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骏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上海 200233)
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针对低功耗、低速率以及短程的无线通信应用,适合于家庭自动化、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测等领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
早期出现的WSN大多遵循ZigBee协议[2],具有资源丰富、协议公开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工业应用大多也是采用ZigBee协议。但考虑到工业应用的特殊性(如电磁干扰、应用行规、互操作等),国内外企业和组织于近几年开始工业用WSN的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先后由HCF组织和中国WIA组织起草并由IEC 发布的 Wireless HART[3]和 WIA-PA[4]标准,成为目前工业WSN研究与应用的新热点。本文通过对这三种协议的MAC层进行分析和对比,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协议、产品及应用。
本文涉及的三种无线传感网络(WSN)协议均采用了IEEE 802.15.4[5]标准中规定的物理层(PHY),但在媒介访问控制(MAC)层及以上各层是不同的。由于MAC层特性直接决定了网络性能(如吞吐量、数据传输率、时间特性等),因此这三种协议具有不同的性能和表现。
ZigBee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传输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ZigBee协议于2003年由IEEE 802.15.4和 ZigBee联盟共同制定,目前为2007 PRO版本。ZigBee协议主要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安全层、应用框架及高层应用规范构成。其中PHY层与MAC层由IEEE定义,网络层与应用层由ZigBee联盟定义。
由于ZigBee本身并没有规定PHY和MAC,而是完全采用 IEEE 802.15.4,因此,其 MAC 层性能与IEEE 802.15.4 一致。IEEE 802.15.4 的 MAC 主要分为信标(Beacon)和非信标(Non-Beacon)两种工作模式[5],而 ZigBee 主要采用的是非信标模式[2],即基于CSMA-CA的抢占式通信模式,以简化网络复杂度。鉴于IEEE 802.15.4的 MAC不支持跳频操作,因此,某个ZigBee网络中的节点仅能在同一信道上保持通信(关于跳频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如果该信道存在干扰,则该WSN中节点的通信将不可靠。这是目前ZigBee在工业应用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基于ZigBee协议的网络拓扑多为簇状网,包括3类设备:网关节点(中心协调器)、路由节点和终端节点。其中,网关负责网络管理,并将路由表分配到路由节点;路由及安全等内容由ZigBee规定;各节点间的MAC层按照IEEE 802.15.4的非信标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网关节点和路由节点为802.15.4中规定的全功能节点(FFD)。因为需要执行路由操作,网关节点和路由节点在空闲时必须一直处于唤醒侦听状态,无法进入休眠,因此,两者本身并非低功耗。网络中仅有终端节点可以进入休眠,因为其无需进行路由操作,仅与父节点(网关或路由节点)建立单跳连接,因此仅在需要发送或接收的时候唤醒操作,其余时间进入休眠。但由于CSMA-CA机制的存在,节点唤醒后需要进行退避(Backoff)操作并侦听信道,以判断是否可以发送,因此,如果网络负载过重或存在较大的干扰时,节点将长期处于碰撞侦听过程,导致无法有效进入低功耗休眠模式。
WIA-PA具有与ZigBee类似的特点,包括采用IEEE 802.15.4的PHY和MAC以及采用类似的网络拓扑结构和设备分类(网关、路由及终端);且网络中的网关和路由节点需要全时工作,仅终端节点可以进入休眠状态。
相对于ZigBee协议,WIA-PA更适合工业应用。这不仅是因为WIA-PA的网络层和应用层协议规定了安全及应用行规等内容,更主要的是其MAC层采用了信标(Beacon)传输模式,并扩展了数据链路(DLSL)子层,实现了跳频、重传等功能,提高了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基于信标的网络超帧格式如图1所示[4]。
图1 WIA-PA的超帧格式Fig.1 Super-frame format of WIA-PA
从图1可以看出,WIA-PA的超帧格式是一种对IEEE 802.15.4超帧格式的扩展,在超帧的非活动期采用类似TDMA的技术进行slot划分。同时,考虑到网络分为簇内和簇间两层,为避免相互间冲突,在时间上作了分割,即一部分时间段用于簇内(星型结构)节点的slot通信,另一部分时间段用于簇间(网状结构)节点的slot通信。
由于WIA-PA是对 IEEE 802.15.4 MAC的改进,因此,其兼容其他符合IEEE 802.15.4信标模式节点的接入,可在超帧中的CAP和CFP阶段对这些兼容节点进行通信处理。
与ZigBee相比而言,采用信标模式的优点是避免了网络中节点碰撞发生的机率,有利于功耗的降低以及其他网络性能的提高。
三种工业用WSN的协议架构对比图如图2所示。
图2 三种工业用WSN的协议架构对比图Fig.2 The comparison of protocol architectures for three industrial WSNs
与ZigBee和WIA-PA协议不同,Wireless HART协议仅与 IEEE 802.15.4的2.4 GHz PHY层相兼容。在网络拓扑结构方面,Wireless HART采用全网Mesh结构,同时网络设备简化为网关和终端(现场设备)两类,其中终端具有路由功能。
Wireless HART与ZigBee和WIA-PA除在拓扑结构上不同外,其MAC层的主要特征在于采用TDMA技术替代CSMA-CA,可实现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Wireless HART 的超帧格式如图 3 所示[3],与 IEEE 802.15.4 的信标模式类似,超帧由若干slot构成。Wireless HART规定每个slot的时长固定为10 ms,并且在一个slot内完成STX(发送)和ACK(应答)操作。
图3 Wireless HART的超帧格式Fig.3 Super-frame format of Wireless HART
Wireless HART的TDMA技术与WIA-PA的slot技术类似,均通过时隙的分配避免冲突碰撞。但在具体的报文格式和收发时序上存在差异,且由于Wireless HART的超帧内不额外划分CAP、CFP和簇内/簇间通信,因此使用率更高。基于超帧的Wireless HART和WIA-PA由于涉及时间同步和自适应跳频等问题,在MAC层操作上较非信标模式的ZigBee复杂;此外,在网络层还需要考虑安全加密、网络加入等问题,往往需要使用额外的组态工具,才能使网络及节点正常工作。
本文主要对MAC层的数据传输延时(transmission delay)、包交付率(packet delivery rate)和单节点的带宽效率(bandwidth efficiency)三项指标进行模拟分析。采用文献[6]和[7]中提及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分析。
为了简化计算及分析,并保证三种WSN的工作条件一致,作以下规定。
①仅考虑星型网络结构,所有节点仅与中心协调器建立单跳连接,且不支持多信道及跳频。
② 节点采样及输出的周期频率fs为2 Hz(500 ms),也就是超帧周期时间,则WIA-PA协议中MAC的BO参数设为5(BI=491.52 ms)。
③设置WIA-PA中的SO参数为2(SD=61.44 ms),即超帧的活动期(CAP+CFP)每个 slot时隙时间为3.84 ms,其后非活动期等分为43个slot,每个slot时长约为10 ms,与Wireless HART一致。
④ ZigBee和WIA-PA支持IEEE 802.15.4的应答机制。
根据文献[6]和[7]中的定义,IEEE 802.15.4 的数据传输延时Tl由平均退避时间Tbo、数据传输时间Tpacket、收发切换时间 TTA、应答时间 TACK和帧间间隔(interframe space,IFS)时间 TIFS等构成,如式(1)所示。
对于WIA-PA而言,由于采用类似TDMA的冲突避免技术,因此数据传输时无需进行退避操作,即不包含式(1)中的Tbo。对于Wireless HART,相关时间常数与IEEE 802.15.4的定义略有不同,详见文献[3]。由于平均退避时间Tbo和数据传输时间Tpacket与节点数量n和MAC层包负载(payload)有关,因此计算不同节点数量n和包负载情况下的传输延时Tl。传输延时与包负载关系图如图4所示。
图4 传输延时与包负载关系图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mission delay and payload
从图4可以看出,基于非信标模式的ZigBee协议,其数据传输延时Tl不仅与包负载有关,还与节点数量n有关,原因是ZigBee需要进行CSMA-CA的退避计算以避免冲突(这里的退避时间Tbo是平均值)。
基于TDMA技术的WIA-PA和Wireless HART,由于无需进行退避计算而使传输延时减小,它们的差异仅在于ACK应答报文的数据长度不同。二者有较小的延时时间,有利于降低节点功耗,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包交付率(PDR)表示了数据正确传输的概率。影响包正确传输的因素包括PHY物理层干扰、退避失效以及碰撞。文献[6]中给出了非信标模式下IEEE 802.15.4的包交付率计算公式,其同样与节点数量n和MAC层包负载有关。对于WIA-PA和Wireless HART而言,由于TDMA机制避免了退避失效和碰撞,因此,包传输失效仅与PHY误码率有关。参考IEEE 802.15.4的PHY规范,该误码率为1%。三种协议的PDR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包交付率与包负载关系图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packet delivery rate and payload
从图5可以看出,基于非信标模式的ZigBee协议,其PDR随着节点数量n和包负载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同时还与节点的采样及输出速率fs有关。研究表明,当延时不满足Tl<1/(60fs)的条件时,PDR将下降到90%以下。而基于TDMA技术的WIA-PA和Wireless HART,其包交付率与n和包负载无关,仅与误码率有关。文献[8]通过样本试验对此进行过研究。
文献[7]中给出的单节点带宽效率η,可理解为包负载传输所用时间Tpayload与整个传输延时Tl的比例,用于衡量负载传输的效率。使用TDMA时,由于包传输被分配在固定的slot时隙时间内,时间片长度是固定的(10 ms),因此,其带宽效率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三种协议的单节点带宽效率曲线如图6所示。
图6 带宽效率与包负载关系图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dwidth efficiency and payload
从图6可以看出,在slot时长大于传输延时Tl的情况下,WIA-PA或Wireless HART的单节点传输效率不及ZigBee。
本文针对三种目前主流的工业用WSN,对其MAC层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特殊应用条件分析了传输延时、包交付率PDR以及单节点的带宽效率η三项性能指标。
研究表明,ZigBee和另两种协议在MAC上的主要区别在于CSMA-CA和TDMA技术。基于CSMA-CA的非信标模式具有较高的带宽效率,但在传输延时和包交付率方面与TDMA有明显差距,特别是随着节点数、包负载以及采样/传输速率的增加,ZigBee可能无法满足应用需求[8]。此外,WIA-PA和 Wireless HART具有的跳频、重传、安全加密等技术,使其具有更高的通信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些内容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
相对而言,WIA-PA和Wireless HART操作复杂,在MAC及以上各层需要进行额外的配置,给产品实现和应用带来了不便。因此,在节点数、包负载以及采样速率、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即满足 Tl<1/(60fs),ZigBee也能够达到较好的网络性能指标和功耗水平。
[1]曾鹏.工业无线技术的标准化与应用[J].中国仪器仪表,2008(3):40-44.
[2]ZigBee Alliance Document 053474.ZigBee specification[M].ZigBee Alliance,2007.
[3]IEC.IEC Standard 62591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Wireless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profile-Wireless HARTTM[S].IEC,2010.
[4]IEC.IEC Standard 62601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Fieldbus specifications-WIA-P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profile[S].IEC,2010.
[5]IEEE.IEEE Standard 802.15.4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fications for 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WPANs)[S].IEEE,2006.
[6]Liang Xuedong,Balasingham I.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IEEE 802.15.4 based ECG monitoring network[C]//Seventh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Wireles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Canada,2007:99 -104.
[7]Latre B,Mil P D,Moerman I,et al.Throughput and delay analysis of unslotted IEEE 802.15.4[J].Journal of Networks,2006(1):20 -28.
[8]Du W,Navarro D,Mieyeville F.A simulation study of IEEE 802.15.4 sensor networks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by system-level modeling[C]//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nsor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Italy,2010:3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