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保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关角隧道,位于既有青藏铁路天棚至察汗诺车站区间,增建二线线路跨布哈河、鲁茫曲于青海南山山前新设天峻站后,以32.605 km的隧道穿越青海南山(隧道进口轨面高程为3 380.97 m,出口轨面高程为3 323.58 m)。新建关角隧道为两座平行的单线隧道,隧道进口端里程为DK280+570,出口端里程为DK313+175。隧道进口段为8‰的上坡,在岭脊设坡度代数差后,以9.5‰的坡度连续下坡。该项目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1],通风要求高。本文对不同施工方案和通风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关角隧道主要的设计原则包括:
1)设计列车行车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
2)按文献[2]的要求,对于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160 km/h的新建隧道,隧道轨面以上净空横断面面积,单线隧道不小于42 m2。
3)采用弹性支撑块整体道床,道床宽度2 600 mm,内轨顶面至道床底面高度为614 mm。
4)洞内轨道类型按重型设计。
5)两隧道线间距为40 m。
隧道衬砌断面内轮廓如图1所示。
1)高地应力
图1 隧道内轮廓示意(单位:cm)
隧道区位于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缘,跨越柴达木陆块北缘、宗务隆山裂陷槽、南祁连陆块三个大地构造单元,区内断裂及褶皱均发育,因此推断隧道区可能存在较高的地应力。根据水压致裂法实测结果分析,隧道岭脊埋深较大段存在较高的地应力。高地应力易引起软弱围岩(主要指断层破碎带)的流变失稳及坚硬岩石(主要指花岗岩、闪长岩、混合岩)的岩爆。
根据DSZ-1,DSZ-7,DSZ-8等3个孔地应力的实测结果,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最大值为22.04 MPa,DSZ-8孔最大水平主应力测值明显高于DSZ-1孔、DSZ-7孔,而DSZ-8孔位于f17断层附近(F3断裂带内),表明随着钻孔所处构造部位的不同,所反映的构造应力强度差异也较大,在断裂带附近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在3个孔共19个测段中,Rc/σmax<4的极高地应力占全部测段的15.8%,4<Rc/σmax<7高地应力占全部测段的10.5%。经综合分析,岭脊埋深较大的石炭系变质砂岩及片岩段可能存在高地应力问题。隧道在施工中软弱围岩(主要指断层破碎带),存在发生较大变形的可能。
2)突、涌水
根据区内水文地质调查及对既有关角隧道涌水情况的调查,区内地下水发育,特别是三叠系、二叠系砂岩、灰岩及石炭系变质砂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而且灰岩中有古岩溶发育,赋水性好;因此,隧道施工可能会产生突、涌水。
3)围岩失稳
关角隧道位于地质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内断裂及褶皱均较发育,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尤其是DK283+479—DK284+889,DK301+000—DK306+000 段,断层发育,岩体破碎,局部含水;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坍塌、变形等围岩失稳现象。
1)地处高原严寒地区,施工难度大。关角隧道是全线控制工程,洞身处于海拔3 300~3 400 m,其中斜井口最高海拔3 768.2 m。常年平均气温为 -0.5℃,极端最低气温 -35.8℃,常冬无夏,春秋相连,最大冻结深度达299 cm。在此条件下内燃机械设备功率降低,施工难度大。
2)工程规模大,施工组织跨度大,施工管理是重点。
3)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施工长度长是施工的难点。
4)斜井长,进入正洞反坡施工,施工排水是重点。
5)斜井进入正洞后多工作面施工,长距离多工作面施工通风是难点。
6)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是重点。
按西格二线的建设总工期为5年的要求,根据工期条件,进行了全斜井方案、Ⅱ线贯通平导方案(部分斜井方案)及Ⅱ线局部平导方案(部分斜井方案)3个施工方案的比较。
1)斜井方案
在Ⅱ线隧道共设置12座斜井,斜井施工到位后先开辟横通道施工Ⅰ线隧道,完成Ⅰ线隧道掘进后立即进行Ⅱ线隧道开挖。待Ⅰ线隧道全部贯通后,通过Ⅰ线隧道进、出口及部分斜井对Ⅰ线隧道开始铺设整体道床,铺设整体道床的斜井同时还兼顾Ⅱ线隧道的开挖。该方案共设置斜井17 467 m/12座。
2)Ⅱ线局部平导方案
将Ⅱ线隧道进口7 945 m,出口10 565 m共18 510 m先期设置为平导,平导超前后,通过开辟横通道辅助Ⅰ线施工,同时设置7座斜井,2座用于及早与两端洞口平导贯通,5座主攻隧道岭脊地段14 095 m,岭脊地段隧道一次成洞,Ⅰ线施工任务完成后通过横通道再进行平导扩挖。Ⅰ,Ⅱ线整体道床的铺设通过进、出口及斜井工区同时进行。该方案设置平导18 510 m,斜井11 713 m/7座。
3)Ⅱ线贯通平导方案
Ⅱ线先期为平导,为了及早贯通平导,共设置了7座斜井,先期辅助施工平导,并通过平导及斜井开辟横通道辅助施工Ⅰ线隧道,Ⅰ线隧道一次建成正洞,Ⅰ线贯通后,再利用Ⅰ线及斜井通过横通道扩挖Ⅱ线。Ⅰ、Ⅱ线整体道床的铺设通过进、出口及斜井工区同时进行。该方案设置平导32 605 m,斜井10 063.8 m/7座。
以上各方案的示意图如图2,方案比较见表1。
图2 关角隧道钻爆法施工方案示意
综合分析,三个方案均能满足工期目标,由于斜井方案施工组织相对容易,投资少,施工通风难度相对较低,故设计考虑采用斜井方案。
本工程采用爆破法开挖,将产生大量炮烟;出渣采用无轨出渣,汽车、装载机等机械设备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3-4],考虑采用以下两种通风方案。
1)全纵向射流诱导式通风
封闭所有的辅助坑道,采用全纵向射流诱导式通风,利用射流风机的射流增压效应,Ⅰ(Ⅱ)线隧道新鲜空气由隧道的进(出)口端进入隧道,将污浊空气从隧道的出(进)口端排除,机械风沿隧道纵向流动,从而实现隧道内空气的换气目的,如图3所示。每座隧道需要42台SLFJ-112-3T型射流风机,洞内射流风机采用集中并联布置,每个断面布置6台风机,采用壁龛式悬挂。Ⅰ线隧道设于西宁端,Ⅱ线隧道设于格尔木端,通风总功率为1 260×2=2 520 kW。
表1 关角隧道钻爆法施工方案比较
图3 全纵向射流诱导式通风方案(单位:m)
2)轴流风机及射流风机压出式通风
Ⅰ线隧道利用10号斜井采用轴流风机及射流风机压出式通风如图4(a)。在10号斜井内设轴流风机2台向外压风,在隧道西宁端设置SLFJ-112射流风机10台,以降低西宁端段的阻力,在格尔木端设置SLFJ-112射流风机8台,以增加格尔木端段的阻力,形成射流风幕,从而减小格尔木端的风速,平衡风道口两端洞口的风压,使两端洞口的排烟时间相等。洞内射流风机采用集中并联布置,每个断面布置4台或6台风机,采用壁龛式悬挂。通风风机总功率为1 130 kW。
Ⅱ线隧道利用2号斜井采用轴流风机及射流风机压出式通风,如图4(b)。在2号斜井内设轴流风机2台向外压风,在隧道格尔木端设置SLFJ-112射流风机14台,以降低格尔木端段的阻力,在西宁端设置SLFJ-112射流风机8台,以增加西宁端段的阻力,形成射流风幕,从而减小西宁端的风速,平衡风道口两端洞口的风压,使两端洞口的排烟时间相等。洞内射流风机采用集中并联布置,每个断面布置4台或6台风机,采用壁龛式悬挂。通风风机总功率为1 100 kW。
图4 利用斜井压出式通风方案(单位:m)
3)通风方案比选
关角隧道通风方案设备对比如表2。
表2 通风设备对比
全纵向射流诱导式通风方案,仅在悬挂风机的地段隧道断面需要扩大,土建工程费用增加较小;另外风机全部为同型号射流风机,均位于洞口段,运营管理方便,在事故状态下风向、风速控制都比较容易。但本方案新鲜空气必需从隧道的进口端穿过隧道流向出口端,由于通风时间的限制,风速、需风量均较大,需要的风机功率较大。
利用斜井采用轴流风机及射流风机进行压出式通风方案,由于采用射流风机平衡风压,隧道进口端风速较小,总的需风量较小,需要的风机功率也较小。但该方案利用的斜井要修建为专用风道(永久工程),斜井内需要修建专用的轴流风机房,洞内悬挂射流风机的地段隧道断面也需要扩大,土建工程费用增加较大;另外风机为轴流及射流两种类型风机,均位于洞身段,运营管理不方便,在事故状态下风向、风速都不易控制。
经技术经济比较,Ⅰ、Ⅱ线隧道均采用纵向射流诱导式通风。施工通风方案剖面布置如图5所示。
图5 施工通风方案剖面布置
为了减小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采取以下环保和弃渣措施。
1)隧道进口位于布哈河南缘阶地,布哈河为青海黄鱼的产卵区,因此隧道施工的污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确保布哈河不受污染。
2)施工中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应设点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3)弃渣按满足环保和水土保持的要求进行设计,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污染环境,不造成水土流失。
4)弃渣应结合路基、站场专业作好调配予以充分利用,其余部分遵循就近分散,尽量利用荒坡、荒沟堆弃。渣脚设挡墙进行防护。
5)施作渣场前应将渣场部位约1 m厚的地表土铲除,待渣顶整平后将其覆盖在上面,供绿化使用。
西格二线关角隧道是国内建设的最长铁路隧道,独头掘进>20 000 m,地质条件复杂,面临着围岩变形失稳、高地应力、突泥涌水、施工通风等诸多工程技术难题。本文通过详细的对比分析,对该隧道的不同施工方案和通风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以往长大隧道施工中积累的经验,科学、合理地提出了此项长大隧道的施工方案和通风方案。为保证关角隧道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为今后特长隧道的勘察、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1] 赵天熙.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西格二线关角隧道的应用[J].铁道建筑,2010(1):30-3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 10003—2005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3] 张成刚.长大隧道钻爆法施工中通风防尘方案[J].铁道建筑,2009(5):67-69.
[4] 关宝树.隧道工程设计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