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芬 徐 婷 徐陈瑜
江苏省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苏镇江 212001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有早期先兆流产和晚期先兆流产之分,妊娠12周内的先兆流产为早期先兆流产。其影响因素很多,包括胚胎因素、母体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和环境因素。中医学认为先兆流产的证型可分为肾虚、气血虚弱、血热和血瘀四个证型[1],研究发现先兆流产中以肾虚为主[2],肾虚冲任不固则不能摄血养胎,发生胎漏、胎动不安,其病因多端,但与肾气不足关系尤为密切。现在西医应用黄体酮以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针对母体黄体功能不全等内分泌因素疗效确定。选取2008年9月—2011年8月先兆流产的保胎患者219例,旨为研究保胎灵结合黄体酮胶囊、黄体酮注射组与黄体酮胶囊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肾虚型)的疗效。
选取该院因先兆流产就诊的保胎患者219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肾虚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中华妇产科学》[3]有关章节内容拟定。中医肾虚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的“早期先兆流产”章节(2002年版)、《中医妇科学》[1]等的有关内容拟定,结合临床实际确定肾虚型先兆流产证候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为:孕8周以内,排除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及急性病者。将符合诊断标准患者2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1组77例、对照2组70例。
治疗组:保胎灵片(药物组成:熟地黄、菟丝子(饼)、槲寄生、续断、阿胶、枸杞、杜仲(炙)、巴戟天(去心)、白术(炒)、山药、五味子、白芍、龙骨(煅)、牡蛎(煅))0.4 g/片,5 片/次,3 次/d 饭后口服,同时给予黄体酮胶囊(琪宁),100 mg口服,2次/d;对照 1组:黄体酮胶囊,100 mg口服,2次/d;对照 2组:给予黄体酮 20 mg,肌肉注射1次/d。3组患者均嘱其绝对卧床休息、心理疏导,同时每日晚饭后口服叶酸片0.4 mg。疗效评价参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的“早期先兆流产”章节(2002年版)、《中医妇科学》[1]等的有关内容拟定。本实验的血样检验均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完成,均使用DXI800,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纳入患者于确诊后次晨及停药后第2天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检验。
表1对以上3组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表1 3组疗效比较(例)
表2对3组中的有效组在治疗前后的P值进行了比较。
表 2 3 组中有效组治疗前后 P 值比较[(±s),(nmol/L)]
表 2 3 组中有效组治疗前后 P 值比较[(±s),(nmol/L)]
注:治疗前各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后各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68 62 57(17.86±7.69)#(19.12±8.56)#(18.67±7.98)#(32.58±8.65)#*(30.25±7.98)#*(31.56±8.12)#
表3对3组中的无效组在治疗后的P值进行比较。
表 3 3 组中无效组治疗前后 P 值比较[(±s),(nmol/L)]
表 3 3 组中无效组治疗前后 P 值比较[(±s),(nmol/L)]
注:治疗前各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后各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4 15 13(18.56±6.89)#(19.23±7.96)#(17.36±8.64)#(16.38±6.59)#*(17.64±5.86)#*(16.35±7.29)#
表4对3组中的有效组治疗前后β-hCG进行了比较。
表 4 3 组中有效组治疗前后 β-hCG 比较[(±s),(IU/L)]
表 4 3 组中有效组治疗前后 β-hCG 比较[(±s),(IU/L)]
注:治疗前各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后各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68 62 57(1796.53±546.37)#(1913.57±623.58)#(1867.12±586.49)#(19673.56±6489.34)#(21634.89±4621.38)#(19483.64±6132.54)#
表5对3组中的无效组在治疗前后的β-hCG进行了比较。
表 5 3 组中无效组治疗前后 β-hCG 比较[(±s),(IU/L)]
表 5 3 组中无效组治疗前后 β-hCG 比较[(±s),(IU/L)]
注:各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4 15 13(1769.31±465.87)#(1832.46±398.37)#(1864.73±467.48)#(1856.24±356.45)#*(1768.59±435.86)#*(1864.27±369.79)#*
本研究对于黄体酮不同途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以及对P值、β-hCG治疗前后的影响均进行了评价,发现无论是口服还是肌注黄体酮均有较好的疗效。黄体酮胶囊是微粒化的黄体酮,其化学性质与人体卵巢分泌的黄体酮相同,虽然黄体酮微粒化其生物利用度提高,但其生物利用度口服是肌注的8.6%[5]。本研究发现口服黄体酮胶囊200 mg/d与肌注黄体酮20 mg/d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均能有良好的疗效。另外黄体酮胶囊口服免去了因黄体酮肌注的麻烦和痛苦,其依从性优于肌注组。
本研究分别研究了3组中治疗有效与无效的病例中P值、βhCG治疗前后的变化。治疗前P值、β-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有效组的P、β-hCG的水平提高,而无效组P、β-hC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也能够说明P、β-hCG对维持妊娠的重要性。正常妊娠hCG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P在妊娠早期由妊娠黄体产生,到妊娠8~10周由胎盘产生。正常妊娠早期P、β-hCG逐渐增高。该研究中有效组P、β-hCG增高,而无效组P、β-hCG水平没有随妊娠进展而增高,而发生流产。也就是说明有效组通过治疗后它的妊娠黄体或者胎盘能够正常分泌P、β-hCG,而使妊娠继续。而无效组治疗后它的黄体功能仍然低下或胎盘仍然无法正常分泌P、β-hCG,而妊娠失败。本人已有研究发现保胎灵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与黄体酮和HCG的疗效相当,主要治疗黄体酮功能不足、内分泌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先兆流产,对于因胚胎因素、环境因素、生殖器官异常造成胚胎无法成活的畸形,其胚胎也就无法正常分泌P、β-hCG,先兆流产后成为难免流产最终保胎失败而发生流产,这也是应用保胎灵以及黄体酮治疗无效的原因。
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3种不同方法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1组为80.5%,对照2组为81.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发现保胎灵结合黄体酮胶囊疗效优于黄体酮胶囊组和黄体酮肌注组。保胎灵和黄体酮胶囊均能有效改善先兆流产P、β-hCG低水平内分泌失衡状态,有效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本研究已发现黄体酮胶囊与黄体酮肌注疗效相当,而黄体酮胶囊的依从性高于黄体酮肌注组,因此考虑保胎灵结合黄体酮胶囊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0-214.
[2]楼毅云,傅萍,刘晓荣,等.血清雌二醇及孕酮与不同中医证型先兆流产患者预后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1):1153-1156.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359.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3-256.
[5]Janes A.The absorption of oral micronized progestone:the effect of food dose proportionality,and comparison with intramular progestone[J].Fertil Sterill,1993,60(1):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