工业化、城市化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正威胁着全球的生态平衡,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损失,触及到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度关注和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世界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变暖问题而努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缓气候变化的速率,避免给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由此,以低碳经济为基本内涵的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同,并成为新时期人类发展的目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宗旨是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质是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中国一方面能源紧张、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和加强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所必然要求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如何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实施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模式,是化解中国刻不容缓的现实压力和承担国际责任的迫切需要。

二、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

低碳经济作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将目前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如下:

1.低碳经济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低碳经济的内涵研究

“低碳经济”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该白皮书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但英国并没有界定低碳经济的概念,也没有给出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气候集团在发布的报告《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中介绍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回顾了市场的发展并分析了低碳经济道路带来的收益,表明低碳经济具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能够显著地增加产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可靠性、改善产品质量、改善工作环境并鼓舞员工士气,在新增就业方面具有出色的潜力,其增长速度也大于其他经济形态。

(2)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实现的可能性研究

约翰斯顿(Johnston)等学者[1]探讨了英国大量减少住房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可行性,认为利用现有技术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80%是可能的。特莱佛斯(Trefers)等学者[2]探讨了德国2050年实现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80%的可能性,认为通过采用相关政策措施,经济强劲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共同实现是可能的。川濑(Kawase)等学者[3]回顾和描绘了长期气候稳定的情景,指出为实现60%~80%的减排目标,总的能源强度改进速度和二氧化碳强度减少速度必须比以前40年的历史变化速度快2~3倍。岛田(Shimada)等学者[4]构建了一种描述城市低碳经济长期发展情景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日本滋贺地区。

(3)城市碳排放构成研究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格来赛(Glaeser)等[5]从家庭生活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城市二氧化碳的排量计算方法及应用分析,对美国10个典型大城市中心与郊区单位家庭采暖、空调、交通及生活能耗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碳排放的经济学角度,按照每吨二氧化碳排放折合43美元的经济成本,提出了实现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格来赛还对碳排放量与城市规模、土地开发密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与碳排放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新增人口的人均碳排放量要高于存量人口;而土地开发密度与碳排放量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约束越严格,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越低。英国学者克里斯·古多尔(Chris Goodall)[6]通过对英国国民家庭生活中电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统计,把国民的生活支出及各种物质消耗定量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并通过英国家庭调查取样进行实证分析,以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表达了英国家庭生活碳排放的未来情景及低碳化生活方式的迫切需求,提出在不改变目前生活水平及福利标准的情况下,如何把英国家庭生活的人均碳排放从每年6吨的标准降到人均年碳排放3吨的水平。

通过对国外低碳经济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发现在低碳经济的研究领域,国外低碳经济研究是以发达国家,尤其是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情况为背景进行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考虑较少,但其研究方法及思路对于中国低碳经济的研究是有借鉴意义的。

2.低碳经济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学者关于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而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低碳经济特征研究

中国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庄贵阳[7]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鲍健强等[8]指出,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并促使其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胡鞍钢[9]认为,在中国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过程中,低碳城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包括低碳能源、提高燃气普及率、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废弃物处理率等方面的工作。刘细良[10]强调现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性认知。陈飞等[11]认为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单元,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低碳发展关注的重点,低碳城市内涵包括从宏观层面上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及二氧化碳排放相脱钩;在微观物质流过程,即经济过程进口环节、转化环节、出口环节中全面实现低碳化。

(2)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社区规划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包括了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规划和城市能源结构等内容,均涉及到城市社区层面。潘海啸等[12]研究了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在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居住区规划3个层面,从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密度控制和功能混合方面提出了改进规划编制的建议。顾朝林等[13]提出为实现低碳城市和社区发展,规划应该在不同的方面有所作为。在城市社区空间层面,应强调混合使用和适度高密度社区开发的策略,打破传统方式上的功能分区,不同的社区组团作为城市最小功能体,依靠公共交通联系,减少小汽车使用,发挥城市地缘性作用。肖荣波[14]等提出开展以低碳社区为基础的城市节能应用,将社区能源规划纳入城市社区规划的内容体系和设计过程中。

(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及策略研究

对于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中国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金起文等[15]提出,从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出发,结合国家的“发展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加快制定低碳经济“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并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十二五”规划,形成一个具有国家意志的可操作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潘家华[16]指出,应从国际经济角度分析碳税、碳交易、国际技术经济合作框架、碳转让、经济激励的控制途径及全球合作模式来降低总的碳排放量。通过对碳产生的驱动因子、控制因子及约束因子的划分,探索低碳路径的社会经济及技术选择,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及GDP指标的适应性排放量。宋德勇等学者[17]强调有效的政策工具是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中国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必须跟上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政策工具设计应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转变。

综观中国国内有关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对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尽管他们研究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概念也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内涵,即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发展模式及改革方向缺乏深入分析。因此,深入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构建中国低碳经济模式的总体框架及实现策略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三、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先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3个大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把解决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位置,并加强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等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研发。2003年以来,国务院还先后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并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于2007年正式颁布实施,表明中国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与勇气。近两年,中国依法淘汰了一大批落后生产能力,如关停小火电2157万千瓦、小煤矿1.12万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炼钢产能3747万吨、水泥产能8700万吨;全国环保投入达到5500多亿元,占同期GDP的1.24%;启动10大重点节能工程;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央政府投资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691个。200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6年下降3.2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近年来首次出现双下降,比2006年分别下降3.14%和4.66%。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依然很高,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为印度的1.86倍,日本的1.69倍,西欧发达国家的1.6倍。据美国能源署预测,由于中国经济规模的逐年增加以及煤炭主导的能源结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2.6%),2020年将达到81.45亿吨,届时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可见,中国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紧迫性。

2.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

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中国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

(1)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超过2/3,这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格局大不相同。2007年在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27.8%,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大多不到20%,而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高达69.5%。根据中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仍将维持在60%以上。由于石油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平均仅相当于煤炭的80%,天然气仅相当于煤炭的60%,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2)加速增长的能源消费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13.86亿吨煤当量上升至2007年的26.56亿吨煤当量,年均增长9.7%。能源消费在短期内将延续加速增长的趋势,到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3)高耗能的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滞后。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2006年、2007年,日本每万美元能耗分别是1.34、1.31、1.07吨油当量,德国是 1.31、1.28、1.21 吨油当量,中国是 3.15、3.06、2.83 吨油当量。

(4)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所处的低端位置

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已进入服务经济时期,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落差。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有关资料显示,中国2004年净出口产品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11亿吨,约占总排放量的23%。

四、中国低碳经济模式及实现策略

1.中国低碳经济模式

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刻不容缓。根据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中国的低碳经济模式设计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同于政府高度掌控的环境治理模式,而是一种政府、市场、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居民)三方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

首先,政府在低碳经济模式中起指导、引导和监督的作用。中国政府应尽早制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及规划,并进行法律监督体系建设,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其次,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将现有的市场体系引导到低碳方向,发挥看不见手的作用;最后,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引导企业生产方式及居民生活方式的低碳化,完成产业节能技术的升级和减排能力的提升,形成低碳技术开发的大环境,并积极开发低碳产品,进行低碳消费引导、低碳理念教育和低碳生活宣传。

图1 中国低碳经济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摒弃了政府作为解决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的单一主体的认识,强调的是政府、市场、企业及居民之间形成的合力,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消费方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变。

2.实现中国低碳经济模式的策略

根据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制约因素以及中国低碳经济模式中政府、微观经济主体、市场的关系,实现中国低碳经济模式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及法制保障体系

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要积极地借鉴、吸收、消化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要在中国已有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行动规划、方针措施的基础上,加快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十二五”规划,形成一个具有国家意志的、可操作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

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还应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体系,为有效推动低碳经济提供法律依据。中国现有立法工作包括:①《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实施)、《促进循环经济法》(2009年1月1日实施),是中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法制保障;②《能源法》正在起草,是促进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法律基础;③《可再生能源法》与《节约能源法》的配套规范性文件正在抓紧制定等。此外,中国还将在下一步适时开展一些环境和资源领域法律的修改工作,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正在逐步形成有关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框架,但与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应在以下两个方面改进:一是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应尽快与国际接轨,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借鉴吸收国外环境法制的经验教训;二是环境法制建设要有全局观,防止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的不一致甚至冲突。

(2)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低碳经济的实现形式是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近期,中国应把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作为重点,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和固碳技术的研发;在中期,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进氢燃料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在长期,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洁净煤、先进核能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并加快开发清洁的替代能源,尤其是战略性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富氢”的方向发展。[18]

(3)探索利用市场化机制,建立中国的碳交易市场

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蓬勃发展,各国纷纷建立碳交易市场,为其国内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项目产生的核证碳减排量及相关衍生品搭建交易平台,这是运用市场机制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中国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思考和建立比较合理的中国碳交易市场。目前,北京、天津和上海已建立环境交易所,但国内市场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业务仅限于项目信息介绍服务,还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平台。当前,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最大难点在于企业节能减排技改能力不足和技改成本高昂。建立碳交易市场,为国际买家与中国企业交易搭建平台,一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力量参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有利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利用;二是企业可通过出售碳排放权获利,直接提高节能减排的主动性。

五、结论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但由于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布局、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所处的低端位置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费加速增长等因素,使目前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中国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刻不容缓。中国的低碳经济模式设计强调的是政府、市场、企业及居民之间形成的合力,促进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消费方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变。而实现中国低碳经济模式的策略是在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国家战略框架及法制保障体系的基础上,优化能源结构,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实现发展与低碳的双赢。

[1]Johnston D,Lowe R,Bell M.An Exploration of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CO2Emission Reduction in Excess of 60%Within the UK Housing Stock by the Year 2050[J].Energy Policy,2005(33):1643-1659.

[2]Trefers T,Faaij APC,Sparkman J,Seebregts A.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for Setting up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rm for the Long Term:Two Visions for the Dutch Energy System in 2050[J].Energy Policy,2005(33):1723-1743.

[3]Kawase R,Matsuoka Y,Fujino J.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2Emission in Long-term Climate Stabilization Scenarios[J].Energy Policy,2006(15):2113-2122.

[4]Koji Shimada,Yoshitaka Tanaka,Kei Gomi,Yuzuru Matsuoka.Developing a Long-term Local Society Design Methodology towards a Low-carbon Economy:An Application to Shiga Prefecture in Japan[J].Energy Policy,2007(35):4688-4703.

[5]Edward L Glaeser,Matthew E Kahn.The Greenness of City,Rappaport Institute Taubman Center Policy Briefs[D].2008:1-11.

[6]Chris Goodall.How to Live a Low-Carbon Live:the Individul’s Guide to Stopping Climate Change[M].London:Earthscan,2007:201-231.

[7]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79-87.

[8]鲍健强.用循环经济理念重构传统经济流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4):91-94.

[9]胡鞍钢.“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J].世界环境,2008(2):26-28.

[10]刘细良.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N].光明日报2009-06-02(10).

[11]陈飞,等.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71-79.

[12]潘海啸,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 ,2008(6):57-64.

[13]顾朝林,等.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45.

[14]肖荣波.欧洲低碳城市发展的节能规划与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27-31.

[15]金起文,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选择[J].中国国情国力,2009(10):13-15.

[16]潘家华.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J].中国市场,2009(11):61-65.

[17]宋德勇,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85-91.

[18]谢军安,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1-7.

猜你喜欢
能源经济发展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