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哥”是怎样诞生并走向全国的——《保定晚报》“走转改”的一个成功案例解析

2012-07-27 08:32齐雪冬
中国记者 2012年11期
关键词:油条晚报商户

□ 文/齐雪冬 佟 涛

(作者是保定晚报社记者)

保定“油条哥”刘洪安火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八上央视,百度搜索相关信息高达350余万条,连获“保定好人”“河北省时代楷模”“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成为草根创业的传奇。发掘并首刊了这一新闻的《保定晚报》如何发掘了“油条哥”?过程与启示意义何在?

作为“油条哥”新闻的首发媒体,在“油条哥”系列报道中,《保定晚报》强力跟进,勤于策划,牢记社会责任,让刘洪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经营理念在保定市、河北省乃至全国的餐饮行业内叫响并得以推广。

这一新闻的发现,既是《保定晚报》记者的一次偶然之作,更是报社以实际行动践行“走转改”的必然结果。

走基层,“责任心”催生“油条哥”

作为市民生活报,《保定晚报》以“服务就是新闻”为办报理念,以“主流、责任、服务、实用”定位,让记者进社区、进工厂、入农户,在基层抓活鱼,反映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在“走”中汲取营养、在“转”中提高素质、在“改”中增长本领,使《保定晚报》成为引领城市生活的一个风向标。

“油条哥”刘洪安的发现,源于记者走基层时的一个偶然观察:保定银杏路有一家叫“刘家豆腐脑”的早餐点,老板坚持不用复炸油炸油条,并在招牌上标注“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健康用油,杜绝复炸”的标语,为了让顾客放心,他还自备验油勺,教顾客如何辨别油质。

记者感到这是一个好新闻线索,随即向编辑部汇报。小中见大,是地市级晚报立足的根基之一,这一线索立刻引起总编辑贺广君的高度重视。他在编前会上强调,在全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大背景下,这则线索极具价值,一定要着重处理,作出报道计划。

责任更看执行力。《保定晚报》记者立即开展深入采访,了解刘洪安卖“良心油条”的背景、家人反应,了解销售情况、核算成本、进货渠道等详细素材。为把新闻做实,杜绝广告嫌疑,记者不仅以食客身份三天蹲守刘洪安的早餐摊点,还暗访粮油公司,查清其进货渠道正规与否。之所以如此谨慎,因为记者心中明白,食品安全是大事,不能听风就是雨,要推食品安全的榜样,必须先搞清其真面目。

三天下来,记者终于了解到刘洪安是真正地做“良心油条”。5月11日,《保定晚报》在重要版面以《大学生自谋职业吆喝卖“良心油条”》为题,首先报道了刘洪安的事迹。稿件见报后,又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或微博等形式向其他友好媒体推介。三五天后,除驻保所有媒体外,中新、搜狐、新浪等多家知名网站都以文字和视频形式报道了“油条哥”,进而得到央视、央广、新华网、人民网、中青报等其他主流媒体的关注。

首发新闻见报后,《保定晚报》编辑部依据原来制定的对“油条哥”深挖做细方案,连派几位记者多次深入,和刘洪安及他的家人、食客,乃至刘洪安的邻居、朋友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采访。又连续推出40余篇报道,近10万字见报。

正是这些报道,把刘洪安经营“良心油条”的深层次原因一一展现给读者。

2004年,刘洪安被确诊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号称“不死的骨癌”),当年如果不是父母为其举债求医,兴许早已瘫痪在床。2008年,在母亲动脉瘤破裂急需手术之际,刘洪安卖掉饭馆,举债17万元,为省几十元的住宿费一度露宿街头,只为保住母亲的生命。

面对自己可能终身瘫痪的现状,面对与母亲擦肩而过的死亡,刘洪安对生命充满了敬畏。正是对生命的这种敬畏之心,让刘洪安更加渴望健康,也更加注重食品安全。

“作为一个良心的守望者,刘洪安的出现是民之所想,民之所盼。在这个使用复炸油较为普遍的行业,刘洪安的出现一下子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用‘验油勺’巧妙地让人们相信了他的‘良心’。”

转作风,“民生心”催壮“油条哥”

聚焦真善美,放大正能量是每一家媒体都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只有心怀民生,以百姓为天,才能真正实现媒体的社会效益。为让保定的百姓在家门口都能吃上“良心油条”,就得从先帮“油条哥”做大做强开始。在“千金买骨”“燕王招贤”这些故事的诞生地,《保定晚报》编辑部更知道如何用好“油条哥”这一典型。

每天三斤多的剩油倒进下水道,不但不利于环保,更不能杜绝这些剩油变成地沟油回到百姓餐桌。为此,晚报记者多次奔走考察,最后联系到当地一家油脂回收公司,这家公司知道刘洪安的事迹后,决定免费为其提供一个不锈钢回收桶。从此,刘洪安的剩油不用再倒进下水道了,而是被这家油脂回收公司定期回收,加工成油漆原料或肥皂原料,从而杜绝了地沟油的产生。

“油条哥”一火,不少商家看到这个词背后暗藏的商业价值。凭着媒体的敏感与责任,《保定晚报》记者帮助刘洪安第一时间抢注“油条哥”商标,虽然结果尚未知晓,但起码帮助刘洪安在国家商标局第一个拿到“油条哥”《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比杭州某公司抢注“油条哥”这一商标足足早了5天,为刘洪安最后拿到“油条哥”商标注册权抢得了先机。

一遇阴雨天,身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刘洪安后背就疼痛难忍,早晨起床有时需要先活动二三十分钟才能下地。为了减轻刘洪安的痛苦,《保定晚报》联系当地一家医院免费为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据称效果不错。

随着“油条哥”事件的发酵,保定市相关职能部门也在积极帮助刘洪安设计品牌形象,为他以后能顺利进军连锁早餐行业提前打好基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很快,第二个“油条哥”王小星,第三个“油条哥”朱应才相继出现,三四十天时间,保定全市就有近20家油条摊挂上了“良心油条”的牌子,这些“油条哥”们都拒绝使用复炸油。

此后,一股“凭良心做事,靠诚信经营”的新风在古城保定愈刮愈烈。保定“良心豆腐”联盟、“良心酒商”联盟等自发组织也相继成立。

随着“油条哥”越传越广,在河北省乃至全国,一股诚信经营新风在荡漾。

□ 图1为2012年5月15日,河北电视台记者王晶(右)在采访刘洪安(左)。

从一个人到更多人,从更多人到行业自律——在2012年这个夏天,“油条哥”刘洪安的诚信之举好似星星之火,在“舌尖上的中国”迅速燃烧起来。

长于思,媒体尽到参与社会管理之责

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是媒体的责任。

《保定晚报》编辑部努力尝试参与社会管理新模式,借用媒体架设与广大民众沟通的平台,运用舆论监督推动城市民主、依法、科学有效的管理,发挥社团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波次舆论浪潮,使民众的关注焦点从“油条哥”拓展到呼唤食品安全环境层面。

为了净化保定早餐市场,《保定晚报》编辑部联合市文明办、市场办和消协发起了“保定晚报良心餐饮”自律群活动,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良心餐饮”自律群活动6月6日发起,6月7日即有80家餐饮企业奔着“良心”二字而来。刘洪安也于当天主动来到报社要求加入到“良心餐饮”自律群中。经过筛选、公示,剔除个别不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6月13日,保定晚报社首批28家“良心餐饮”自律群商户签约挂牌,社会反响强烈。7月10日,第二批“良心餐饮”自律商户签约挂牌。随着两批“良心餐饮”自律群商户挂牌,活动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期间,报社联系协助企业出资,为加入到“保定晚报良心餐饮”自律群的商户配置了制式围裙和遮阳伞等设施,并联系医院为商户员工义务体检。为有效及时联系众多加入到“良心餐饮”自律群中的商户,报社还建立了“良心餐饮”自律QQ群,让众多商户在网上探讨、交流,促进良心效应发酵。

为保证挂牌商户坚守“良心经营”,《保定晚报》为“良心餐饮”自律群商户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以《良心餐饮自律公约》和《保定晚报良心餐饮协议书》约束加盟商户的文明经营和卫生操作。为了对挂牌商户及消费者负责,还和其他发起单位不定期派人员上门抽查,或由义务监督员暗访,如发现自律群商户有违约行为,轻者指出错误要求其马上改进,重者摘牌取消其“保定晚报良心餐饮”称号。

□ 图2为2012年7月6日,《保定晚报》记者郎亚南(左)和邸志永(右)采访刘洪安(中)。

目前,保定全市有200多家餐饮商户报名,正式挂牌的40余家,义务监督员30余名。《保定晚报》计划把“良心餐饮”自律群活动常年坚持下去,每年和加盟商户要重新签约,发现有不合格的商户及时摘牌。

5月28日,保定市食药监局出台了《关于对餐饮食品摊贩监督管理的公告》,从制度上加强了对小餐饮的管理,明确公告“是否用隔夜复炸油加工食品必须向消费者公示”。7月初,保定市政府提出要在市区及各县(市)设立早餐放心工程试点,并逐步在全市推动早餐放心工程全覆盖。

净化百姓餐桌,推广“良心餐饮”,只是《保定晚报》借助“油条哥”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第一步。报社还将借助该市打造“善美保定”之风,把良心做事推广到各行各业,努力让“善美保定”崭新形象走向全国。

猜你喜欢
油条晚报商户
油条让我相信爱情了
油条为什么要两根一起炸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商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模型
浅谈商户对信用卡业务的作用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