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英,沈 明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70;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3.北京警察学院,北京 100070)
急起急停定义:运动员为了选择与抢占有利位置,争取时间和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起跑与急停的脚步动作方法的总称。
移动技术包括的动作较多,而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移动中的急跑和急停。急跑急停技术不仅用在进攻中,也用在防守中。现在的篮球比赛,快攻成为每个队在反击中的首要攻击手段,对场上5名队员提出了同样的速度要求,一些高大队员也参与快攻。防守队员也是如此,比赛攻守之间的对抗、急起急停、突然变向和变速等,使移动技术显得更为重要,要抓住机会强行占位,完成攻击与防守动作。
1.本文采用助力训练法在训练中帮助运动员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如下坡跑、顺风跑、跑的技术等专门练习,特别是下坡跑可以超过原来自己最高速度的5%-10%,使运动员以最大强度完成动作,并力争适应新的、更高的速度。
2.实验前后10米急跑成绩变化分析。
采用10米来测试运动员起跑后的加速能力。实验组主要采用减阻(减阻、加速)超等长等练习手段。对照组主要采用杠铃与跳跃等练习手段。
实验组采用的练习手段是专门特征的肌肉力量练习,10米急跑成绩提高了0.15秒;对照组采用杠铃、跳跃等练习,10米急跑成绩提高了0.11秒。实验组比对照组成绩多提高0.04秒。实验前两组10米急跑成绩无显著差异,实验后两组10米急跑成绩有显著差异。这说明采用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成绩是有差异的,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实验前后二组10米跑成绩对照表
1.急起的解剖学分析。
急起时下肢动作首先是髋关节伸直的肌群、臀大肌、臀中肌后半部、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等肌肉收缩的结果;而使膝关节伸的肌群是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肌肉收缩,使踝关节跖屈的肌群是小腿三头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胫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收缩。
2.急停的解剖学分析。
在双脚急停时髋关节、膝关节屈,踝关节跖伸。参与上述收缩的肌肉工作形式不同(离心收缩),此时通过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是在远支撑的情况下进行离心收缩。而躯干伸的肌肉群主要是骶棘肌的离心收缩,随后腹背肌群处于相对静力的情况下固定躯干。
1.加速跑时,为了给摆动腿建立远侧的支点,骨盆快速转动,随后摆动腿摆动,加大支撑腿肌肉的前负荷和增大支撑腿肌肉的应力,强化支撑腿肌肉收缩的力量,最终增大支撑腿的脚对地面产生向下向后的作用力,对着地缓冲后期提供动力。腾空时,人体的骨盆同样是在骨盆周围肌肉收缩下产生肌力。
运动员加速跑的成绩取决于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用力的高度协调性。以髋为轴的快速摆动和工作肌群高度的协调能力,是加速跑必须重视的专项力量。
2.急停分为一步急停和两步急停,一步急停,即跳停,从力学的角度分析速度越快,急停越难,其效果越好,因为它的突然性强,但要注意重心低,腾空低,两脚前送,足跟着地,身体后倾,随着速度的增加,角度(地面的夹角)变小。即失衡—平衡的过程。
Schwirian等对用橡皮筋进行腿部肌肉力量练习的径赛运动员进行研究发现,受试者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显著增加,但是他们的跑步成绩却没有显著变化。本文认为主要是增阻力(后负荷大)大造成的,即运动的速度是降低的;而爆发力是减阻,运动时的速度是渐增的。为此本文提出只要发展爆发力就不能用这种增阻力的训练方法。而要采用先离心(减速,即增阻),随后向心(加速,即减阻)等,来提高运动员的快速力量。
1.加速跑时,要增加参与活动的肌纤维的数量。一般人活动时只有60%左右的肌纤维参与,通过下坡跑、下坡跳的力量训练可以改善神经冲动的发放,使参与活动的肌纤维达90%,将肌肉力量提高30%以上,使肌纤维加粗、肌肉体积增大,促进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的合成,从而提高力量素质。
加速跑时生物电的特点,是当大腿从最高位置开始积极下压时,股直肌电活动消失,而臀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在近侧支撑条件下兼有使膝关节屈和跖屈的功能,脚一旦着地上述关节周围肌肉开始积极的离心收缩。而此时决定力量大小是有效横桥数目的多少,即肌肉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增长引起肌肉收缩时表现的肌张力水平增高,这一现象,普遍认为是参与的横桥数目增多的结果。
2.生理学认为,肌纤维中具有“并串联弹性成分”,它们可以将肌肉在被动牵拉过程中(运动的离心期)产生的能量贮存起来。这种贮存的能量,以弹性能的形式在随后的向心收缩中发挥出来,而使肌肉产生更大的力量和更快的运动速度。这种弹性能的利用是提高周期性(如跑步)和爆发性运动成绩的基础。本文在实践中,注重肌肉力量的弹性能练习,即肌肉拉长(离心)之后即刻收缩,尽量减少延时的时间,提高肌肉“弹性成分”能的有效作用。
4.3 探讨急停时,要知道踝关节的活动是由小腿三头肌肌腱、足弓肌肉与肌腱的弹性形变与复原进行的。它可以在跑的制动阶段,通过肌腱的形变而储备能量,它能储存制动阶段人体能量损失的75% ~90%。另外,肌力的产生是由于肌丝中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的横桥作用所构成。动作要领是重心要迅速下降,有关肌肉在静力工作,使各环节相对固定。
1.雅典奥运会男子篮球前6名的球队中,美国队的抢断球最突出,总抢断85次,平均每场10.6次,而相比之下,中国男篮在7场比赛中共抢断球21次,平均每场球抢断球仅有3次,比美国队少7.6次。在12个球队中位列最后一位,从抢断球这一指标看,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在防守上脚步移动上的差距是相当大的。
2.英国短跑教练丹·韦德比曾指出,中国运动员90%的力量训练都是负重深蹲和抓举,即主要强化提高了股四头肌的力量,却忽视了股后肌群力量。这种不平衡会导致2种结果:一是当作某个动作时,需要前、后肌群同时收缩时,可能产生后群肌肉受伤;二是折叠动作差,不能有效缩短半径(注:转动惯量),不利于加快摆动速度。因此本文在训练移动速度时须从重视伸肌群转为重视屈肌群的力量训练,从完全重视最大力量训练转为重视快速力量、特性力量训练。本文在力量训练的设计上使肌肉收缩方向、用力性质、动作方向等都与跑的专项技术和动作结构相似,以发展肌群间协调能力,使肌群的自然放松用力。
[1]王保成,等.竞技体育力量训练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9.
[2]刘玉林,等.现代篮球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
[3]陈小平.力量训练的发展动向与趋势[J].体育科学第24卷,2004:(9).
[4]原志全.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与技术动作结合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