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勇军 董学良
科技园区内的企业创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定了企业创业的性质和活动范围。创业环境是创业者面临的环境,它本质上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创业企业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同时创业企业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为了解决新的问题,高科技企业的创业必须具有创新力。作为创业活动的基本条件,创业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它能为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动提供精神以及物质条件,能在很多方面影响创业活动、决定创业活动的发展成败。
全球创业观察(GEM)认为创业环境条件是一国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GEM把中国的创业环境分为九个方面,从比较的角度加以评价,从而对我国的创业环境提供一个多方位,全面地认识。这几个方面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养、研究开发转移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其中各个环境因素都有详细的划分。
然而国内外鲜有对于科技园区创业环境的总结性研究,大部分都是单独针对科技园区或者创业环境的分析研究。随着科技园区内企业对于园区创业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该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多了起来。此外,园区内各类企业为了保持与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以及各类研究所和中介机构的良好关系,也渐渐注重相互之间的往来和合作。因此对于科技园区创业环境整体和各个要素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生态系统理论是一门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要素与功能、发展和演替,及人为因素对其影响和其自身调控机制的生态科学。采用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周围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各要素间借各种循环系统如物种流动循环系统、能量流动循环系统、物质循环系统、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循环系统,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复合整体。从生态系统理论的定义看,自然环境系统与科技园区内企业的创业环境所构成的系统有诸多形似之处,它们都存在物质,信息,能量,资源等的相互交换和流动,且环境中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作用。
作为整个区域生态环境中的生命有机体,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环境内部各创业结点与生物个体存在着诸多的异同点。它们同样会有新陈代谢,会经历生、老、病、死等生命周期,会繁殖与变异,会有生存、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会为了生存与周围群落合作、竞争,会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然而,相同的表面特征下创业过程与生物个体却存在着不同的根本特征。创业发展的过程与其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创业系统内部结点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竞争。研究创业生态环境就是研究创业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以及资源在要素之间的流动,就是研究创业以及创业生态环境的演化发展规律。
自然生态环境包括两大组成部分:非生物部分和有机生物部分。自然生态环境下的非生物部分是生命的支持系统,包括非生物能源、能源、气候、基质和介质和物质代谢原料等。生物部分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群落组成。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细菌等;消费者主要由动物构成的食物链组成;分解者即还原者,包括微生物(细菌、真菌等),他们将有机物再次转化为无机物,为生命提供营养和能源;非生物物质部分构成了生态环境的生命支持系统。供给系统中的生物有机体部分以营养和能源。
与自然生态环境类似的创业生态环境,也包括生物有机体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主要由政府、科技园区、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构成。与自然生态环境不同的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消费者动物是以食物链的形式存在,生物主体之间有着上下之分。而创业生态环境的五个生物主体是共同存在于创业生态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非生物部分就是创业的生态环境,主要是经济生态因子、政治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自然生态因子等。这些因子的存在为生物部分的成长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和能量。(如图1)
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诸多相似的特性使我们利用生态理论建立创业生态环境模型的方法成为可能。创业生态环境中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诸多要素就相当于自然环境中诸多对生物生长起重要影响作用的生态因子,而且作用机理也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我们便可以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创业生态环境模型。
(1)共生机理
科技园区创业环境是一个由创业环境主体(科技园区、政府、大学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创业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金融资源、社会综合资源)及创业活动三大要素所形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体现出了一种互为因果的共生关系。不同创业环境主体进行创业活动产生创业功能,创业功能对其他创业环境主体产生影响,其他创业环境主体获得其所需的创业资源后,进而向产生功能的创业主体反馈其所需的创业资源。创业环境中的创业活动越频繁.就越能为其他创业环境主体带来更多的创业资源。并改善其所处的创业环境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加入园区,推动创业环境的发展;创业环境中的创业活动频率越低,园区创业环境所能吸引来的创业资源就越少.对园区所拥有的创业环境质量的改善就越不利.最终导致园区中创业资源的流失和创业环境的蜕化。三大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图2所示。
由此可见,在形成良好创业环境的过程中,要加强各创业主体之间创业资源的交流,以促进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共享;同时要加强各创业主体自身以及与其他创业环境主体之间的关系的建设,以形成资源共享、广泛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机制。
(2)集群机理
科技创业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这是由高科技和创业活动的本质所决定的。科技园区将一定区域或业务范围内的高科技创业者、创业资源借助于特定的方式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集合体,以获得集群效应.从而提高高科技创业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业资源的效率。规避高科技创业风险。借助于科技园区的创业环境形成创业集群,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①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借助科技园区进行创业.不仅可以获得规模扩大带来的静态规模经济,还可以通过相互学习。获得其它企业先前创业中积累的经验、知识、技能,从而获得动态规模经济效应。
②取得范围经济效应。科技园区将聚集相互关联的创业企业或产业,有利于创业企业资源的共享,实现范围经济效应。
③形成正外部性。科技园区创业环境中聚集了创业的知识、技术、资源、人才等.它们通过集群扩散或转移.形成正外部性。扩散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和传播,园区内的企业还会对此进一步加工.使得这些资源价值增值。这种增值表现为技术、知识在传播过程中被提升,大量衍生产品以及相关的创业企业不断产生,从而形成创业企业集群。
(3)协同机理
高科技创业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协同性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高科技创业环境中的三大要素或五大主体因子之间交互作用,相互协调,取得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高科技创业环境内的资源形成不同的功能,它们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创业的发展,从而使得高科技创业环境的整体价值大于各部分价值之和。高科技创业生态环境包含了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等,它们在共同为科技园区的创业者服务的过程中相互匹配得越好,就越能产生好的效益。例如经济生态环境包含创业文化因子与制度管理因子,如果这些因子能够与融资因子、人力资源因子、中介服务因子、技术支持因子相匹配,就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技术支持、信息支持和服务支持等。
②科技园区创业环境内的创业资源可以被不同的创业者利用,为实现其创业目标服务,从而使得创业资源的效益发挥到最大。例如科技园区内拥有软硬件设施、技术、服务、管理、信息等资源,它们可以被多个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所利用.促进不同创业目标的实现。
科技园区创业环境是一个与自然环境相类似的生态系统,那么自然可以将生态理论应用进来。环境因素对科技园区创业绩效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创业环境不仅为科技园区中的企业创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还促进了科技园区创业企业的创业效果,提高了科技园区创业的整体绩效。
影响创业生态环境的因素称为创业生态因子,创业生态因子对创业活动的进行起着推动或制约的作用。为了更好的研究创业生态环境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机制,首先应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生态因子和非生物生态因子进行研究。生物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政府因子、产业集群因子、大学和科研机构因子、金融机构因子、中介机构因子。非生物生态因子主要包括经济生态因子、政治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自然生态因子。非生物因子基于生物因子的活动而存在。例如,政府通过监督管理、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等措施形成了政策支持因子;科技园区通过园区内部管理、融资、创业、生产、文化等多种方式形成了集群的基础设施因子、创业文化因子、园区管理因子;大学及科研机构通过培养人才、科研开发、合作研究等手段为区域创业活动提供人才、技术、知识,形成人力资源因子、技术支持因子;金融机构通过为区域创业企业提供贷款、储蓄等服务形成了区域的融资环境因子;中介机构通过为区域创业企业提供担保、咨询等服务形成了中介服务因子。
同时非生物因子的存在也会对生物因子产生影响。融资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园区内企业融资策略的选择及制定;政府的支持与监督管理影响企业未来战略的规划;人力资源、科研技术的高低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影响;中介因子的优劣对企业的融资、把握市场信息产生影响;园区内创业文化的浓淡会影响到新进入企业的创业积极性;区域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也会对园区企业的创业、生存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图3)
在园区创业生态环境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政策支持因子主要包括政府的相关制度、相关政策、相关管理和相关服务。自然生态因子是指园区所处的地域因子与基础设施因子。经济生态因子是指内部影响园区创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相关因素。它主要包括:创业文化因子、区域管理制度因子。社会生态因子包括:金融环境因子、人力资源因子、技术支持因子、中介服务因子。金融机构因子主要包括信贷能力,信贷政策,社会融资能力,集群企业资金引进力度、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银行贷款的便利性、金融产品多样性、金融机构的投资意愿等。人力资源因子主要指产业集群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包括大学的学科性质,科研能力、毕业生水平、以及与产业集群的人才、技术输送合作、人才吸引和利用程度、人才供应的稳定性以及人才学历水平。技术支持因子主要指产业集群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包括科研人员、科研设施、由此产生的科研成果以及科研机构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中介服务机构因子主要包括中介机构的专业门类,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中介服务的便利、中介服务的成本以及创业服务体系的健全性。科技园区创业过程是在以上系统内部生态因子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各因子综合作用下进行的获取、利用、加工资源,满足有关需求的过程;综合发挥各因子的作用,集成创业资源,扩大创业需求,是科技园区实现高效创业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科技园区创业环境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生态系统,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各类中介机构等生态要素都对园区内企业起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作用。本文利用生态理论将各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构建了简单的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环境模型,定性地分析了创业生态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对园区内企业所起的影响作用,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科技园区管理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园区内企业,以及选择培育那些对企业发展更有帮助的生态因子,利用该模型还可根据企业性质、规模和类型的不同而选择培育不同的生态因子。
[1] Gregg Mitman.Robert E.Kohler,Landscapes and Labscapes:Exploring the Lab---Field Border in Biology[J].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Springer Netherlands,2003,36(3):599-612
[2]Chan K.F.and Lau T.Assessing Technology Incubator Programs in the Science Park: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J].Technovation,2005,25(10):1215-1228
[3]Moore J.F.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1(3):75-86
[4]Sung T.K.,Gibson D.V.and Kang B.S.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 Business Ventures:the Case of Daejeon,Korea[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3,70(5):449-466
[5]石艳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生态因子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5):110-112
[6]颜爱民.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及其核心员工评价与匹配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
[7]蔡莉,崔启国,史琳.创业环境研究框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1):50-56
[8]叶依广,刘志忠.创业环境的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4(9):228-232
[9]赵付民,林海燕.里程碑事件与区域创业环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6):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