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琳 江锡钧
(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江苏 无锡 214036)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思考
张 琳 江锡钧
(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江苏 无锡 214036)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整合的课程观,即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课程观的具体特征表现为课程目标的全面性、课程内容的全新性、课程结构的趋平衡性及课程实施过程的人性化特征。为此,教育部制定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已悄悄走近广大教师的生活,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应是课程的重要开发者。本文仅以我校化学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 )是 20世纪 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形式。它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使学校进行主动而有计划的变革,寻求并保持学校与其周围结构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保持长久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优化课程权力与资源配置来提高教育的效益和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从而达到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满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无法满足的那部分学生发展需求的目的。这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上各有侧重、各有分工的有机课程整体。特别应当看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人教学过程,使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他们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不同学科有其各自的体系和特点,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成为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综观化学发展史就如同浏览一部化学实验史。丰富的课程资源对于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而言,究竟哪些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还必须通过多次筛选过滤才能确定。正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一样,不同学校也有不同的校情。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校师资的不同差异,是我们开发利用资源必须首先要考虑的实际情况。
我校作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之一,有着较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及较高的师资水平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2005年10月学校就着手制订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规划,并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并在2007年5月编印了第一批校本教材。笔者作为其中的参与者,主持编写了化学科校本教材《我身边的化学》和《课堂导学》系列丛书。现在,这些校本课程已走进课堂,成为学生的选修课。我们的体会是,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首先要进行社会调查,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方向,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了解学生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即就是了解学生的需要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其次,制定恰当准确的课程计划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课程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素材,但并不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保证。校本课程作为一种课程体系,它的开发必须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标性。还有,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体现学校特色,体现学科特点,体现开放性和活动性。
由于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甚至就是课程本身,这种思想是对课程资源的一种狭隘的理解,甚至是一种误解。开发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校本课程的价值就在于它和地方课程一起弥补单一的国家课程的不足,发挥了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重视了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也体现了不同特点,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和多样化发展。因此,校本课程应该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由教师或学校提供给学生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或指南,否则,校本课程就可能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失去了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因此,笔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补充性原则
为了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科特点,可以进行课程材料的开发活动,这些材料是对课程的补充。如我们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我校化学组十余名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和调查学生情况共同编写了《课堂导学》系列的教学辅导材料。课程材料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搜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易混淆知识点,在课后练习中的易错题型;分析、了解了新教材使用后许多教辅用书所使用的配套习题;另外还搜集了近十年的高考试题,结合我校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和能力通过大家分析、讨论,最后编写成了集基本知识梳理、课堂练习和课后检测为一体的学习辅导用书,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切合我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通过相同时间的学习具有更大的提高。目前,《课堂导学》(必修 1)、(必修 2)、(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学业水平测试)等七个学习模块的校本教材已正式出版。通过几年来教学使用,一致认为较能贴近我校学生实际,与教材同步,与教学实际配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围绕教材的延伸、拓展、演绎、整合的知识能提升学生的能力,达到全面渗透的要求。这些“校本课程”的意义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课本的范畴,它有助于实现内在于正规课程中的课程目标。
(2)拓展性原则
课程拓展就是对国家课程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拓展,以利于获取现有课程中不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一些学生对某方面的学习特别关注或擅长(如化学),可以在课程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使有兴趣的学生从事学校提供的延伸性学习。如我校在高一、高二开设的“化学魔术揭秘”、“趣味化学”、“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厨房中的化学”等选修课,就是这种情况。这些课程一般没有固定的课程体系,有时是知识网络,有时是典型习题,因此教材都是“活页式”的讲义,根据需要印发给学生。这样的校本课程的开设给学生提供了原课程所没有提供的机会。这些课程资料比较零散,不成体系,经过几年的教学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课程资料,并将其编辑成册,编写了一本校本课程——《我身边的化学》,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专题 主题 内容专题一 化学与生活 “衣”、“食”、“住”、“行”、“用” 中的化学知识专题二 化学与环境 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及其防治,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学工艺等专题三 化学与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氢能、燃料电池及新能源等专题四 化学与材料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专题五 化学与工业 硫酸工业、硝酸工业、合成氨工业、氯碱工业、硅酸盐工业等专题六 化学史话 元素周期律、侯氏制碱法、中国酿酒史、陶瓷艺术、造纸术的发明等专题七 化学兴趣实验化学原理、物质性质、物质制备、物质测定、实验探究等
这样,有兴趣的学生除了参加选修课的学习了解到正规课程中所没有的知识外,还可以通过自学校本课程了解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大大拓展了化学教学的空间。
(3)整合性原则
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标就是要打破原来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这种理念已经在中考和高考模式中有直接地体现。江苏省现行的高考模式主要是“3+选二”的模式,在高二又增设了学业水平测试俗称“小高考”,化学作为六门选考科目之一,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成为每个化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校本课程的开设就为我们提供了尝试的机会。在这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初步实践。由于近几年高考、小高考的化学试题中应用型、生活化试题比例增加,为了不让学生见到这类题时手足无措,我们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科技前沿,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我们根据化学学科的不同领域,组织编写辅导材料,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典型习题,供学生在课内外使用。目前,我们编写的适应学业水平测试的辅导材料——《课堂导学》(学业水平测试)已正式出版。这种看似考试辅导材料的校本课程,已经超出了某一学科的局限性而涵盖了几门学科,实际上就是一种整合的校本课程。这种校本课程的编写有极强的灵活性、综合性,也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关于校本课程的组织建构有三种基本观点:一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二是以社会生活经验为中心,三是以活动为中心。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中,根据目标、内容的不同,上述三种组织原则都可以碰到,但应在灵活处理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把知识、经验、活动三者结合起来。依据以上观点,我们在利用校本课程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模式。
(1)课堂讲授式
我们在高一、高二开设了“化学魔术揭秘”、“趣味化学”、“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厨房中的化学”等校本选修课,每周安排一节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跑班上课,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授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资源利用以及趣味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并辅助以典型的实验案例,让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现象及其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为他们投身于化学研究提供了动力。
(2)课题研究式
结合研究性学习,我们给学生设计了许多小课题,如“太湖水污染的成因与防治”、“自制启普发生器”、“铜与浓(或稀)硝酸实验的微型化设计”、“香烟中有害成分的检测”、“医疗器材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等。这些课题的研究需要学生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调查并实验、写结题报告,一系列过程都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教师仅仅起指导和监控作用,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原则。
(3)专题讲座式
高一学生大部分对学习化学充满兴趣,但随着学科内容的复杂程度提高,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渐感吃力,与初三相比,化学成绩逐渐下降,挫伤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究其原因,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有一个较大的知识和能力跨度,因此,掌握学习方法是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在此情况下,我们适时地在高一学生中进行了有关学法指导的专题讲座,由本校化学教师轮流讲座,全员参与,凝聚集体智慧。地点选在化学实验室或多媒体教室,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一次,有时在下午自习课,有时在周末。同时,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学术报告会,请本校骨干教师或校外有关专家就科技前沿、环保、化学与生活生产等方面进行学术讲座。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重建了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有利于指导和激励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化学,学会了交际,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做人,个性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校本课程实践,给我们留下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由于学生生理机能基础,社会家庭环境,生活阅历不同,使学生的感情、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正是这些不同的个性组成了 “全体”。所以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注意研究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需求情况,制定课程规划,这样的校本课程才具有生命力。社区、学校、学生的课程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校本课程实施能否深入,取得突破,根本上取决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是否深刻。如果教师认识有片面,往往会把它当作兴趣活动,容易造成课程目标的偏离。教师要正确把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估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开发的课程才能完善。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
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的协作。
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和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课程改革是实施这一教育目标的关键。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和结构调整,对于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符合学校状况以及学科特点的校本课程,是需要深入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1]何少华,毕华林.化学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 [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1
[4]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6
[5]李静波.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促进课程改革不断深入[J].辽宁教育,2004,(Z2)
[6]俞晓东.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与反思[J].教育探索,2005,(04)
1008-0546(2012)03-0046-03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2.0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