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 刘玉文
国网技术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伴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但由于目前世界性的能源紧张和国际上对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国家对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就要求电力生产除了满足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外,还要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率和降低污染排放物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节能降耗工作中,除了电力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和检修等技术外,发电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生产工艺流程和人员技能水平都是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和提高人员素质不可避免的成了各企业的当务之急,培训工作自然也就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并成为当前一个紧迫性任务。
跟随诊断式培训符合系统科学理论,遵守全面规划、系统管理、动态分析的原则。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培训工作本身是个系统工程,从培训需求分析阶段到培训的设计与实施阶段再到培训效果评估阶段,每一个流程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是缺一不可的。对培训效果评价后,还应该将评价结果反馈至下一个工作流程,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状态。第二层含义是指企业培训的各个要素在工作中不是孤立的,同样应遵循系统思考原则。一个企业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实现不断的创新并满足知识型员工的发展要求,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就需要在管理制度、生产工艺流程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得到提升,将自己的企业塑造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而跟随诊断式新型综合培训就是达成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
跟随诊断式培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对现场人员培训,要想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真正起到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的作用,需要首先做好培训需求调查,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方案,实行个体化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国际ISO10015质量管理培训指南明确指出培训需求的确定应建立在对组织当前的和预期的需求与其人员的现有能力相比较的分析的基础上。培训需求调查阶段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1)确定现有的和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距;(2)确定由于员工现有能力与工作所要求的能力不匹配所需要的培训;(3)将规定的培训需求形成文件。
跟随诊断式新型综合培训就是改变传统培训需求主要由送培单位提出、缺乏培训针对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弊端,改由专家在生产现场跟班生产,在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跟班生产后,根据现场发现的问题,对运行或检修人员的操作习惯和检修工艺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充分结合单位需求和生产工艺流程改进带来的对人员技能的要求,查找差距和确定培训需求。
电力生产企业设备寿命一般设计为40年,目前多数企业已运行多年,很多电厂当时建设时设备制造、安装调试水平等的影响,在设备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另外由于受燃料供应紧张等方面的影响,现在很多企业的实际燃烧煤种与当初的设计煤种变化很大,使机组的运行工况原理设计工况,造成运行的经济性不高,急需进行系统改进和设备改造。
跟随诊断式培训就是由培训专家在现场根据设备状况和运行现状,提出系统改进和设备改造方案,系统改进和设备改造带来新的技能要求,此时需要根据新技术和新工艺同时开展人员技能培训,适应新的技术工艺和流程。目前,电力企业改进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包含控制系统改造、机组热力系统优化、安装运行经济性专家指导系统、给水泵、磨煤机、风机等主要辅助设备改造等。所有这些改进可以采用两种模式进行,一种是专家制定方案、企业结合设备产生厂家进行改造,优点是改造带来的收益全部归企业所有,缺点是投入资金较多。另一种途径是由专业的节能公司来做,所需资金由节能公司承担,但改造带来的收益要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企业生产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改进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跟随诊断式培训专家能够根据经验对企业目前所处的阶段进行分析,找出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升。同时针对管理制度和方式改进带来的对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能力需求的变化,确定需要培训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前一段时间,我们给某集团公司所属电厂进行的跟随诊断式新型综合培训中,在培训需求调查阶段发现,检修人员疲于应付,设备故障不断,经过专家认真研究发现该企业目前仍然实行事后检修制度,重事后检修,轻事前预防。最终企业在培训专家的建议下,改事后检修制度为计划检修和部分设备预防性检修制度,提高运行人员运行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趋势的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加强检修人员日常维护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极大改善了工作效率和机组的可靠安全生产水平。
总之,跟随诊断式培训就是对生产企业进行全方位体检,针对管理层,设备和生产流程以及人力资源进行诊断,确定培训需求,对症下药,制定适宜的培训和改进方案,提高电厂的整体经济水平。
跟随诊断式培训改变了传统的培训模式,由原来的学员或企业提出要求,改为专家进驻现场,通过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并结合现场人员提出的问题,确定培训的内容和方向。这像是给一个病人看病,自己可能没感觉有病,但经有经验的老专家一看就知道已经换上某种疾病或有患该种疾病的危险,采取措施预防,这就是中医常说的“治未病”,跟随诊断式培训就是要达到治生产企业“未病”的目的。
培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专家进驻企业,进行全面了解,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相对较长的一个阶段。该阶段需要专家团队,针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实施现状、人员技能水平等方面做全面的调查和掌握。
专家团队,根据调查掌握的生产情况,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所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确定技改和培训方向,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方案。
培训开展过程中,培训师要根据设定目标,带领现场生产人员从管理模式改革、生产工艺改进、设备设施改造全过程参与,在完成系统改造的同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对一或一个团队对一个团队的进行培训,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跟随诊断式培训过程中尽量一般不采用集中课堂式讲课,在培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当遇到比较大的问题是,可以采用团队综合培训模式,由专家队伍进行集体讲解和培训,以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改进是培训四个过程的核心,培训评估分为反应评估(一级)、学习评估(二级)、行为评估(三级)和效益评估(四级)四个层次。在传统的培训模式下,反应评估、学习评估由培训机构组织实施,比较容易实施;行为评估和效益评估多由学员所在培训单位实施,目前比较难实施,特别是效益评估,因为目前很多培训很难用经济效益来评估。而跟随诊断式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多包涵系统改进和设备改造等技改项目,经济效益比较明显,容易实现计算和评估。
表1 培训项目效益评估和改进意见书(四级)
根据效果评估的信息,进行批判性反思,修正有关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专家队伍使用等内容,提高培训的成熟度,完成培训的PDCA循环过程,实现培训质量的螺旋式上升。
跟随诊断式培训的特点决定了培训团队人员组成中,要有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制度建设人员、生产技术技能改进专家人员和具有丰富现场操作技能经验的操作专家,同时要求各位专业人员要就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授课技巧,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跟随诊断式”培训能够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偏重理论讲解、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差、培训效果难以用经济性评估等弱点,培训过程中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从培训需求调查开始严格按照开发程序、精密策划和组织实施培训,起到确实提高单位综合效益的作用。但“跟随诊断式”培训需要培训单位和被培训单位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对培训团队和培训师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本培训模式只是一种作者的构思,有待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寻找出一种有效的职业培训模式符合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的要求。
[1]张磊.对编写《单元机组运行》特色教材的几点认识[J].中国电力教育,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