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创业理论模型比较分析与演进脉络梳理

2012-07-24 09:57苏晓华李新春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年11期
关键词:创业者机会逻辑

苏晓华,郑 晨,李新春

(1.暨南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632;2.中山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一、引 言

早在1983年,创业研究就被一些学者比喻为“洋葱”——“在层层剥去它的外皮看到葱心时却一无所获,而你已经开始流泪”(Stevenson,2000)。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学者们开展创业研究的决心,他们坚持在这个领域进行着执着的探索。近30年来,学者们一直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在观察和研究创业现象,总结创业活动的客观规律,试图打破这个魔咒般的比喻,也实际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作为揭示创业内在运作机理、承载与展示创业研究成果的创业理论模型,不仅可以反映不同时期创业研究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创业研究的演进脉络,而且还能丰富和提升创业研究的学术对话,便于我们更清晰地揭示创业现象背后的动因,对有效开展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内现有创业理论模型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分析和评价国外经典创业理论模型,通过引入中国元素来构建适用于国内创业研究的理论模型(林嵩等,2007;董保宝等,2008),但没有对国外经典创业模型内在演进逻辑进行系统的思考;另一类直接引用国外经典创业模型作为研究框架,基于中国情境并采用中国数据来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姜彦福等,2004;李雪灵等,2009)。对于第二类研究,选用适当的模型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经典创业模型的演进脉络,揭示它们的特点及演进逻辑,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简要展望。在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将现有创业理论模型分为基于特质批判论的模型、多要素模型、以机会为主线的过程模型和效果逻辑模型四大类。下文按类别对现有经典创业理论模型进行介绍和评价。

二、基于特质批判论的创业模型

长期以来,熊彼特把企业家视为创造性破坏者和市场动态均衡过程驱动者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创业研究者们。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创业者特质论一直占据着创业研究的主导地位,学者们把创业归结为由少数人天赋使然的特殊活动,着重关注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创业者,试图区分创业者与非创业者、新创企业与成熟企业之间的差异,并挖掘成功创业者或成功新创企业共有的特质。虽然有不少研究证明创业者与非创业者、新创企业与成熟企业之间的差异确实存在,但另一些研究却同时表明在创业者之间以及新创企业之间同样也存在显著的差异(Bhide,1999)。很多学者试图详细解释造成差异的原因,但结论却常常彼此矛盾,致使学术界难以对成功的创业者具有哪些特质以及成功的新创企业具有什么特征等问题做出一致的回答(Gartner,1985)。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业作为一种复杂现象,仅仅对创业者或者新创企业进行单维度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基于这一认识,Gartner(1985)对已有创业研究进行了整合,通过转变研究视角,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动态创业理论模型(参见图1),以期对创业现象做出更为全面的解释。该模型包括创业者、组织、环境、创业过程等四个要素,每个要素又分别包含数个维度,四个不同的创业要素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互动并相互影响。

图1 Gartner的创业模型

在提出多维度动态创业模型以后,Gartner(1988)对创业者特质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进一步归纳总结,并且指出传统的特质论研究难以为继的原因就在于研究中存在“对创业者定义不一、样本选择无统一标准”的问题,用泛泛的个人特质“拼装”出来的创业者已经变成了普通大众,因而无法揭示创业的本质。他(1988)还进一步指出,创业研究应更多地关注创业者做了什么,而不是去探究谁能成为创业者。Low和Macmillan(1988)以及Shaver和Scott(1991)也持同样的观点,他们认为仅从人格特质的角度无法把创业者与经理人或其他一般人区分开来,并且断言创业者特质论研究是没有出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Gartner(1985)模型不仅为分析创业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把创业研究视角从单纯关注创业者特质转向了动态变化的整个创业过程,力求明确不同创业要素在动态变化的创业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于创业的影响,为深化创业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多要素创业模型

继Gartner(1985)提出四要素创业模型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研究重心从寻找创业者特质转向关注不同创业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及创业过程等问题。于是,创业行为和过程研究就成了创业研究的主流。但创业是一门新兴学科,理论基础十分薄弱,因此,学者们纷纷基于自身不同的学科背景,借鉴其他学科的成熟理论来研究创业现象,通过案例研究和定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来挖掘影响创业过程的不同要素。例如,Romanelli(1989)研究发现环境和创业战略会影响新创企业的存活率;Hansen(1995)研究显示创业者的社会网络结构和特点会影响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而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为;Venkataraman(1997)揭示了创业活动的发生与创业者和创业机会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在借鉴这些创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包括 Wickham(1998)、Sahlman(1999)和Timmons(2003)在内的一些学者开始对Gartner(1985)的创业四要素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创业理论模型(参见图2)。

图2 Wichham模型、Sahlman模型和Timmons模型

如图2所示,Wickham(1998)在他构建的创业理论模型中把创业者视为调节机会、资源、组织等创业要素间关系的核心要素,创业者在识别和确认创业机会以后,通过管理和整合资源、组织和带领创业团队来实施创业活动。同时,该模型表明,创业过程就是一个创业者不断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创业者根据机会来配置开发机会所需的资源,构建与机会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和文化,进而取得创业成功(Wickham,1998)。与Gartner模型相比,Wickham模型突出了创业者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四个要素的动态均衡是通过创业者的主观努力来实现的;同时,机会、资源和组织亦会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动(Wickham在模型中使用了双向箭头来表示创业者和另外三个要素的互动关系)。此外,Wickham模型的创新性还体现在它引入了机会和资源这两个新要素。其中,机会具有一定外生性,会影响开发机会所需资源的种类、数量以及组织结构和文化等;资源与组织相互作用,会影响组织的规模与结构,而组织又会反过来影响资源整合。此外,他还首次提到了学习概念,并且认为学习对创业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

Sahlman(1999)基于他自己的亲身创业经历和对数百家新创企业的研究,构建了一个以环境为中心的四要素创业模型。这个模型把创业过程表现为人和资源、机会、交易行为与外部环境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动态互动。其中,这里的人其实是指为企业提供服务或资源的个体和群体以及创业者本人;机会是指现在需要投入资源以便将来获得收益的任何市场活动;交易行为是指创业者与一切资源供应者之间进行的隐性和/或显性契约交易;而外部环境则是指不受创业者直接控制的一切外部因素,如社会宏观经济活动、行业变化等。Sahlman(1999)非常重视外部环境对创业的影响,认为人、机会、交易行为均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人这个创业要素不同于机会和交易行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会像机会和交易行为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会利用自己所掌握或可动员的资源来主动影响环境。因此,在模型中,他用一条双箭头直线来表示人和资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Sahlman(1999)在引入交易行为这一新要素的同时,剔除了先前的组织要素,这种从交易行为视角来分析创业现象的做法,把谈判和订立契约等前期准备工作都看作是创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创业活动摆脱了对完备组织的依赖,这也正是对Gartner(1992)提出的“创业本质上就是组织生成过程”观点的全新诠释。

2003年,美国著名创业研究学者Timmons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创业三要素模型。在他的三要素模型中,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和创业团队被视为创业过程最重要的核心驱动因素,而创业则被看作是一个在三要素之间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识别与评估机会作为创业过程的起点,决定对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的需求以及与之相适配的组织形式。资源是开发创业机会不可或缺的支撑要素,创业者必须制定和实施设计精巧、用资谨慎的创业计划,用尽量少的资源做成尽可能多的事,也即动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并合理利用和控制资源。由于当今创业大多是团队创业,因此,Timmons把创业团队看作是实现创业目标的关键组织要素,用创业团队取代了创业者。创业团队必须具备一定的特质、柔性和韧性才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Timmons等,2003)。Timmons的三要素模型进一步把创业要素精炼为机会发现、资源利用和团队协调,特别强调了创业机会的作用和地位,把识别创业机会作为整个创业活动过程的起点,而环境则被内化为机会搜寻的载体。

由上可见,与Gartner的模型相比,Wickham模型更加突出了创业者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同时把机会、资源分离出来作为两个重要的创业要素,以强调机会和资源对于取得创业成功的重要性。Sahlman模型把与创业活动相关的一切人和资源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要素的创业要素,进一步强调了创业者及其掌握和能够动员的资源对于创业活动的重要性,也因此确立了资源基础论在创业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同时,Sahlman在他的模型中用机会和交易行为这两个要素取代了Gartner模型中的过程要素。这既体现了机会要素对创业的重要性,又从交易行为视角凸显了过程要素的重要作用。Timmons模型把识别创业机会作为整个创业活动的起点,强调机会发现、资源利用和团队协作三者的适配与互动是解构创业现象的关键所在,并且凸显了创业团队在当今创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从上述多要素创业模型的发展来看,创业学者在这一时期开始借助较为成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如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认知理论、制度理论等)来开展创业研究,并基于Gartner的创业模型来构建自己的创业理论模型。这一时期创业模型变化的主线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即创业机会在模型中的地位得到了确认与提升,其作为未被其他理论关注的研究主题,似乎为创业理论的后续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四、以机会为主线的创业过程模型

创业问题能够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加入研究行列,这固然可以繁荣创业研究。但随着创业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认为如果创业研究必须依赖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解释创业现象,那么创业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就值得质疑。创业在实践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它是把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和服务的桥梁,是减弱时空经济无效性的重要机制,更是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源泉(Shane等,2000),而且很多创业现象是无法用其他学科的既有理论进行精准解释的。因此,有必要创立专门的创业理论来研究和解决创业问题,把创业管理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研究创业问题的学科。正如Bygrave(1989)所言,创业管理在发展之初可以大量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但如果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就必须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随着创业研究的不断深入,创业研究学者把创业管理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愿望的支配下,Shane和Venkataraman(2000)把创业定义为“如何、由谁、采用什么手段来识别、评价和开发创业机会并创造商品和服务的过程”,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创业管理理论模型(参见图3),旨在构建一个完善的创业理论模型来解释那些其他学科无法解释的现象。在这个模型中,创业机会已经不再作为创业过程的起点出现,而是成了贯穿整个创业过程的核心要素。

图3 Shane和Venkataraman模型

在Shane和Venkataraman(2000)看来,创业研究的关键就是要回答“创造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为何、何时、如何存在”、“有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为何、何时、如何发现和开发利用这些机会”以及“不同的行为模式为何、何时、如何去开发利用创业机会”等问题。正确解答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理解创业现象,更有利于深入了解不同创业要素之间的关系(Shane和 Venkataraman,2000)。与之前的创业模型相比,Shane和Venkataraman的模型突破了先前那些模型仅仅在创业要素选择及组合上进行改良的做法,采用机会这个不同于其他学科概念的概念来重新构建创业理论模型。而且,他们的创业理论模型并为是简单地假设创业机会存在与否或者如何随机分布,而是采用非均衡方法来反映由于创业者的个人特质不同,他们发现的机会价值也各不相同。该模型还告诉我们创建新组织仅仅是创业过程的一部分,创业并不一定要创建新组织,企业内部创业或者转让创业机会也同样属于创业范畴。此外,该模型还对创业过程理论进行了补充,要求创业研究学者不但要关注新企业的创建过程,更要关注企业生命周期前端企业孕育和萌芽阶段的活动,从而大大拓展了创业研究领域的宽度和深度。

由于创业机会是创业活动的起始点,同时也是产生创业活动的关键因素,更是其他学科没有论及的范畴,因此,把创业机会视为创业研究的核心要素并把它纳入理论模型,无疑有助于创建有别于其他学科理论的创业基础理论,形成创业研究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并最终推动创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Shane和Venkataraman的模型一经提出,著名创业学者Gartner(2001)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称既有创业研究就像“盲人摸象”,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分别从各自的视角来研究创业问题,但这样分散零乱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形成完整的创业理论体系。因此,Gartner(2001)呼吁创业研究学者要像Shane和Venkataraman那样,摆脱已有研究格局的束缚,创立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创业学自己的研究框架。

继Shane和Venkataraman之后,许多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创业机会的性质、特征、类型和来源等问题,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Ardichvili等(2003)以及 Carolis(2006)等学者深入探究了创业机会识别和开发过程,总结出了诸如社会网络、个人特质、社会认知等一系列创业影响因素,这不仅激发了学者们创立创业理论模型的兴趣,而且加深了人们对创业前端活动的认识。此外,还有学者把机会与创业者个体结合起来形成了有关创业警觉性、偶然发现等的观点,把机会与组织模式结合起来提炼出创业导向的构成维度,这些成果都进一步推动了创业研究的深化。

五、效果逻辑模型

随着创业机会研究的不断深入,创业研究学者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Shane(2000)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机会并不是创业者主动搜寻发现的,而是通过不同途径碰巧接触到了新的信息并认识到新信息的价值以后偶然发现的。因此,机会的识别和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难以事先规划和设计。创业者往往依靠预感和直觉来发现机会,而且通常是先行动后分析,机会也是在创业过程中逐渐显现的(Shane,2000)。由此可见,这种机会识别和开发方式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先通过市场调研、SWOT分析,再识别机会、制定计划、采取行动的方式,前者更强调创业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对机会的建构与影响,是一种“先动而后知”范式,而不是传统管理模式所倡导的“先知而后动”范式。此外,尽管机会学派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机会识别(recognition)、发现(discovery)和创造(creation)以及采取与机会相匹配的资源配置方式来开发和利用创业机会的研究体系(Alveraz和Barney,2007),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学理和研究单元方面的挑战。例如,一些学者(如Klein,2008)认为,把机会视为创业研究领域的特有问题以及把机会的开发利用作为创业研究核心议题的做法过于狭隘;Dimov(2011)更是认为机会只是一个理论概念,在现实中是不可捉摸的。

在与创业机会学派对话的过程中,效果逻辑理论(effectuation theory)显示了其强大的互补性。在继承与发展西蒙决策理论的基础上,Sarasvathy(2001)提出了效果逻辑理论,认为机会学派所强调的机会引导资源配置的逻辑,犹如事先给创业活动设定目标——开发机会(无论机会的来源、性质如何),然后再设法获取资源来推动创业过程,这种因果(causation)逻辑对于现实中的创业活动来说并不是什么黄金定律。效果逻辑理论强调在资源给定的前提下,创业者如何利用好给定资源来设定行动目标以推动创业活动的发展,通过实际采取行动来使创业目标逐渐清晰。在这一过程中,有限理性的约束随着预期的日益明朗和认知能力的逐步提升而得到缓解(参见表1)。效果逻辑理论和传统的因果逻辑理论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之间并不是互不相融的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当未来高度不确定,并难以预测时,传统的因果逻辑理论的解释力往往比较有限,无法发挥它寻求最优结果的作用。此时,用效果逻辑理论来指导创业实践,就更加有实际效果。

表1 因果逻辑理论与效果逻辑理论比较

根据效果逻辑理论(参见图4),创业者在进行创业决策时首先会考虑或者回答“我是谁”、“我知道什么”和“我认识谁”这三个康德式设问,以充分了解自己的个人特质、经历、能力、知识储备和社会关系,以及可利用的既有手段和可动用的资源,而不会按传统做法去关注市场和需求,因为创业者要创立的事业可能当时还不存在相应的市场和需求。其次,创业者通常更多地考虑自己能接受或承担的风险和损失(这是一种基于既有手段的理性思考),而不是估算或预测可能实现的收益或产出。随后,创业者必须与其社会网络伙伴进行互动,就自己的创业想法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能够得到伙伴的支持,即便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建立利益相关者联盟来创建新企业。最后,为创业而建立的利益相关者联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手段进而设定新的目标。新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源、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而新的目标则会促使创业者修正初始目标,并形成下一阶段的目标。创业者通常善于利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偶然因素或者突发事件,并通过与他人互动来开辟通向成功的各种可能路径(Sarasvathy等,2005)。此外,Sarasvathy于2011年对自己原先构建的模型进行了完善,加入了环境变化这一影响因素,揭示了环境对创业行为的约束作用和对创业手段的影响,如快速变化的环境(如经济转型)中的创业行为可能会不同于成熟经济中的创业行为,因为环境变化会对创业行为的合法性、使用资源的收益和成本、创业者的观念以及可用技术和手段等产生影响(方世建,2012)。

图4 基于效果逻辑的创业过程模型

效果逻辑理论的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此前创业研究成果的颠覆,改变了考虑问题的起点与逻辑。在该理论中,创业机会不再是整个创业过程的起点,创业者以回答三个康德式设问为起点,为回答Shane等人提出的为何、何时、如何来识别和开发创业机会等设问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也为阐释那些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创业现象(如很多创业者在市场或需求形成之前就主动采取行动)提供了新的思路(Sarasvathy,2001)。不过,效果逻辑理论还处在发展阶段,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如效果逻辑的测度和精确化问题、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之间的转换问题,对创业绩效的影响问题,环境因素(尤其是纵向制度变迁)的引入和地位问题,以及效果逻辑理论在不同制度、文化等环境下的适用性问题,等等(秦剑,2010;方世建,2012)。

六、结 论

通过以上对创业理论模型演进脉络的梳理,我们可以从创业学科成熟度(合法性)和创业研究理论演进两个维度,对创业理论模型发展脉络进行图示(参见图5)。从横坐标看,不难发现每个创业模型的产生都是由某种理论来驱动的,不是对已有创业理论进行反思就是引入新理论的结果。Gartner模型基于对特质理论的批判,反映了创业现象的复杂性,并把创业研究从单维(创业者特质)分析扩展到了多维(创业者、组织、环境、创业过程)分析。之后,组织理论、战略管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制度理论等成熟理论纷纷被引入创业研究领域,基于这些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成果,一些学者把相关要素纳入他们的模型,于是就出现了Wickham模型、Sahlman模型和Timmons模型。在对创业研究的“大杂烩状态”进行了反思以后,Shane和Venkataraman把创业机会作为创业研究的核心要素,以创业机会为主线构建了以机会识别、评估和开发为中心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业理论模型。当有关创业机会来源和识别等问题的研究遇到瓶颈时,Sarasvathy又提出了令创业研究界耳目一新的效果逻辑理论,并构建了基于该理论的创业过程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创业者从既有资源和手段出发来开展创业活动,这更符合创业实践,也能更加令人信服地解释那些既有理论无法解释的创业现象。从纵坐标看,虽然Gartner的模型拓宽了创业研究范畴,但只限于解释创业现象,缺乏理论深度,当然不能确立创业学科的合法性。Timmons等运用其他领域的成熟理论阐明了创业过程及其所涉及的关键要素,但仍没有改变创业学科缺乏自己的核心范畴,无法跻身于主流研究领域的状况。Shane和Venkataraman虽然在建模时仍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成熟理论,但他们已经开始致力于把创业管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提出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范畴和理论框架来解释创业现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创业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Sarasvathy的效果逻辑理论虽然没有完全摒弃其他学科和理论的研究视角,但创造性地整合了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且有效解释了不同于一般管理者的创业者的特殊决策和行为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创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

由图5不难发现,创业学科创立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创业”过程,在追求学科合法性的过程中,既要通过学术对话来实现传承、碰撞、质疑并最终达成共识,提炼出学科的核心议题,又要在研究核心议题的过程中兼顾学术严谨性和现实致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他管理学科一样,创业研究的诞生与成长均源于实践的呼唤。在发展之初,由于缺乏基础理论,学者们从新鲜有趣的现象入手,通过探寻这些现象的成因来逐步发展和构建用以解释、指导和预测现象的理论或分析框架(如特质论、多要素模型),现实致用性在这一过程中不自觉地成为重要的研究考量。随着创业研究的不断推进,由现象分析发展起来的理论和分析框架变得日益完善、全面,学者们开始致力于透过对构念关系的逻辑分析来进一步了解纷繁复杂的现象的成因(如创业机会观、效果逻辑理论等所做的尝试),进而追求对带有普适性特征的创业研究体系的构建。

图5 创业模型演进脉络

理论是灰色的,唯有生活之树常青。创业实践所展现的动态性和丰富多样性,为验证本文介绍的不同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只有深入研究对由制度、技术、环境等变化引发的新的创业现象,如由制度变迁引致的创业,才能完善和发展既有创业理论;通过不断探索来发现既有理论无法解释的创业现象,进而对既有理论提出质疑,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社会创业研究就是这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今天的创业学科本身也还处在“创业”阶段,不同学者的研究重点和焦点不尽相同,同一学者也可能在不断调整和转换自己的研究重点。但不管怎样,只要在知识创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坚持严谨性和致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与其他学科对话并广泛借鉴其他学科智慧的基础上,创业这只“学科洋葱”将变为“学科莲花”,到花瓣凋谢以后等待我们的不是眼泪,而是丰硕的果实。

[1]Alvarez A and Barney J.Discovery and creation:Alternative theories of entrepreneurial action[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07,1(1):11-26.

[2]Bhide A.How entrepreneurs craft strategies that work[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72(2):150-161.

[3]Bygrave W.The entrepreneurship paradigm (I):A philosophical look at its research methodologie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89,14(1):7-23.

[4]Dimov D.Grappling with the unbearable elusiveness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1,35(1):57-81.

[5]Gartner W B.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10(4):696-706.

[6]Gartner W B.Who is an entrepreneur is the wrong ques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1988,12(4):11-32.

[7]Gartner W B.Some suggestions for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ial traits and characteristic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89,14(1):27-37.

[8]Gartner W B.Is there an elephant in entrepreneurship?Blind assumptions in theory development[J].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2001,25(4):27-39.

[9]Hansen E L.Entrepreneurial networks and new organization growth[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5,19(4):7-19.

[10]Stevenson H H.Why entrepreneurship has won![R].Coleman White Paper,2000.

[11]Klein P.Opportunity discovery,entrepreneurialaction,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08,2(3):175-190.

[12]Low M B and MacMillian I C.Entrepreneurship:Past research and future challenges[J].Journal of Management,1988,14(2):139-161.

[13]Benjamin M and Phillips P.New venture internationalization,strategic change,and performance:A follow-up stud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6,11(1):23-40.

[14]Romanelli E.Environments and strategies of organization start-up:Effects on early survival[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9,34(3):369-387.

[15]Sahlman W A,et al.The entrepreneurial venture:Readings selected[M].Boston,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9.

[16]Sarasvathy S D.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Toward a theoretical shift from economic inevitability to entrepreneurial contingenc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2):243-263.

[17]Sarasvathy S D and Dew N.New market creation through transformation[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2005,15(5):533-565.

[18]Sarasvathy S D,et al.Three views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A].Handbook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C].New York:Springer-Verlag Inc.,2005:141-160.

[19]Sarasvathy S D.Effectuation:Elements of entrepreneurial expertise[M].Cheltenha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8.

[20]Shane S.Prior knowledge and the discove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1(4):448-469.

[21]Shane S and Venkatara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217-226.

[22]Shaver K G and Scott L R.Person,process,choice:The psychology of new venture creatio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1,16(2):23-45.

[23]Schumpeter J 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24]Timmons J A and Spinelli S.New venture creation: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 with PowerWeb and New Business Mentor CD[M].Singapore:Irwin/McGraw-Hill,2003.

[25]Venkataraman S.The distinctive domain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Advances in Entrepreneurship,Firm Emergence and Growth,1997,3(1):119-138.

[26]Wickham P A.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A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to new venture creation and management[M].London:Pitman publishing,1998.

[27]董保宝,葛宝山.经典创业模型回顾与比较[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3):19-28.

[28]方世建.试析效果逻辑的理论渊源,核心内容与发展走向(续)[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2):10-16.

[29]秦剑.基于创业研究视角的效果推理理论及实证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7):1-7.

[30]秦剑.基于效果推理理论的创业实证研究及量表开发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6):1-8.

[31]张玉利,杨俊.试论创业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其应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16-23.

猜你喜欢
创业者机会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