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2012-07-28 02:38徐文玉苏玉萍王海燕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31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步行偏瘫

徐文玉 苏玉萍 苏 祎 刘 新 王海燕 文 琦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70%~80%脑卒中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1],大部分脑卒中偏瘫患者因丧失了独立步行能力而不能回归社会。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康复是独立生活的重要步骤,对每一例偏瘫患者来说,能够重新恢复独立步行是康复的主要内容,是偏瘫患者最大的愿望和期待,步行功能的恢复是绝大多数卒中偏瘫患者的终极康复目标[2]。目前国内外对如何提高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研究较多,疗效不一。本研究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予以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探讨二者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5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入选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3];②Holden步行功能分级为0级;③发病年龄在35~65岁;④生命体征平稳,无认知及听理解障碍;⑤无严重的心脏疾病及影响康复训练的相关并发症;⑥对参与此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听理解及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训练;②心脑肺等多脏器衰竭;③其他限制活动的疾病,如骨折等疾病。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脑梗塞19例,脑出血11例,平均年龄53.2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脑梗塞21例,脑出血9例,平均年龄51.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训练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常规康复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每日训练2次,每次45 min,疗程1个月。治疗组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

1.3 评定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进行步行能力疗效评价,所有评定均由同一康复医师完成。

步行能力评定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定[4],分0~5级(0~5 分)。0级(0分):不能步行或需2人以上的协助;1 级(1分):需要1人连续不断地帮助才能行走;2级(2分):需1人在旁以间断的接触身体的帮助行走,步行不安全;3级(3分):需1人在旁监护或用言语指导,但不接触身体;4级(4分):在平地上独立步行,在楼梯或斜坡上行走需帮助;5级(5分):任何地方都能独立步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步行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1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的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步行能力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步行能力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t=0.14,aP > 0.05,t=3.42,b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t值 P值治疗组对照组30301.07±0.51a 1.10±0.504.14±0.12b 4.02±0.1518.3219.65<0.01<0.01

3 讨论

步行功能是偏瘫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基础[5],多数脑卒中患者会遗留有言语障碍、运动功能下降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步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导致其生存质量下降,能否恢复步行功能是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6]。

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机制目前认为主要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有关[7]。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大多数遵循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等异常模式由弱到较弱,继之独立的选择运动出现。但很多患者因未得到及时、恰当的步行训练方法,从而形成特定的偏瘫步态模式[8]。临床常见髋、膝、踝关节控制能力差,股四头肌力量差,膝反张,踝背屈差或不能,足内翻或下垂,患侧负重差及重心转移能力差等问题。采用科学的步行训练方法对促进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降低和防止不正当的代偿运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在理论和技术上有许多问题,并且与传统的运动疗法比较未显示其特有的治疗效果[9]。因此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探索出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康复技术中,综合康复治疗是脑卒中偏瘫的核心康复治疗技术,尤其是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运动通路的各个神经元,调节其兴奋性,以获得正确的运动输出[10]。

电子生物反馈能采集并获得脑卒中患者残存的生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对患者的功能状态做出诊断,同时给患者肌肉施加电刺激信号,强化患者的神经冲动,帮助患者完成预定的功能,通过重复的点刺激,强化神经和肌肉之间的连接,最终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11]。电子生物反馈另一优点是具有多种反馈训练界面,可灵活编辑,形成与个体相适应的治疗方案[12]。针对一个患者,可以先进行肌肉功能的评估,根据肌肉的功能状态选定治疗方法,可以先进行电刺激治疗,待患者有一定肌力以后,再进行肌电触发电刺激治疗,最后进行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进行巩固提高。

现代康复治疗就是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13],使患者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的目的。二者的有机结合,既能避免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常见问题,又充分发挥了电子生物反馈的科学优势。

本研究旨在应用电子生物反馈与康复训练二者相结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结果显示,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常规康复训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1]李长顺,崔贵祥,冯金平,等.下肢功率自行车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2):121-123.

[2]Baer G,Smith M.The recovery of walking ability and subclassification of stroke[J].Physiother Res Int,2001,6(3):135-144.

[3]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国乡村医药,1996,3(2):10-11.

[4]燕铁斌.物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5.

[5]崔责祥,宋成忠,岳寿伟.功率自行车运动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6):530-532.

[6]谢光柏,姜洪福.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23(2):37-39.

[7]朱镛连.脑卒中康复与神经康复机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3):129-132.

[8]Basmajian JV.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techniques[J].Arc Phys Med Rehabil,1971,52(1):40-42.

[9]Dickstein R,Hocherman S,Pillar T,et al.Stroke rehabilitation.Three exercise therapy approaches[J].Phys Therapy,1986,68(8):1233-1238.

[10]周士枋.卒中康复治疗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2):76-78.

[11]杨晔,王莉,杨玉仓,等.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7):2709-2710.

[12]王英,高松,李筠.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5):2340-2341.

[13]朱建国,魏琰,袁栋才.现代综合康复疗法积极序贯治疗对急性脑中风运动功能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4):496-497.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步行偏瘫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