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纯,李云和,陈丽娟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的上皮细胞,又称支气管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老年肺癌患者患病期间面临巨大的身心压力,其心理也会随着疾病的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同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我科通过对65 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其相应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胸外科2010 年3 月—11 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59 例,其中男38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68.7岁; 排除有精神疾病者。其中35 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肺癌局部侵犯引起的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
1.2 心理特征 肺癌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年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社会经历、经济状况等差异,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也不同,笔者在护理工作中通过交谈、观察及采用SCL-90问卷等方法,总结出患者的心理特点如下。
1.2.1 悲观绝望 老年患者自知为肺癌,预想不到的打击使其难以承受,表现出消极悲观与绝望,出现闷闷不乐、不吃不喝、眼光呆滞、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等。本组59 例患者均有此心理,其表现程度因文化程度、性别、年龄、性格不同而不同。
1.2.2 焦虑、恐惧 这是由绝望而产生的情绪变化,表现为恐慌、哭泣、警惕、挑衅性行为及一系列生理反应: 如颤抖、尿频、尿急、心悸、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本组有48 例患者有此表现。
1.2.3 怀疑否定 本组59 例肺癌患者均通过手术、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方法确诊,有11 例患者怀疑是医院误诊,对肺癌的诊断产生怀疑,不愿也不敢相信。表现为烦躁、紧张、焦虑,对医护人员及家属的言语、态度十分敏感; 反复到各大医院进行重复检查等行为反应。
1.2.4 愤怒 当患者不得不面对所有会诊意见均支持肺癌诊断,对世间的一切有无限的愤怒和不平,同时对外易采取攻击性的态度,暴躁易怒。常借故各种理由表现出愤怒与嫉妒,事事感到不如意、不顺眼,甚至将怒气转移到亲友和医护人员身上。常与亲人发生吵闹,对医护人员、医院制度、医院的食物等百般挑剔。还觉得所有的人对不起他,又担心周围的人遗弃他。表现为大声喧哗、百般报怒、愤愤不平、指责呵斥。本组有23 例患者有此心理疾病。
1.2.5 幻想 本组有13 例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觉得自身疾病无那么严重; 有11 例患者症状不明显; 有15 例患者病情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 39 例患者产生幻想,希望出现新治疗方案或新药物,或希望经手术后、治疗后的检查否定原诊断。
1.2.6 认可与依赖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逐渐知道自己的病情。患者和家人之间也形成一种默契,患者不想让家人难过,家人不想让患者伤心,都绝口不提病情。患者非常愿意与家人呆在一起,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同时也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依赖于药物和其他的一些治疗。把“生”的希望甚至于日常生活护理全都交付给医护人员。表现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随时随地的要求医生护士给予关照。甚至出现幼稚行为。此类患者有46 例。
1.2.7 孤独感、多疑 患者常有强烈的孤独感,总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精神支持,希望别人能够帮助自己照顾自己,感觉自我价值丧失而感到孤独无助。患者对临床的治疗手段缺乏认识,从而也怀疑治疗效果,信心不足,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言行感到极为敏感、多疑。此类患者有35 例。
1.3 心理干预措施
1.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高度的信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采取及时有效心理疏导的前提,也是一切心理护理成功的保证。患者平时身体健康,突然得知身患肺癌,毫无思想准备,加之周围亲人的紧张和过分关心,使其忧心忡忡,惶恐不安,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恐惧感油然而生。同时,由化疗及病情所带来的疼痛加剧了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向患者耐心介绍治疗方案及其优越性,列举治疗后康复良好的病例,消除其焦虑恐惧的心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在进行语言沟通时应注意采取全神贯注的倾听、适当的沉默、恰当的同情等技巧,让患者充分表达其心理感受。通过心理护理,本组有53 例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减轻心理疾病。
1.3.2 保护性和公开性护理相结合 保护性护理是指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与家属协商,统一口径,向患者解释病情,不要向患者泄露病情,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但老年肺癌患者来自不同的群体,其职业、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及心理素质不同,有一定的分析及理解能力,通过其亲人的表情和言行猜测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对患者无区别地采取保护性护理是不科学的,医护人员要通过语言沟通来分析患者心态,正确判断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文化素质、心理状态、病情变化分别采取“保护性护理”和“公开性护理”两者相结合的护理方式。通过心理护理,有51 例患者能够面对现实,振作精神,配合治疗。
1.3.3 正性的情感支持 患者一旦得知真实病情后都感到自己已被判“死刑”,使得其极度恐惧绝望,因此产生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不良情绪可减弱机体的免疫力,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1]。面对悲观绝望和恐惧的患者,精神支持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不同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同步或超前地预测其将要或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规律,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心理护理方案。如患者处于愤怒发泄期,了解此期患者的心理特征后,在护理过程中就不与其计较,真切地关心、体贴,并想一些能使其发泄的方法。对已丧失信心甚至精神上陷入绝望的晚期肺癌患者,医护人员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主动介绍病情,展示医院先进的设备和精湛的医术,介绍治疗方案及其优越性。讲解当前肺癌治疗的发展,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无瘤生存或带瘤生存的患者越来越多等,帮助其树立正确对待治疗的观念,增加治疗信心。
1.3.4 关心帮助患者,争取信任 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医护人员态度和蔼,语言诚恳,给患者一种亲切感,使患者感到周围的人理解和关心他。对不愿交谈或当时不愿交谈的患者,不可勉强,只须坐在患者身旁,也体现对他的精神支持与安慰。医护人员在患者面前,应自信、善于控制感情、顺应性强。通过娴熟的技术操作、丰富的医学知识、良好的服务态度让患者感到在他面前是一个受到严格训练、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士。使其心里踏实,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效果,有利于病情控制与稳定。患者增强了信心,也调动了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加了自身免疫力。
1.3.5 容忍 肺癌晚期患者的全身症状复杂多样,治疗效果多不明显。患者在痛苦的折磨下,会对医生、护士、医院及周围的一切不满,这种情绪导致患者向家属或医护人员发脾气。医护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的焦躁情绪,宽宏大度,容忍克制,耐心地适应患者,处处为患者着想,切忌发生口角冲突,应耐心安抚并从同情出发,进行劝导,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做好护理,使患者感化,取得合作。
1.3.6 转移 护士鼓励患者尽量自理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淡化患者角色意识,减少其过分的依赖性,增加其参与社会的情趣和意识。对悲观绝望者,要巧妙引导患者得到宣泄,让患者尽情宣泄,诉说甚至流泪,耐心倾听他们内心的痛苦、抒发他们心中积怨,均不加以劝阻。待心情平静后再给予疏导,耐心解释,帮助其分析病情及预后。对患者的不正常情绪要设法转移,患者在悲哀甚至恐惧时最怕受到冷遇,医护人员让患者参加必要的活动,如讲故事、听音乐、看书、读报等,使他们从恐惧、悲观绝望的阴影中走出,以达到移情益志的目的。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9 例肺癌患者在心理干预后心理状况人数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
表1 心理护理前后心理状况人数比较〔n (%) 〕Table 1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number before and aft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心理状态的好坏是直接影响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症状的控制与转归。因此,缓解和治疗他们的心理压力已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迫切任务,重视老年肺癌患者的心理情绪,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让其积极乐观地接受治疗,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推动了护理学科更全面的发展。国内外心理专家指出: 癌症患者如果激发自身内足够的能量来抵抗癌症,必将改善病情或促进痊愈[2-3]。作为1 名胸外科的护士,应更多掌握老年肺癌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与患者交流、观察行为等方法及时捕捉信息,了解患者心理动态,从而通过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战胜自己的心理弱点,以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面对癌症。
1 赵永熹,张丙英. 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体会[J].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2,15 (63) : 4838.
2 侯少洋,罗泽民,王玉琴. 心理因素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护理杂志[J]. 中华护理杂志,1995,30 (4) : 228.
3 徐琪,郑茂根,赵艾君,等.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 (11) :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