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原
(哈尔滨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8)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布局,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西岸为重点,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目前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3 个市、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和四会市。
珠江三角洲作为最重要的优化开发区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全国城镇连绵程度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和经济要素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但也存在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地区开发密度增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区域内社会、经济和城镇建设发展不平衡,导致东西两岸、内外圈层和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受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内城镇同构竞争、重复建设的不协调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尚未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致使珠三角地区经济运行困难加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突出表现在土地开发强度过高,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产业层次偏低且产品附加值不高;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
对于珠三角的区域空间协调、整合、空间结构优化等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对策建议。黄伟雄(2002)提出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应采取三大主环轴线、三小辅环轴线和九大放射轴线的复合型环形珠链状城市带模式。吕拉昌(2004)认为,要加强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的整合,充分重视市场力与政府力,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区域政策、交通、城镇体系、产业等多层次动力机制的结合在区域整合中的作用;重视效率、可持续性,兼顾公平,并提出以倾斜式整合发展为区域整合目标,实施区域整合的六大模式。阎小培(2004)认为,应明确大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定位与分工协作,创新大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机制,发挥城市和区域规划的协调作用,促进大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利用合理化。周春三(2006)认为,应该开拓与港澳合作的新局面,进一步向内地拓展,并协调好内部矛盾。
本文对珠三角空间协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珠三角地区更好更快发展。
由于珠三角各城市有大体相同的区位条件和区域政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本相同,因此,城市之间较难形成错位发展,容易出现利益冲突和各自为政的局面。突出表现在城市间竞争多于合作,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严重雷同。从过去各市竞相发展短期可获利的加工工业到争相发展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很多城市都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使得各地难以发挥比较优势,降低了地区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了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浪费。翁计传(2006)对主要城市之间的工业行业结构相似程度进行了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群中各市的工业结构基本雷同,电子通讯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化工、塑料、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主要城市之间的工业行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见表1)。
表1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工业结构相似系数比较单位:%
佛山59.76 36.90 69.07 100惠州51.90 59.13 92.48 43.41 100东莞56.71 95.83 97.02 54.85 95.31 100中山66.84 64.82 85.76 78.26 70.09 79.57 100江门71.42 31.50 55.04 83.73 34.58 47.25 80.21 100肇庆 61.72 61.26 69.37 51.64 62.26 71.54 86.60 77.16 100
目前,珠江三角洲面临尖锐的土地资源紧约束问题,包括土地利用效率低、生态用地和后备土地资源匮乏等。珠三角土地面积只有4.17 万平方公里,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相当有限,可谓寸土寸金,大部分城市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深圳、东莞和佛山等市已基本没有土地可供大规模开发。土地紧缺将导致珠三角未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成本不断升高。
在交通和通讯联系日益发达的条件下,许多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服务半径已经超出城市或区域的范围。而且,大部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都受一定的“规模门槛”约束。如果允许各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将相当程度降低设施的利用效率,造成成本上升和资源浪费。特别是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领域内的重复投资现象在珠三角地区普遍存在。在珠三角,3 小时内可到达4 个国际机场;港口方面,目前有广州黄埔港、深圳盐田港、珠海高栏港、东莞港、惠州港、江门港、中山港和南沙港8 个港口,港口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无疑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统筹规划,在大型公共设施建设上应形成功能互补、共同享用的基础设施体系。
珠三角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冲击是巨大的。表现为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森林面积减少,生态效益降低,城市自然景观退化等。随着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珠江流域区域生态环境压力与日俱增,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工业污染未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城市生活污染控制设施滞后;畜禽养殖业污染与农业污染日益突出,珠江水系及珠三角临近海域的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大部分流经城镇河段水质严重恶化,不少河流发黑发臭。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等虽然只位于某局部地区,但却是整个区域的共有资源,需要共同努力进行保护。
珠三角的空间发展问题放到更大空间范围考虑,则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在“外拓”方面,向南,应加强与港澳的合作;向东,应参与台海经济圈的协调与竞争;向西,应参与环北部湾的协调与竞争。只有这样,珠三角的外向拓展范围才能不断扩大,才能加快珠三角与国际经济的融合,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在“内联”方面,向北,应参与“韶彬赣红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内向腹地拓展,从而扩大发展空间,使珠三角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为产业结构的升级腾出空间。
2008年7月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深圳城市性质表述为“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城市”,跳出了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以自我为中心对城市进行定性的模式,将城市的发展放到了更大的空间尺度,无疑会使深圳市许多区域协调中的难题得到解决。
从珠三角的情况来看,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优化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也较大,而且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珠三角的外围地区惠州、江门和肇庆等集聚的人口规模超出了相应的经济规模,通过人口的转移实现GDP的空间均衡并不现实,提高外围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GDP 总量才是首要选择,因此要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实践表明,城乡关系需要合作和协调,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要考虑到不同的行政管理状况,共同负责,共同受益。但在珠三角,城镇与乡村多未建立合作关系,突出表现在镇政府对农村土地的征用方面,由于拖欠补偿费用或不满意于异地安置而拒绝被征用。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缺乏良好合作,矛盾问题较为突出。比如在道路的修建上,政府与乡村在经费投入上就难以达成一致,政府的产业发展引导政策与农民的现实利益也存在冲突等。
要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就要对现有的城乡关系重新评价,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的功能性空间实体来综合协调。要保障乡村地区,特别是那些衰落地区的中、小城镇服务和公共交通的基本供应;政策上促进城乡合作;加强城镇、乡村各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大城市周围的乡村纳入到城市地区的空间开发战略中,以实施更为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同时提高城郊农民生活质量。
引导企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珠三角处于后工业化时代。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没经历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发展阶段是无法进行产业升级的。因此,应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在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等九大地区优势产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技术积累;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规模效应,加快资本积累。只有技术储备、资本积累达到领先地位,才能对外与国际接轨;对内发挥其龙头的带动作用。
加强空间集聚,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珠三角有很多工业园,但其土地利用效率极低,致使土地大量被浪费。因此,需要政府从实际出发,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清理各类不合理的工业园区,引导产业向优势区位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为解决珠三角所面临的日益上升的环保、原材料、人力及土地成本压力问题,2008年5月,广东省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即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因此,为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在实施“双转移”战略上的积极性,应坚持以企业的市场行为为主导与政府行为为引导的有机结合。产业的空间布局受市场支配,但在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情况下,实现产业的空间协调尚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杨开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 经济研究,1994(2).
[4]阎小培,曹小曙. 大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及其调控机制[J].中国发展,2004(3):31 -37.
[5]周春山. 珠江三角洲发展战略的思考[J]. 城市规划,2006(增刊).
[6]翁计传. 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趋同性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6(1):21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