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菲,赵
(西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昆明 650224)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油气资源不断趋紧,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如果全球温度继续升高,将带来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北冰洋和南极半岛冰雪融化,生物种群灭亡等严重后果[1]。因此,为应对全球变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旅游”已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系统运行过程中,应用低碳经济理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原则,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全新旅游发展方式[2]。它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并要求通过旅游中的每一个环节来实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的旅游方式[3]。
“碳足迹”来源于一个英语单词“Carbon Footprint”,指的是一种新开发的,用于测量机构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它能够衡量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简单的讲就是指个人或团体“碳耗用量”[4],并以二氧化碳作为等价物,以t(或kg)为单位计算温室气体的量。游客“碳足迹”主要是指旅行团或单个游客在旅游全程消费中碳耗用量[5]。
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景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云南唯一、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称号的旅游胜地。根据丽江市旅游局资料,2010年,丽江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09.97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61.14万人次,国内游客848.83万人次。尽管丽江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地,但随着旅游人数逐年增长,丽江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旅游景区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这使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2.1 交通中的碳足迹
交通中的碳足迹主要表现为游客从自身所在地以飞机、轮船、火车等交通方式到达丽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据全球徒步旅行家邹玉麟给出的关于交通运输中的碳足迹计算公式为:开车的CO2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0.785;乘坐飞机的CO2排放量(kg):200km以内短途旅行CO2排放量=km数×0.275;200~1 000km以内中途旅行 CO2排放量 =55+0.105×(km数-200);1 000 km以上长途旅行CO2排放量=km数×0.139。据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所做的调查,如果一架飞机能把180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所消耗相同燃油的情况下,一辆高速火车可以运送1 720名乘客,一辆旅游客车可以运送910名乘客,一辆私人轿车可以运送390名乘客[6]。如果每种交通工具送达丽江的旅游人数相同,旅游人数并不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以2010年为例,到丽江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共909.97万人次,在旅行交通中所产生的碳足迹就为78.295 3万t。各交通工具碳排放比例如图1所示。
2.2.2 住宿中的碳足迹
景区住宿碳排放因房型的不同、入住人数的多少、季节和时间等诸多因素而出现差异。一般情况下,景区不同类型的住宿设施,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见表1[7]。
?
住宿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2.2.3 饮食中的碳足迹
饮食中的碳排放主要体现在对食物的生产、存储、运输、加工、消费和消费后处理等六个方面。在肉类消费中,牛肉产生的温室气体是最多的,每生产1kg牛肉相当于向大气排放3.6~6.8 kg二氧化碳。如果丽江游客每人食用1 kg牛肉,不考虑未来气体暖化潜能值,按照牛肉的转换系数均值5.2计算,那么,909.97万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为4.731 8万t。
同时,在饮食中的碳足迹还表现为餐饮企业燃料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如1千瓦电=0.997 kg二氧化碳,1 kg标准煤=2.493 kg二氧化碳,一顿饭大概要烧10 L水,每L水从0℃烧到100℃所需要的热量是42万J,而煤每kg可以产生3 360万J,按煤的燃烧热量50%被吸收,从理论上来讲,1kg煤仅够一个人吃一顿饭。在饮食中按照每人每天使用1千瓦电,3 kg煤的话,就相当于排放了7.712 9万t二氧化碳。那么在饮食中所排放的碳总量就为12.444 7 万 t。
2.2.4 游览中的碳足迹
游客在游览中的碳足迹主要表现在游览后留下的废纸、塑料、易拉罐、玻璃、电池等垃圾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据资料显示,在垃圾的排放与处理过程中,30kg废纸=57kg二氧化碳;30kg废钢铁=51kg二氧化碳;30kg废塑料=122kg二氧化碳;30kg废玻璃=9kg二氧化碳;30kg废食物=9kg二氧化碳。在丽江,每天所产生的旅游垃圾可以根据垃圾车的数量来衡量,按照旅游城市每天产生旅游垃圾为20 t计算,在各类型垃圾数量均等的情况下,丽江旅游一年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就为14.34 万 t。
2.2.5 娱乐中的碳足迹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除了一般的观光游览,通常还要展开一些娱乐活动,在这里以两方面来计算游客的碳足迹:一部分为购物产品的碳足迹,另一部分为每位游客在娱乐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在丽江购物场所主要集中在古城,销售物品大多为手工制品,碳足迹相对较小,在这里我们忽略不计。
对于游客在娱乐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根据Gossling等用过对大多数游客目的地抽样调查统计,研究得出平均每位游客在旅游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为40kg,游客呼吸排放的二氧化碳可根据每人每天排放量约0.9kg计算,所以景区旅游者活动的碳足迹计算公式为:
通过对2011年的旅游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丽江在交通、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这五个方面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的比较,如图2所示。
综合分析,2011年丽江旅游碳足迹总量约为164.619 1万t,其中旅游五大部门的碳排放依次为:交通碳足迹占总量的47.56%,娱乐碳足迹为18.96%,住宿碳足迹为17.18%,游览碳足迹为8.71%,饮食碳足迹为7.56%。由此可见,交通中的碳足迹是影响丽江发展低碳旅游的主要方面,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控制旅游业交通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特别是航空中的碳排放。同时,在娱乐和住宿总产生的碳足迹也相对较高值得人们关注。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造成巨大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尤其表现于航空交通。随着航空交通的日益发展,相关预测认为到2035年航空运输的碳排放量还将大幅增加并上升至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53%[8]。但由于丽江位于中国西南端,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游客往往受到路程和时间等约束性条件的限制,让人们选择乘坐火车或自行车相对碳排放量较低的出行方式还比较困难。
住宿中的碳排放所面临的问题表现在酒店往往采用豪华的建造和内部装修来吸引顾客,但往往酒店越豪华,碳排放量也相对较高。到2007年6月末,丽江有星级酒店195家(五星级4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49家、二星级77家、一星级52家),如此多的星级酒店,势必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讲求“民以食为天”,游客在旅游中更是将这句话展现的淋漓尽致。丽江主要的特色小吃包括丽江腊排骨火锅,野山药火腿鸡火锅,黑山羊火锅等等,均是高碳排放量的食物。大量肉食的食用,以及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都会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
要在丽江实现低碳游览的技术门槛较高,丽江旅游景区以古镇为主要景点,如何解决在古镇使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清洁能源;建筑如采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环保材料;服务如增加低碳导游,设置低碳通讯、垃圾废物的分类回收处理等这些技术难题,无疑又对人们提出了挑战。
要在丽江打造低碳娱乐景区,则需要高昂的成本支撑。从景区经营管理来说,景区的低碳转型需要付出的成本主要来自于技术更新、替换以及融资等方面。如自主创新技术不成熟所付出的设备购买成本;投资额大,融资渠道有限所造成的融资成本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景区在实施低碳转型期间的举步维艰。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包涵发展低碳技术、建立碳汇机制和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等三方面的内容,见图3。
可以从简单,实用的方向入手,就低碳旅游吸引物来看,应构筑旅游地低碳利用系统。开发者要树立低碳经济的理念,采用节能降耗技术,合理利用资源、能源,从源头控制资源的消耗量,减少污染物,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通过建设生态停车场,使用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技术,使用低碳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加增加绿化面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之中,既能有效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污染,更能美化旅游区环境减少碳足迹。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低碳氛围,使游客在低碳环境中,体验旅游的乐趣。提倡交通中将火车、自行车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在住宿中自带洗漱用品,提高节水节电意识;在饮食中以当地食材为主,选择绿色食物减少肉食,自备餐具;在游览中不随意丢弃垃圾,不使用塑料袋,将垃圾分类;在娱乐中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购买低碳环保物品作为纪念。
在丽江市发展低碳旅游业及其运作的重点是:在明确旅行中“碳足迹”所产生的各个方面的前提下,转变现有旅游模式,运用低碳技术,发展碳汇潜力来吸收碳源,在旅游中培养游客的低碳生活习惯,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雷琼.低碳旅游景区管理研究[J].中国人口·现代商贸工业,2010(16):46-47.
[2]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J].商业研究,2010(9):157-159.
[3]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中国集体经济,2009(11):100-102.
[4]王微,林剑艺,催胜,等.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7):71-72.
[5]唐婧.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构架研究:以湖南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0(5):131-134.
[6]腾月.旅游与气候互相伤害[J].知识就是力量,2007(8):73.
[7]黎洁.旅游环境管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王洁,刘亚萍.低碳旅游:气候变化下中国旅游业负责任的选择[J].岭南学刊,2010(2):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