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山东省畜牧产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产业形势日趋稳健,但由于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特别是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劳动力工资继续提高、融资成本有所上升等因素,造成企业经营、产业发展压力增加。面对纷繁复杂的畜牧业发展形势,省畜牧兽医局把畜牧业统计监测预警工作作为夯实行业发展基础的头等大事来抓,各级统计员紧紧围绕全省畜牧产业发展大局,进一步发挥统计职能,切实加强统计监测分析,把脉畜牧经济运行态势,坚持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较好地发挥了畜牧业统计监测预警作用,为山东省保持畜牧产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严格规范日常工作。畜牧统计工作制度日渐完善,各级报送审核机制和队伍建设逐步规范;省级畜禽、饲料生产年度、季度和月度统计有效实施;畜产品信息价格监测稳步推进;“百场(厂)千村万户”监测项目进展顺利;蛋鸡和肉鸡生产全代次监测及时有效;生鲜乳收购站监测工作有序开展;积极开展肉羊监测工作前期调研活动;全面及时完成2010年度畜牧业生产情况年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提高了畜牧统计的公众认知度和信任度。
2.切实加强数据核查。统计监测工作的基础是致力于提供真实可靠、及时有效、完整配套的各项统计数据和信息,山东省按照农业部畜牧业司的有关安排,展开统计数据核查和生产形势调研工作。分别于2月23~25日对德州市德城区、禹城市进行统计数据的实地核查;于3月2~4日对临沂市沂水县、莒南县和河东区进行统计数据核查和生猪生产形势调研;8月15~20日配合农业部展开统计监测数据核查工作,先后在济南历城、德州禹城和泰安宁阳等地进行奶牛、生猪和价格周报相关情况的调研。通过实地核查和生产形势调研,既推动了县级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落实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又切实掌握了统计数据和生产形势之间的相关性,加大了对畜牧产业运行的跟踪监测力度,为领导对生产形势发展作出预见性、前瞻性的准确判断,及时提供统计数据、分析报告和咨询建议。
3.有效进行梯队建设。山东省承担的统计监测任务多,涉及25个价格信息点、55个监测县、287家蛋肉鸡监测企业,以及870多家省鲜奶收购站的监测,数据繁多,任务繁重。为了保证统计监测任务及时、准确和完整,我们着重抓好全省统计队伍的建设,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梯队,针对统计任务层层落实,一级抓一级,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针对性,同时在工作中也建立起了一支业务熟练、认真负责的统计队伍。
4.切实注重业务培训。畜牧业统计工作需要统计员既要具备深厚的畜牧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广博的社会经济常识和统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电脑操作和运用电子表格计算的基本能力。为了打造一支负责高效的统计队伍,切实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我们注重加强队伍的软件建设,注重加强对于统计员各方面知识的培训,先后在济南、日照等地分期分批举行了各地统计员培训会,在开门办班的同时,也积极支持各级统计人员参加农业部举办的相关培训,使各级统计人员切实领会农业部畜牧业统计监测管理办法,统一对数据指标的理解,掌握规范的定点监测信息采集方法,熟练掌握监测软件平台。
5.全面配合统计部门。按要求参加省统计局组织的统计工作会议和专业统计会议,于2011年5月23日参加省统计局召开的“全省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暨数据审核会议”,全面、及时地向下布置经省统计局审批、备案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同时按《省级部门统计数据报告制度》的要求,向省统计局报送有关部门统计数据,限时报送统计数据,以及年度汇编统计资料,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实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9月4日,联合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和山东省统计局召开“山东省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样本轮换会议”,传达全国主要畜禽监测样本轮换工作会议精神,讲解《国家统计局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样本轮换实施细则》,布置山东省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及样本轮换工作任务。
1.数据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随着山东省对于统计工作的日渐重视,统计队伍日趋稳定,各级统计员素质日益提高,相关管理规定和工作方法也逐步走上正轨,我们的统计数据质量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基本能够确保各项统计数据及时上报、客观完整,能够整体上反映畜牧产业发展形势,有效评价畜牧工作发展态势。
2.数据应用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坚持用数据说话,为产业服务,是发挥统计数据作用的根本目的。在狠抓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之上,我们切实注重统计数据的应用,坚持做到分析问题要用数字说话,制定政策要用数字做依据,检验成绩要用数字做支撑,做到了每周形成一份《山东省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每月形成一篇“月度生产形势分析”,相关分析报告呈送给局领导和有关处室作为参考资料,并择优在“山东畜牧网”、“齐鲁牧业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以及山东卫视农科频道等媒体发布。
1.继续完善“农业部统计监测系统上报网络”的相关功能,稳定后台。当前,“农业部统计监测系统”已经成为全国各级统计员有效完成工作的良好平台,要更好地发挥出它的作用,势必要求提供更加稳定的系统,更加强大的后台。
2.更加理顺数据上报秩序。理顺直报顺序,协调好各级统计员的工作关系,建议将奶站监测和蛋肉鸡企业纳入直报体系,由县级统计员具体负责;理顺逐级上报体系,给不同的统计员开通相应的权限,让他们也能共享相应的网络资源,提高其数据汇总上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3.加强资金支持力度。与当前统计监测工作重要作用不相配的是,统计员队伍的“散、弱、乱”。散是指队伍散,流动性大,缺少稳定的专职人员;弱是指统计员一般配属其他部门,没有专门的办公和管理条件,工作交叉、重点不明,统计工作处于弱势地位;差是指统计员队伍整体工作能力不高,没有有效掌握现代统计、电脑操作和相关业务知识,难以有效开展工作。加强统计队伍建设,首先是要稳定队伍,建设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这当务之急就是靠“待遇留人、荣誉留人”,这就需要提高统计队伍建设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