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麟,张 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 100875)
作为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门户网站的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教育管理的重要助手。2002年和2003年颁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了教育电子政务的发展,尤其推动了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发展。
为了准确地把握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水平,诊断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地予以解决,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行引导,适时地对教育信息化的局部领域开展评价并给予结论是非常必要的。2009年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国教育政务网站”评比与评价活动,针对国内200多个省市级、150多个县级教育政务网站进行了评价,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政务网站的发展。作为专家组成员,笔者参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和针对县级政务网站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了有效、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的重要性,对政务网站发展走向的引领作用。基于此,笔者及其硕士生按照课题研究的模式对此开展了持续探究。
从职能看,教育行政网站是指以提供教育公共信息服务为主的、代表一定政府行政能力的网站,其主要功能就是实现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以及公众参与,其最终目标是提高自身的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
从参与教育政务网站评比的300多个网站来看,绝大多数的教育政务网站都具有很好的硬件环境和支持体系,具有较为完备的信息更新、网站运营维护体系。除了上述300多个网站外,课题组还调研了没有参与评比的50多个网站。从总体上看,大多数网站在常规信息发布方面做得较好,但在部门参与度、信息时效性、日常服务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1]。
(1)大多数教育政务网站的运行都具备了很好的硬件环境和技术支持体系。绝大多数的县市都有自己的信息中心,除了负责本机构的教育政务网站运行外,还独立负责本地域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为本地域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绝大多数的教育政务网站都具备了信息发布功能,把当前教育活动的时政要闻、政策法规及时发布出来,常规信息的发布较为全面、及时。
(3)全国教育政务网站评比与评价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各级教育主管领导的重视,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政务网站的发展。
(1)教育政务网站建设中,行政、业务部门的参与度不足
从教育政务网站的建设模式看,外包模式和自行建设模式各占半壁河山。从运行状况和服务能力看,自行建设模式的政务网站稍好于外包模式的网站。部分外包模式的教育政务网站往往具有华丽的界面、专业性的板块结构,但信息的更新度、交互服务能力都非常弱。部分网站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临时性的检查或者参与评比而建立。由于机构内部的人员没有对已有网站的功能及日后如何发挥作用进行详细规划,可能导致网站日后成为摆设。
在具体的行政过程中,部分决策者把教育政务网站的建设看成信息中心(或宣传部门)一个部门的任务,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很少、甚至不参与教育政务网站的建设,这就直接导致教育政务网站难以成为一个服务平台,其发展也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发展空间必然是越来越小。
(2)部分教育政务网站的交互能力、服务能力不足
调研发现,在教育行政网站的三大功能定位中,绝大多数的网站都较好地实现了信息公开的功能,而在线办事与公众参与等相关板块的设计与应用不如人意。从现有网站的架构看,绝大多数的网站虽然设有相关板块,但是应用甚少。在2009年底对全国县级教育政务网站进行评价期间,笔者曾经以普通用户的身份在100个教育政务网站上发出咨询,能够及时给予反馈的网站不足20%。
(3)部分教育政务网站的安全性和安全信度不足
教育政务网站的安全性是其发展的生命线,对教育政务网站的平稳运行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然而部分教育政务网站由于技术力量或者管理制度的原因,导致其安全性不足。而教育政务网站中微小的安全性问题都会直接导致其安全信度的急剧下降,造成行政业务部门与信息中心在信息传递、信息发布方面的嫌隙。
针对教育政务网站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对教育政务网站展开评价是非常必要的。而有效评价的基础是预先形成一套规范的、完备的、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对既有网站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而且可以为新网站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使不同地区、水平参差不齐的教育政务网站都纳入到一个统一体系下,实现其均衡发展、同步发展。
(1)新评价指标体系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
根据教育评价的鉴定、激励、引导、监督等功能,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实现以下4个方面的要求:[2]首先,评价指标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和客观性。新评价指标必须能够对现有的教育政务网站做出客观的评价,能够全面地反映教育政务网站的成绩与不足。其次,新评价指标必须具有诊断性功能。即新指标体系对教育政务网站的评价必须要有针对性,能够客观有效地反映部分网站存在的问题。第三,新的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引导性。通过此指标,使被评价者明确教育政务网站的发展方向,使被评价者了解评价者对教育政务网站的期望,从而使教育政务网站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第四,评价指标应该具有激励与监督的能力。在评价指标的核查与引导下,激励与监督教育政务网站的发展。
(2)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聚焦点是什么
根据当前教育政务网站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教育评价的功能,笔者认为,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以前重点关注的基础硬件建设、技术队伍状况、网站的结构与界面设计水平等要素已经不是影响教育政务网站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从信息技术发展的整体水平看,网站的设计与规划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技术,绝大多数的网站开发已经不存在技术问题。例如,多数外包形式的教育政务网站在界面设计、网站结构、页面风格与视觉效果方面都呈现出较高的水平,然而这类政务网站往往形式大于内容,短期效用明显,其主管单位的参与程度不尽人意。
基于重点关注教育政务网站的信息时效性和服务性的目标,课题组认为,对教育政务网站的评价应该聚焦于以下5个层面:①教育政务网站内容的全面性与时效性;②教育政务网站建设中,各个部门的参与度;③网上办事(网上交互)的覆盖面、信息量与反馈的及时性;④教育政务网站的安全性与技术支持水平;⑤网站的教育特色与影响力。
教育行政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是指标体系建立的主导思想,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围绕实现对网站的鉴定功能、监督功能、诊断功能以及激励功能而展开。根据当前教育政务网站的特点和整体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要素主要包括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互动交流、教育资源等维度,重点关注政务网站的信息时效性和服务能力,而网站的服务能力则需要通过“网上办事的覆盖面、网上咨询与网络调查的应用水平、网络信息的反馈与交互能力”等维度反映出来。事实上,上述要素也可以从侧面反映网站的主管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对政务网站的参与度。
综上所述,课题组形成了面向当前教育政务网站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根据设计计划,本指标体系由三级指标构成,[3]一级指标从政务网站的基本功能、交互服务能力和网站的影响力三个维度展开。由于政务网站已经发展到了成熟应用的历史阶段,因此,本评价指标对网站的实时交互服务能力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度。限于篇幅,针对三级指标项的解释和评价细则,本文没有列出。
借助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课题组对近100个教育政务网站进行了试验性评价。相比于2009年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评价结论,多数网站的得分略有增长,但在实时交互式服务方面仍普遍得分偏低,反映了在当前历史阶段教育政务网站急需建设的方向。在参加过教育部的“网站评比”活动后,部分网站甚至出现了较长时期内没有更新网页内容的现象。
表 教育政务网站评价指标
教育政务网站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持续发展的任务。在信息技术已经如此成熟的今天,充分地利用教育评价的引导性、激励性功能,强化和激励教育政务网站朝着关注服务、多部门参与、共同协作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政务网站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政务网站真正地服务于教育、服务于人民。
[1]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09年12月教育政务网站评价数据.
[2]张玉田等.学校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郭熙汉,何穗,赵东方.教育评价与测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