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平
又到了编发暑期合刊的时间了。今年的暑期合刊,我们将目光投向教育的两极:一极是大地——寻找最美丽乡村教师,另一极则是天空——走向教育家。
关注这样两个话题,是情结,也是纠结。
我们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一天天地被边缘化,乡村教育也陷入“想说爱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尴尬。当下,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人口最多,乡村学校最多,乡村学生最多,乡村教师也最多。乡村教育是大头,自然也是难头。乡村教育难在两个方面:一在内部——因为城区学校的规模扩张,乡村大量的骨干教师被城市学校“招安”,导致乡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弱化,由此形成了乡亲想方设法将孩子往城区学校转移的“涟漪效应”。二在外部——行政和媒体都知道乡村教育重要,但由于诸多原因,乡村学校得到的来自行政和媒体的关注事实上少得可怜,以致乡村教育、乡村教师的地位进一步弱化。乡村教师、乡村教育是乡亲的希望,也是乡村的希望。当我们把寻找的目光投向乡村学校、乡村教师的时候,我们不禁眼前一亮,发现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管城里的世界多么精彩,不管多少同事挡不住诱惑纷纷往城里飞,他们依然“风雨不动安如山”,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甘于平淡,矢志不渝守望乡村教育。他们是乡村教育的良心,也是乡村教育的烛光。他们温暖了乡亲和乡亲的孩子的心,照亮了乡亲和乡亲的孩子的前程。谁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美丽、最可爱、最可敬的人?他们是!
当下,一提起教育,许多人都会摇头,接着就是“一声叹息”。为什么?因为教育已经堕落到只有考试、只有分数、只有升学率了,而人的生长、人的人格健全、人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少见了,甚至不见了。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像有些人那样“绝望”,毕竟希望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前头。温家宝总理不止一次语重心长地说要“教育家办学”。为什么要倡导教育家办学?因为教育家是“具有伟大的社会理想和拯救人类的宏大抱负”的人,是“具有对教育功能的超历史认识和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的人,是“具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社会使命感和改造社会的坚强意志”的人,是“具有人才培养的卓越成就”的人。这样的人,有大爱,有大智,有大勇。这样的人办学,教育才会目中有人,才会尊重规律,也才会有希望。当然,教育家不是自诩就能出来的,也不是评选命名出来的,而是校长、老师长期自觉思想和实践的自然结果。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教育,惊喜地发现许多校长、老师正在“走向教育家”。他们基于自己的教育哲学,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教育(学)主张,并以自己的学校为基地,潜心研究,静心实验。谁说当下出不了教育家?教育家的种子已经播下,正在发芽。
寻找最美丽的乡村教师,我们收获的是一种感动;而走向教育家,则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