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小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其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尤为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深化,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时代潮流和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的战略抉择,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认识的新水平,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提升。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理应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产物。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作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判断;二十年后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基于中国社会处于初级阶段的深刻认识,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国情基础之上,也正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径选择。
回望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才能清楚认识中国目前处于何种社会阶段的现实。人类社会自从脱离原始社会以来,已经经历了三种文明状态的嬗变,现在要向第四种文明状态转变。人类首先进入的文明是渔猎文明,靠捕鱼打猎为生;接着相继而生的是农业文明,靠种植为生;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启了工业文明先河,主要靠挖掘地球资源为生,由此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引发的危机催生了生态文明。当今中国总体上处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阶段,这是由于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都具有工业文明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选择走的生态文明之路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西方许多国家所走的路是“先发展、后治理“,他们是在当时充裕的自然资本条件下,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是一种追求经济增长至上,无视自然环境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当代中国由于“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自然资本明显先天不足,所以如果按照西方工业化的模式来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是无法估量的,很有可能既没有享受到工业文明的成果,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会葬送社会主义的前途。从探索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看,在迈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党能够直面中国的基本国情,审时度势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也就是说,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来发展工业文明。相比之下,与西方国家发展路径不同的是:西方国家是在实现了工业文明以后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而我们是在发展工业文明过程中就提出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西方国家是在对已经高度现代化的工业文明成果,进行充分的整合和重新塑造基础上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而我们是在生态文明指引下来建设工业文明,所以这是两种不同的道路选择。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要在生态文明理念导向下进行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只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立足于本国国情和富有中国特色,那么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必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基于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8页。这是对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内在联系的精辟论述和最好诠释。
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产生的,其重大意义在于,把原先的那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对立、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失衡的发展模式,转变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是以人为本,这就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历史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意味着它的实现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协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把科学发展作为基本发展战略,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发展不是一种“黑色发展”,而是一种“绿色发展”。“所谓绿色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观所昭示的那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其基本原则就是:高效低耗、高品低密、高标低排、无毒无害、清洁健康等,实现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和环境保护的互利耦合,达到发展与环保的双赢的目的。”②陈学明:《生态文明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3页。从这一意义上说,绿色发展道路也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建设生态文明唯一可以选择的是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把工业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实现现代化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在于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而具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在于它又具有中国特色而彰显生动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民族特性。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生动实践和理论贡献。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跨越式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平崛起,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与30年前相比,国际上研究中国问题的著名学者和人士也日渐增多,将他们的目光和注意力转向研究当代“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上。
那么,所谓中国经验及发展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当代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呈现的比较突出特点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类型。“中国经验”可以从本质内容、实际轨迹、推进形式、制度创新等方面来加以分析、认识、提炼和概述。
1.“中国经验”的实质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成长壮大
“中国特色”在哪里?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包括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进而逐步取得对于资本主义的相对优势的社会主义;其二,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追求社会和谐的目标、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立足于自身的实践探索的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经验,简单搬用世界上任何现有的发展模式都是难以解释通的。因而,它是独树一帜,形成别具一格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这种经验和模式,既不同于过去失败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但又汲取了它的沉痛地、深刻地经验教训;也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和模式,但又利用了它一切先进的、有用的文明成果。因此,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发展经验和模式。
“中国经验”的本质内容不是别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成长壮大。尽管它的发展还不很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几年取得的引人注目的辉煌成就,表明它是一种生气勃勃、前途无量的社会主义,“今天,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第2 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2.“中国经验”的发展轨迹:从初级发展走向科学发展
从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三十几年发展历程看,其行径轨迹是一条从初级发展到科学发展,其间有二十年左右是初级发展的。这是由于我们用于发展的主要资源,一是土地资源,用以实现城市化、现代化;二是自然资源,过渡开采各种自然资源;三是廉价劳动力,用以降低成本,增加出口竞争力;四是生态环境代价:水污染、空气污染、沙漠化等非常严重。
科学发展是对我国以往初级发展实践的深刻反思和提升。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凝练概括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②《十七大报告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新的定位和精辟概括,又一次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为根本支撑,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基本方针,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精神实质,以推动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为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推进主线,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以其创新的理论成果、重大的理论贡献、独特的理论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篇章。
科学发展观产生于对初级发展到科学发展实际轨迹的理论提炼,同时又是对发展理论、发展模式的新探索和新贡献。首先,创新了发展理论。纵观历史,发展观的演进经过了几个阶段,经济增长观、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人的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充分吸收这些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基础上,加以中国的发展经验进行理论创新的,并提升为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次,创新了发展模式。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即“科学发展模式”,它是继当今世界的“北欧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之后,对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和探索。
3.“中国经验”的推进形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探索
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坚持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是我们党领导全体人民齐心协力、毫不动摇的奋斗目标。因此,“中国经验”、“中国模式”是中国社会上下结合、共同探索、互动创新的结果。
从“自上而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创新性过程。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创新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我们党提出将公平正义确定为社会建设的目标,将改善民生确定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将社会和谐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着力构建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几个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产物。正如胡锦涛同志总结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①《十七大报告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页。
4.“中国经验”的创新形式:从地方经验创新,汇集为“中国经验”
从“自下而上”看,我国三十几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也是一个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各种地方性创新的特色和亮点,汇集成为 “中国经验”的总合。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地的具体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呈现出了“武汉经验”、“广州经验”、“深圳经验”、“郑州经验”等,又如形成了“长三角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等,本文主要论及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经验”。
“中国经验”是对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客观描述,中国经验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从横向上看,它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以及各部门、各行业的经验所组成的;从纵向上看,它则是由中央、地方(各省、市、县)、基层(社区、乡村)三个层次的创造所组成的。在这三个层次中,中央经验是中国经验的核心、灵魂和指导;地方经验、基层经验共同构成了“中国经验”一个个亮点、一个个支点。各种“地方经验”对“中国经验”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各个连接点,共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成长点。 总之,“中国经验”是由中央、各地、基层共同探索、加以创新推进的。
早在2000年,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省份率先出台了《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作为提前实现现代化的的重要内容。
2002年江西省主要领导率团赴浙江学习取经,并首次以省委决议的形式提出学习借鉴“浙江经验”。
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50多位专家学者,在浙江历时一年半开展了多学科联合国情调研,出版了《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六卷本)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报告是目前对浙江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它全面分析了浙江经济社会成功发展的基本经验以及对全国的借鉴意义。报告认为:浙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走在前列’的骄人成就,创造了从贫穷落后到富裕和谐的‘浙江奇迹’”;浙江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表现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尤为指出,总结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先发省份的经验,对于指导中国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专访时认为:“三次浙江之行,我深刻感受到,浙江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造福于浙江人民、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示范,而且对党的理论发展做出了可贵贡献,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实践的依据。”“浙江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例如,上世纪80年代在探索市场经济的问题上,浙江就提供了大量的鲜活经验,如产生了柳市的低压电器市场、义乌和路桥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等。90年代,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理论方面,浙江又为我们党提供了实践经验。2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处于全国的前列。但现在也到了一个关键时期,面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治理环境污染、解决经济规模“低、小、散”等一系列问题。浙江对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此,胡锦涛同志专门向浙江提出要求,希望浙江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前列。同时认为,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有条件在实施科学发展观方面积累经验,为全党的理论创新做出贡献。”
2007年江西省党代会上再次提出深入学习浙江经验。认为由于浙江市场取向改革起步早,不可避免在很多方面是“矛盾先有、问题先发、经验先出”;2008年由安徽省生态办牵头,组织生态省建设调研组赴浙江考察。调研报告认为:浙江的生态省建设已形成了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喜人局面,在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有特色、有新意,创造了许多可资学习借鉴的好经验;2009年河北省委研究室赴浙江就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报告认为:浙江已经基本形成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互动局面;“浙江现象”是我们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必不可缺的精神财富。并对浙江提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经济增长是政绩,保护环境也是政绩等先进的理念,予以高度重视和评价;2011年福建党政主要领导率团赴浙江学习考察,认为“浙江许多好的经验做法为福建发挥后发优势,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一定要把浙江的经验学习好、领会好”。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是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自2002年起,浙江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先后提出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引领全省人民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的实践探索和领先优势
一是经济发展,浙江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了众多“浙江奇迹”和“浙江经验”。人均GDP从1995年的近1000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近3000美元,进而上升到2011年的近9000美元。分别在短短的9年和7年时间里实现了“两个三倍”的递增。人均GDP位居各省区之首,城镇化率走在全国各省前列。近年通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发展服务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等,促使发展方式明显转变,能耗水平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前列。
二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评价为优,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浙江省八大水系、运河和湖库总体水质基本稳定,水质类别主要为Ⅰ至Ⅲ类,占70.8%,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5.6%,在全国处于优秀水平,并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县建成污水集中处理厂。
三是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大省建设和生态文化载体创新,诸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遗址公园、海洋公园、植物园等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成为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场所,旨在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参与意识。2010年省人大决定将每年6月30日设为“浙江生态日”,成为全国首个设立生态日的省份。2012年在中小学启用《人·自然·社会》教材,将生态文明纳入教育内容。
四是制度创新,环境立法和政策完善是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水权交易、排污权有偿交易、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和保护办法》等18部地方法规和规章;浙江省委、省政府也制定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等30多项有关生态环保工作的政策性文件。
五是典型示范,在生态城乡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美乡村”安吉县、“森林城市”临安、“海上花园”洞头等先进典型,具有鲜活的示范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家庭,在全省织成一张巨大的“绿色网络”。截至2011年,全省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县6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5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7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7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74个、省级生态县41个和省级生态乡镇939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镇)22个、省级园林城市36个。
2.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经验和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把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从2004年开始,连续开展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将之作生态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重点解决了一批流域性、区域性、行业性的突出环境问题。
二是坚持把规范环境行为、建立良好环境秩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强化污染防治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环境监管,维护环境安全,保障公众环境权益。2011年浙江环境违法处罚额超过4亿元,刑事、行政拘留170余人,通过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切实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此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坚持把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把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作为关键之举。首先,优化空间布局。使人口集聚、经济活动、城市化推进与生态环境承载相适应;其次,加强标准引领。建立“阶梯型”的环境标准引领体系,逐轮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重点开展铅蓄电池、电镀、印染、化工、造纸、制革六大行业的整治提升工作。最后,严格准入把关。出台政府规章,确立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和专家评价、公众评议“两评结合”的环境准入制度,落实对建设项目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四是坚持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三位一体”,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0年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率先在全国作出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按照“以生态文化为先导、以生态经济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为保障”的思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五是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社会行动体系。在工作格局上,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工作格局。在考核体系上,把考核名次作为评价党政领导实绩和任用的重要依据。在共建共享载体设计上,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在制度框架建设上,按照环保监管主体是政府、污染防治主体是企业、环保监督主体是公众的三大责任主体定位,旨在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从部门走向社会、从政府走向民间。
3.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内容:要把科学发展落到实处,实现思想观念上的“三大转变”。即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征服自然”、“向自然宣战”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轨迹:完成工作重点上的“三个转变”。即从重点防治工业污染向全面防治工业、农业、生活污染转变;从重点治理水污染向全面推进水、大气、固废、土壤、噪声等污染治理转变;从污染治理攻坚向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要把污染治理与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社会转型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推进环保科技创新、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来。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全力发展“三大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本质上都是生态经济,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过程和生态化体现。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形式: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和基础,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支持作用。只有当生态文化深入到人们的灵魂和意识之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投入才会长久、持续和自觉,才会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坚定的信念并转变成自觉的行为。
4.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是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是浙江自身汲取经验教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浙江是个资源小省,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压力大。历任省委、省政府领导立足于省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把握了浙江发展的历史方位,找到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途径,做出了符合科学发展方向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正确选择。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环境保护之路,为推进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是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经验的原因,是浙江继续走在前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跨入新世纪,浙江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从打造“绿色浙江”,到提出建设生态省,再到2010年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生态立省”新的战略,在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道路上,又取得新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
三是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的典型经验,是我国其它省份地区借鉴浙江经验发展自身的需要。浙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的成功经验,是基于有着思想解放、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有着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切体会和认识,有着发达的教育科技和雄厚的人才资源,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有力的保障措施,它符合浙江发展实际,符合科学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