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2-07-19 05:09刘守君
中外医疗 2012年31期
关键词:血肿脑出血神经功能

刘守君

敦化市中医院内二科,吉林敦化 133700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脑血管疾病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脑出血患者早期继发性的脑血肿是造成患者病情进展性加重的主要原因[1]。活血化瘀法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但对于急性脑出血是否可以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一直存在争论。该研究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住院诊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2 例患者均为该院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经头部CT检查证实为急性脑出血,均在发病后48 h内入院。其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 47~76岁,平均年龄(59.64±11.74)岁;血肿体积:10~40 mL,平均(12.56±3.51)mL;出血部位:76例为基底节区、46例为颞叶、10例为顶叶;血压170~230/100~160 mmHg;治疗前患者的 GCS评分为:15分 38例、13~14分 26例、9~12分47例、3-8分21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所有病人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2]。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所选患者均为脑实质出血,并且出血量为20 mL以下;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均未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均神志清楚或有轻度的嗜睡。

排除标准: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排除已经形成脑疝的患者;排除瞳孔散大的患者;排除其他颅内病变造成的脑出血患者;排除幕下出血的患者;排除合并有严重排除不愿参加此项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入院后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例如吸氧、降颅压、监测生命体征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

对照组只采用上述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均加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连续治疗3周。

活血化瘀法方剂为:丹参12 g,川芎 15 g,水蛭10 g,大黄6 g后下,三七粉3 g水冲。1剂/d,早晚用水煎2次口服。

1.4 疗效评定

依据患者的意识清醒程度和生活自理情况将患者的疗效分为基本治愈、好转和无效。基本治愈患者为意识清醒,能自理日常生活,肢体肌力测评为Ⅲ级或以上,CT检查头部显示血肿消失;显效患者为意识清醒或有轻微意识模糊,GCS评分提高一级或以上,肢体肌力评测Ⅲ级以下,头部CT检查血肿缩小50%以上;无效:患者意识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或死亡,头部CT检查血肿无改变或有水肿发生。

采用CT检查对患者颅内的血肿量进行测量;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巴氏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定。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资料采取t检验,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66例的总有效率为 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70%(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预后情况

两组患者入院时Barth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Fugl-Meyer积分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但经过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 2)。 治疗后,观察患者的 Barthl指数和 Fugl-Meyer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 3)。

表3 两组患者Barth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s)

表3 两组患者Barth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s)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对照组P 66 66 32.85±5.86 33.76±6.13>0.05 24.63±6.74 29.64±6.34<0.05 18.76±6.94 23.64±7.56<0.05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和致残率。急性脑出血多数患者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的最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而造成患者神经损伤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脑出血后出现颅内血肿。所以,治疗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和方法就是先将血肿清除掉,从而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2]。

高血压患者出现脑出血后,其血肿多数会呈增大情况,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医学上对此还没有做出有效且明确的治疗方案。在传统医学理念认为脑出血的时间比较短,当脑部组织压迫出血点时出血会随之停止,若出现血液凝集则出血情况也会得到有效控制[3]。有文献报道,患者在出血后的24 h进行CT扫描会发现,有38%的人群会出现血肿扩大情况[2]。所以,在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情况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血肿清除,防止患者的脑细胞受到损伤,例如,血肿吸收过程中,铁离子会对患者脑细胞造成损伤[4]。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以活血化瘀法为主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付安良.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62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学,2010,22(18):5-6.

[2]熊燕,晁卫红,周海星.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33例[J].陕西中医,2010,31(10):1309-1310.

[3]原爱巾,姚小军,文军宝,等.活血化瘀早期治疗中小量脑出血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6):1019.

[4]杨文明,李庆利.活血化瘀法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1):944-947.

猜你喜欢
血肿脑出血神经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