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引教,境为诗言

2012-07-13 05:55杨黎明
教育界·上旬 2012年10期
关键词:创设诗歌情境

杨黎明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一块瑰宝。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是文学的骄子,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文体特征,诗歌凝练,跳跃,意蕴丰富;具有“意境美,音乐美,语言美”。阅读一首优秀的古典诗词,会给人带来无法言说的审美体验。但是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却在感叹:“一般青年都欢喜听故事而不欢喜读诗。”他告诉我们:“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我想,朱光潜先生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之一。学生对诗歌没兴趣,对重要诗人不了解,古诗词的知识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做好诗歌教学成了每一个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要学生学好诗歌,激发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而作为教学主渠道的课堂无疑在其中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整个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又是整个教学过程成败的关键。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甚至是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有很多人对于创设问题情境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存在创设情境的问题。而实际上语文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创设情境是由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总结的有机结合。如果缺少了课前的准备,就会发生教师在课堂上自我陶醉,学生却如堕云里雾里的情况。创设诗歌教学情境的课前准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储备

主要指一些关于作家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的文体知识。对于文体知识,要求学生必知必会,牢固识记。试想一个连诗与词,古体诗与近体诗都分不清楚,连李白、杜甫的基本生平都不知道,学生在课堂上听什么不就都像听天书一样难懂。即使通过老师的情境创设使得他暂时明白了诗歌大意和其中的思想,却也不会有更深入的审美体验的。

2.审美准备

主要指对于其他诗词的已有的审美体验。学生从初中升上高中,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尽管分数差不多,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对语文有兴趣。让学生坚持读诗,品诗,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是不现实的。古人云:“熟诗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宋代朱熹也提倡读诗要“心到、眼到、口到”,这都说明了读诗的重要性。我的方法是每周找一首诗,由学生就其最能打动自己的一点写出诗评。诗评可长可短,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写成一篇小论文,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与感受,教师抽出时间面批面改,这样更可以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也防止了学生上网抄袭。比如我曾经留杜甫的《前出塞·其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有一个学生只写了三个字“大实话”,我将这位学生的评价在课堂上说出并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这首诗,指出他所说的“大实话”实际就是体现出杜甫诗歌作为“诗史”的特点,这样远比在课堂上大讲“诗史”强得多。以上两点准备是应该贯穿于整个中学语文教学始终的,关键在坚持。而在诗歌教学之前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准备。

3.针对性准备

就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前,对具体的作家、作品、题材、内容做有针对性的准备。比如在讲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要特别指出让学生复习苏轼的生平和豪放词的特点。

课前的准备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一的学生不可能具备高三总复习时学生的鉴赏水平,所以不能操之过急,关键是持之以恒。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45分钟里做好情境的创设最为关键。

1.重视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段声情并茂的导语可以使学生由课间休息时的放松状态立即进入到诗歌鉴赏的审美状态。导语的设计要注意与所讲的诗词背景相通,风格相似,意境相谐。如我在讲《雨霖铃》的时候是这样设计导语的:

离愁别绪,是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主题,而其中又尤以男女恋人分别的题材最能打动人心。当词人站在岸边,一边是催发的小舟,一边是泪眼朦胧的爱人,一边是千里孑然的苦旅,一边是伸出挽留的枝条的垂柳,再加上寒蝉的哀鸣和暮云秋雨。会有一番怎样的别绪涌上词人的心头呢?大约这种情感只有那“自是白衣卿相”的“才子词人”柳永才能说得清楚吧!

很简单的一段导入,却给整个课堂定下了一个基调。学生通过这段导语可以想象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画面,丰富了他们的审美想象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感知力。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有了一种探究的冲动,带着这样的一种探究的冲动投入学习中,必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2.重视美读

我认为,一首诗应该先由教师范读。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在范读时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 教师要把握诗的用韵、节拍,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语速的疾徐曲折,用美读感染学生。教师的范读是录音无法比拟的,因为在教师范读时,与学生是在沟通着的,教师的语音、动作、表情都与学生相通连。教师对作品是很了解的,能够读出其中的味道。所以在教师范读前,最好不要让学生齐读或朗读,因为学生对作品不是很了解,往往会把诗歌读“散”,失去了审美的价值。更可怕的是,如果一首好诗被读坏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审美体验,直接破坏了整堂课刚刚创设起来的情境。

3.巧用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现代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最直接的体现。它在诗歌教学情境创设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地再现诗歌内容,尤其是在那些借景抒情类诗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我在讲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的时候,就根据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运用FLASH技术将整首诗做成一个FLASH短片。这首诗的意境就很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锤炼“讲功”

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并不是把课堂变成学生的竞技场,更不是摒弃了讲授法教学。对于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语文教师来讲,过硬的“讲功”是自身实力与修养的体现。我们经常会有这种感受,同样的事情,不同人讲出来,我们的接受程度就不同,有的人给我们讲一遍,我们就能记住个大概,而有的人讲完了,我们连事情梗概都不清楚,这就是“讲功”的体现。如果一首好诗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授,无疑会给学生美的感受,如果每节课都能这样,潜移默化之功不可小看呀!

5.重视引导

新课程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充分发挥,也是情境创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试想,如果课堂就是教师的“一言堂”,无法参与其中的学生怎么能获得美的感受?在教师创设情境的时候不能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课堂教学是一个变化的系统,高明的教师往往能够在变化中寻求不变,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而不自信的教师往往希望课堂教学按照其事先设计好的流程进行。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也恰恰是他们走进了情境之中的时候。他们正是用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向教师发问,与同学分享自己思考的成果,也许他们的思考还不成熟,甚至是不正确的,但是他们这一点点思想的火花正是需要我们教师呵护的,教师此时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在学生主动质疑之时,如果这个质疑很有价值,教师可以打破课程、课时甚至学科的限制,来解决学生的疑问。也许暂时落下了进度,但对于学生而言,收获的则不只是知识。

课后总结同样是创设情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将它叫做课后的“反刍”,也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的一个总结提高的过程。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留白”,也就是留给学生思索与回味的空间。这样往往会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再造出一个“境”来。例如我在讲《蜀道难》时,主要渲染蜀道的艰险难行,故意不点破李白如此安排的目的。当行将下课的时候,我才发问“为什么李白要说‘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学生经过课后的“反刍”,才会恍然大悟。有了课后的总结,学生会一步步提高,训练长了之后,学生会自己探究提问,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猜你喜欢
创设诗歌情境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