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章 袁岳鹏 孙粉珍 宋鹏飞
甘肃省庆阳市优抚医院,甘肃庆阳 745000
急性脑梗死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此,笔者为了研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探讨该院2008年3月30日—2012年3月30日期间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了下列研究。现报道如下。
收集在该院就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病人81例、女性病人39例,年龄分布在32~63岁、年龄平均(48.32±10.56)岁。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12 h内就诊,并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出血可能,结合相关临床症状确诊为急性脑梗死[1]。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
两组患者均给常规镇静,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脑细胞保护剂,降血压、降血脂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2次/d,1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给予红花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2次/d,10 d为1个疗程。
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2],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记录并计算评分的减少值来评价临床疗效。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或增加。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采用SPSS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经非参数秩和检验可知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见表 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t值 P值25.89±3.12 26.12±2.86 0.289>0.05 13.28±0.98 18.78±1.93 11.058<0.01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分支痉挛、狭窄或闭塞,进而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的一类急症。目前,该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溶栓、抗凝、扩血管等方式来恢复脑组织的血供,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避免脑组织进一步缺血坏死、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传统的西医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该药能够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起到促进血栓溶解、防止血栓扩大、降低血液粘度,对于改善急性梗死症状具有积极意义[3]。研究显示,对照在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 (26.12±2.86)降至(18.78±1.93),验证了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改善脑梗死的症状。
目前中药因其缓和的扩血管和神经营养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在该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观察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红花注射液对于改善脑梗死的症状具有积极意义。这是由于中药制剂红花注射液的扩血管作用缓和、并且兼具神经营养作用,能够与低分子肝素钠起到协同作用,增加梗死区脑组织的血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4]。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红花注射液能够提高脑梗死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1.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3-384.
[3]韩国芹.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21(12):10.
[4]曾贤翠,顾克繁,关维莉.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21例[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2007,2(4):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