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2012-07-21 12:19:13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刘松颖
中国商论 2012年1期
关键词:退税率进出口出口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刘松颖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贾志芳

自1985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在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演变,从一开始遵循的“征收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的原则发展到1994年后,转向“出口货物零税率”,并确定退税率为13%和17%。此后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次的调节,直到1999年,对机电产品、电子产品等退税率统一为17%,纺织业、水泥等实业为13%,其他化工行业(包括橡胶、工艺品等)为n%,农业加工产品为9%,农产品为5%,共分为5个档次的税率。随着市场体制的改革,后又将五个档次合并为一档,统一为税率为17%。

1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发展回顾

自1994年我国制定并颁布第一部出口退税政策法规,截至2010年,为求适应日趋复杂的世界贸易环境,已经进行了多次政策调整,并以贸易环境的差异性为基础制定特异的出口退税政策,以求保持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剧烈的影响,为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对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政策的有效性在此后三年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中得以体现,保障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贸易顺差持续数年后,部分企业眼光局限,尤其注重眼前利益,针对这一现象,2005年,国家不得不分期分批地对“两高一资”退税政策进行取消,过去的“两高一资”是指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施行的退税政策;基于整合产业结构,促进企业整改,国家还对轻工业等容易导致贸易问题出现的产品的退税率进行了降低,同时调高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如(IT、医疗卫生产业)的出口退税率。

由于受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国外市场冷清,需求大幅降低使得对外贸易受到了一定的创伤,为扭转对外贸易僵局,从2008年到2009年先后调高了各种出口产品的退税率,意图降低国内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大竞争力,缓解市场压力。

2 出口贸易市场现状

2.1 进出口贸易比重增大

出口外贸逐渐发展成为支柱经济力量,并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出口贸易大国,由此证明了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对市场经济的激励作用,企业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加大了对外贸易额的增加,尤其以国内的百强企业为代表,保持着较高的出口贸易额。

2.2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大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渐形成,新经济形式下,科学技术等高技术行业在经济增速上的贡献已达到了50%左右,机电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占有较大比重,成为近年快速成长的出口商品,为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以机电产品出口为发展趋势。

2.3 外贸出口顺差不明显

外贸出口顺差逐渐减小,出口退税政策的制定激励了企业的对外贸易,提高了企业生产发展的积极性,自2000年以来,出口贸易额的迅速增长,而进口贸易额却远低于出口贸易额,给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兴力量,市场上贸易顺差增速较快,但是企业中并没有绝对的体现。从企业内部来看,自2006年开始,部分企业出口贸易出现倒退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的内部结构问题和贸易环境变换问题导致。

3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外贸企业出口的影响

3.1 对我国进出口行业的整体影响

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我国外贸进出口领域并不是循规蹈矩地发展,专业性较强的大型贸易公司和私营进出口公司各自为政,以压低价格的方式进行市场竞争,使得出口价格成本压缩,一降再降,造成了进出口领域的混战。究其原因,企业在价格上竞争主要有几个方面因素:第一,大部分小型进出口贸易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差、档次低、缺乏销售渠道,受制于国外的中间经营销售商,形成了相互压价的可能。第二,生产企业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营进出口权益,产品能很轻易地进出国门,使得中间环节的费用降低,成本空间加大;第三,外贸企业过于集中,使得重点企业均在共同市场上竞争;第四,进出口企业的诚信形象较差,货款退回速率低下,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往往使用压价出口的方式。出口退税加大了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益,国营的外贸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外贸行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一章。

3.2 退税政策对进出口企业的有利影响

(l)出口退税促进进出口企业出口增加。我国目前在出口退税的操作程序:一旦进出口企业对国内工贸企业产品进行收购,并将其进行出口外销,凭借这些出口货物的缴款书、增值税的专业发票、出口销售发票以及出口收汇并经由核实后的企业销售账单明细等,可向相关国家部门(主要包括:国税局进出口退税分局或者进出口退税处等职能部门)办理退税手续。出口退税是国际市场的惯例政策,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独特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进出口企业的出口增加、加大贸易量、推动内部经济发展等,另外,出口贸易的增加还推动了上游企业和其他关联行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就业率提高,增税创税上效益显著,催速了市场的活跃。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短期内国内出现消费不足,出口量下降,国家此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相关的调整,提高出口退税率,市场宏观调控促进了经济快速恢复。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波动,经济增幅下降,阻碍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为迅速扭转贸易劣势,对出口商品进行的统一退税率,使得很多产业的退税率均提高至17%,促使中国在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中成为受影响较小的国家。

(2)有利于外贸企业的资金周转。自1985年我国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后,当年退税金额高达19.8亿元,发展到1993年退税金额为30亿元,而1994年~1999年累计的退税金额更是高达3320亿元,随着出口规模的逐渐扩大,退税金额逐渐增加,出口退税的资金缓解了企业在出口上出现的资金短缺现象,加快了资金链条的连接,激励了企业的发展。

(3)提高出口退税率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为企业降低了生产销售成本,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国际产业化正进行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大部分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产业,如纺织业、服装制造业等均向着中国等人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处于中国,即使在金融危机等系列情况出现时,它们仍然很难恢复转移出去的这些产业;而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须品,例如鞋、衣、袜等,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有着较大的空间。

3.3 现行的退税操作办法对进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

(1)从国内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上看,现行退税政策是不足额退税,退税只退增值税部分,其余的诸如印花税等附加税并不予以退还,因此外贸企业仍然需要花大量成本在这上面,容易导致企业内部资金紧张,扩大了外贸企业出现亏损的额度和可能性,对企业整体的生存和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尽快恢复零退税成为大多企业发展的需求。出口退税率的尽快恢复能有效地调整机电行业和服装等行业的退税率低于征税率的形式。而由此所造成的系列贸易加工和国产材料与进口材料之间的不平衡也将得到缓解。

(2)出口退税政策的频繁变动加大了企业运营风险,对于实力、类型不相同的外贸企业,政策的变动对其本身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从长远的角度上看,大型的进出口企业能通过改革生产工艺、技术、加快产品升级等形式降低成本,较快地适应社会,相对而言,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适应能力相当低下,对市场份额的抢占优势也不明显,政策的变动能给其带来较大的影响,当出现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政策变化的双重压力时,进出口小企业容易被挤出外贸行业,甚至直接被淘汰等。

(3)其次国内目前所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在应对日益变换的骗取出口退税行为上并不是绝对有效的,而与此同时,外贸企业在办理每票退税时,往往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为进出口企业加大了资金负担,除进行电子化程序办理之外,可以考虑在操作程序上进行一定的修改,具体上可以是对退税时间的缩短等,现行的退税制度规定,一个季度或者两个月进行一次结算,可以相应地改革退税机制,合并出口退税和整个增值税体系,考虑“征退合一“的方式,将征税和退税的机关、行为、个体合并,根本上杜绝骗取退税行为。

4 进出口企业面对出口退税政策这一双刃剑的对策及建议

4.1 优化产品内部结构,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大多地方受到资源性、高耗能产业结构的制约,出口企业主要以资源性产品为主,如长期依赖铝、铅、锌、镁、硅、铁合金等高耗能产品,结构过于单一,附加值不高,因此要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发挥地方的产能优势,积极开展初级产品加工,延续产业链,并对产品的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促进能耗产业的转换,加大研发新兴产品力度,增加新兴行业产品出口贸易,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技术产品出口量。

4.2 抓好两个市场,合理利用资源

发挥企业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整合两种资源,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将本土产业走出去,拓宽外贸企业的销售渠道,合理整合国内外资源,扩大企业生存、发展空间,改变外贸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外贸出口量。

4.3 把握外贸行业发展趋势,调整出口市场结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由于我国外贸企业受到本土社会环境的长期影响,缺乏竞争意识,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结构单一老套,技术含量低下,出口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导致市场过度竞争,出口急需。就出口市场结构来看,外贸企业的出口主要以欧美、日为主;就纺织品来讲,国内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达到34亿美元,是美国进口纺织品份额的17%,出口的市场单一、集中,容易出现国内、外贸易企业在同一市场上的过度竞争,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就此,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国际贸易市场需求进行一定的格局调整,把握外贸发展总体趋势,调整市场结构,努力发展新的市场,为企业发展谋取更大的空间,逐步改变我国外贸市场过分集中的问题。

4.4 突出产业特色,塑造品牌形象

随着近年来市场的稳固发展,各种产业园区数量逐渐加大,但质量上却没有很好地得到保证,大多千篇一律,多是服务外包或动漫园区等形式,缺乏新颖,如何利用区域较强的资源优势,发展产业特色文化产品,加大产业园区的生命力,成为下一步改革的目标,因此,国内文化产业园区还必须强化地区特色建设,体现独立性,重点抢抓特色主导产业,培养出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形成一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社会的进一步认同和关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品牌建立,塑造特色的品牌特色,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5 结语

出口退税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其意义重大,能促进企业成本降低,提高市场积极性,加强产业结构整合,提高竞争力等,而对中小型进出口企业来讲,加大了亏损的额度和可能性。由于本身对市场和政策变换的适应能力较小,使得企业生存空间狭小,同时制度的把握及时性和准确性不够也使得企业对国家政策调整的预防能力低下。因此,进出口企业要紧跟时代,整合产业结构,加大产业改革,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打造品牌效应,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利用好这一双刃剑,使其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贾绍华,林志民.出口货物退(免)税操作实务[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2]高成兴.国际贸易政策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退税率进出口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国家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石材(2020年4期)2020-05-25 07:08:50
超700种化工类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
化工时刊(2020年3期)2020-01-15 21:50:44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提高机电文化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2018年9月5日 财税〔2018〕93号)
税收征纳(2018年10期)2018-04-01 13:04:03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学生天地(2017年11期)2017-05-17 05:50:51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7年1期)2017-02-17 18:58:57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6年9期)2016-10-27 12: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