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莉
东乡县孝岗镇卫生院,江西抚州 331800
急性胃炎指的是由于各种病因所导致的胃黏膜急性炎症疾病。其病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仅仅局限于患者的胃窦、胃体和或胃底,该病在组织学上的主要特点是黏膜的固有层发生中性粒细胞浸润[1-2]。在研究中选取该所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间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病例84例,展开分组护理,并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对照组中包括男24例和女18例;年龄在19~63岁间,平均为37.5岁。干预组中包括男25例和女17例;年龄在21~64岁间,平均为38.2岁。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①心理:医护人员应采用针对性措施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适当的关心和安慰,将病情向其进行耐心地解释,使其能够安心,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避免出现由于紧张所导致的病情恶化[3]。② 饮食:每位患者在入院时均要进行评估,该类患者大多数虽病史很长,但对相关饮食治疗的了解程度却明显不足,迫切需要对饮食治疗的具体目的和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应该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食物治疗卡。饮食控制的主要原则应该以无渣、温凉,半流或软食为宜,严格执行少食多餐原则。呕吐、呕血症状表现剧烈者应该禁食,当少量出血或出血完全停止后可进食清淡流质事物,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4-6]。③休息:患者在处于病情的急性期时应该保证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起床和翻身的动作都应该尽量缓慢,长期处于卧床状态的患者,应经常帮助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防止出现褥疮,症状缓解后应建议其在早期下床活动。以使其食欲提高,体力迅速增强[7-10]。④病情观察:对患者生命体征及有关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如腹痛的程度、性质、规律及腹部体征的变化情况,呕吐物及大便的具体次数及性质,对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现象进行观察,合并患有上消化道出血者更要注意出血的量及性状、尿量等,时刻做好急救准备。⑤健康教育:对关于急性胃炎的病因向患者进行介绍,避免诱发加重症状的因素。注意饮食的卫生,避免进食过冷过热及不洁的食物,戒烟戒酒,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激素类药物,保证生活规律,避免发生应急反应。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胃炎症状控制效果、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情况[11-12]。
治愈:临床症状已经完全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已经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显示病灶面积有所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胃镜检查结果证实病灶未发生任何变化。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s)表示,针对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对于组间对比则实施χ2检验。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胃炎症状控制效果有效率为73.9%,干预组患者有效率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胃炎症状改善效果[n(%)]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在治疗后发生复发的人数分别为7例和10例。在治疗期间干预组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在治疗后发生复发的人数分别为1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急性胃炎患者在治疗过程进行全面护理,与治疗方案的正确实施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可以对临床救治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决定着患者预后,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该类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给予充分重视。
[1]洪静芳,李峥.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7,14(7):28-30.
[2]刘来村,史继学,冯培勤.急性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3]欧华妙,袁秀英.一例急性化脓性胃炎并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2010,21(2):133-134.
[4]程小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J].天津护理,2004,12(3):172.
[5]张君,李文华.胃病患者的中医调护方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6):516.
[6]周琴.浅谈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3上旬刊):1370-1371.
[7]林献.慢性胃炎患者的心理护理[J].蛇志,2007,19(1):74.
[8]王玉飞.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3):584.
[9]陶明珠,徐芬,陈永光.对首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6),714-715.
[10]王霞敏.新生儿出血性全胃炎的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3):96.
[11]尤玲玲.胃病的日常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0):4740-4741.
[12]张瑞领.浅谈慢性胃炎的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