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建 李敏
在风光秀丽的大连市旅顺火车站面临大海的西山坡上,有一栋白泥墙面、砖木结构的三层俄式楼房,门牌号为洞庭街1号,其造型之简朴,如果不是镶嵌在墙壁上的铭牌,今天人们很难想到它就是当年曾经让远在延安的毛泽东挂念不已的大云书库。毛泽东亲自电令当地党组织采取一切措施抢救和保护大云书库的藏书,并要求组织力量进行归类整理。大云书库藏书有什么重要价值,竟然能让毛泽东如此动容呢?这还得从其主人罗振玉说起。
罗振玉其人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晚年更号贞松老人。其祖籍为浙江省上虞县。他1866年出生于江苏淮安山阴城内一个小官吏家庭,5岁入私塾,16岁中秀才,20岁起专力研读古碑帖,写成《读碑小传》,由此开始著书立说。清末,他奉召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后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他是我国近代声名显赫的学者,一生著作达180多种,校刊书籍640多种,在农学、教育、考古学、金石学、敦煌学、目录学、校勘学、古文字等领域均有研究和建树。例如他最早整理了出土于1908年的汉晋木简,最早整理了出土于1922年的汉灵帝熹平年间立在洛阳太学门外石经上的残字。如今所能看到的甲骨文字一共有8000多个,其中由他辨认出来的就有500多个。他是第一个以甲骨文文体写书法的人。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序言》中写道:“在中国文化史上实际做了一番整理功夫的要算以清代遗臣自任的罗振玉……”郭沫若对罗振玉的评价,可以说是概括了罗振玉国学研究的成就及贡献。
但是,罗振玉在政治上却是封建的、是反动的。辛亥革命爆发后,血液里有着浓厚的忠君思想、拖着长辫子的他,携家眷逃亡日本京都。1919年春回国。1924年应清废帝所召,入值南书房。同年11月,清室小朝廷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他与陈宝琛将逊帝溥仪偷送到日本公使馆。1925年2月23日深夜,在日本人的庇护下,他陪同溥仪逃出北京城,秘密入住天津的日本租界地张园,因“保驾”有功被委为顾问。1928年末,他迁居到日本人统治下的旅顺。在那里,他为复辟清室奔走呼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拖着长辫子积极参加了建立伪满洲国的活动。同年11月,他返回天津,协同日本特务将溥仪秘密偷运营口,然后辗转到了旅顺。1932年3月,他参加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典礼,并代溥仪向外宾致答词,被伪政权任命为参议府参议,后改为临时赈务督办。翌年6月,任监察院院长、满日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当1934年伪满洲国改行帝制时,他被邀为大典筹备委员会委员,受到“叙勋一位”的封赏。1936年出任满日文化协会会长。
1937年3月,年事已高的罗振玉辞去官职返回旅顺私宅,继续整理刊行所藏古文物史料。1940年5月14日,他拖着已经稀疏的长辫子溘然病逝,终年74岁,葬于旅顺水师营西沟。他生前撰了一幅自挽联,曰:“毕生寝馈书丛,历观洹水遗文,西陲坠简,鸿都石刻,柱下秘藏,守缺抱残嗟自幸;半世沉沦桑海,溯自辛亥乘桴,乙丑扈跸,壬申于役,丁丑乞身,补天浴日竟何成。”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字里行间有对学术的自诩,然而,亦不讳饰政治上的全盘失败。
大云书库的建立
罗振玉在旅顺的私宅为两栋二层小楼,人称“罗公馆”。其外表设计并不华丽,但内部装修很考究:房子内铺着红木地板,墙角有壁炉,有洗澡间和伙房,厕所内装有坐便,楼的外墙上都布满了爬墙虎,绿绿葱葱的,看上去非常悦目。
罗振玉当年入住不久,就开始着手在私宅旁边建一座藏书面积约4500平方米的3层藏书楼。该藏书楼与私宅之间,有一座天桥式的长廊相连。他为其取名“大云书库”,这个名字是沿袭了他在日本和津门所建藏书楼的名字。“大云”二字出自敦煌北朝写本《大云无想经》。1932年,当大云书库落成以后,罗振玉立即将其在天津的全部藏书移此收藏。同时,在大连城内开设了“墨缘堂”书铺。
大云书库的藏书有多少呢?说法不一。罗振玉生前曾自言大云书库藏书“五十万卷”。据其家人回忆,从津门往旅顺的书库搬运中,曾装了6千多麻袋。每袋的书籍厚薄以平均50册计算,也就是30多万册。专家学者们大都认为,这个数字比较接近实际。
大云书库的藏书
大云书库的藏书是由罗振玉自清末开始,历时四十余载,千方百计辛苦搜讨,或花巨资购置积聚起来的,其中包括碑碣墓志、金石拓本、法帖、书画等,不乏《大云无想经》等稀世之宝,善本、孤本占有一定的比例。此外,还藏有数量相当可观的甲骨片、青铜器、古明器、碑拓等,其中仅甲骨片就有上万片。
罗振玉年青时曾在江西的一个丘姓巨绅家教书。就是这次教书,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丘姓巨绅是个藏书家,在他教书的第三年,丘姓巨绅突然去世。于是,他钻了女东家不懂书画珍贵的空子:一方面装作十分哀痛的样子,拒绝接受这一年的工钱,用来祭奠丘老爷;另一方面表示,要留下东家的几件旧书和字画,作为纪念。女东家信以为真。于是,他精心挑出几筐“纪念品”,内有百余卷唐人写经以及500多件唐宋元明的字画,满载而归。在这个基础上,他开始由一个教书匠和刻三字经、百家姓的书铺商人变成了古玩字画商,生意越做越好不说,古玩字画鉴赏家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当年,罗振玉以3倍高价买回8000袋大库档案一事流传甚广。所谓“大库档案”,是指清政府于康熙九年(1670年)开始存放于紫禁城内阁大库的档案,亦称“内阁档案”。1909年的一天,内阁大库突然崩塌一角,有人奏称,大库中无用旧档太多,请予焚毁。没想到这个愚蠢的建议,竟然获得了朝廷的允许。恰在此时,内阁大学士兼学部大臣张之洞打算成立“京师图书馆”,特地委派时任学部参事的罗振玉到内阁大库挑拣书籍典册。罗振玉马上向张之洞作了禀报,紧急上奏请求保存这批待销毁的档案,并终于获准而交由学部图书馆管理。于是用了3天时间,装成8000麻袋陆续运往部里。然而,到了1921年前后,北洋政府财政艰窘,存放在历史博物馆的部分大库档案竟然被以“烂字纸”及该馆“绌于经费”为由,出卖给同懋增纸店作“还魂纸”。罗振玉得知后,又气又急,变卖私藏,许以3倍价钱买回了这批档案,保存起来。历史博物馆此举,成为了近代文化史上的大笑话。
罗振玉与国宝
敦煌莫高窟石室所藏古代文书在1900年被发现后,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外国学者乘机大量盗买外流,罗振玉对此非常痛心。他在1909年来到伯希和在北京的住处,见到伯希和盗买的敦煌写卷、唐人写本等,当即拍照10多种。随后,当得知藏经洞仍有数千卷文书时,他奔走呼告,并决心捐出个人全部俸禄,购买余下卷轴,后又主倡集资影印。在他的努力下,这些残存的八千卷古代文书,终被京师大学堂图书馆买下。
日寇对于大云书库所藏的书、物,特别是甲骨片垂涎三尺。他们起初以为,罗振玉一直靠着日本人谋划复辟,一定会乖乖把甲骨片献上,但当他们的“收购”要求被拒绝后,便开始谋划明抢。他们派人严密监视罗公馆和大云书库,防止罗家人将甲骨片转移。这时,罗振玉利用儿子当校长的机会,让儿子每天上班在衣服里偷着夹藏几片甲骨,存放在学校里,然后再想办法转移。罗振玉死后,等不及的日寇闯进了罗公馆,要求必须交出甲骨片,否则就是“造反”。无奈之下,罗家人被迫交出了尚未转移的甲骨片。日寇得手后,将甲骨片妥善包装,装进一批铁箱子里,准备运回国内。这时,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结果,这批铁箱子被我当地政府扣留下来。
抢救大云书库文物
罗振玉以其博学,先后培养了容庚、商承祚、柯昌济、关百益、孙宝田及他的儿子罗福葆、罗福颐,还有长孙罗继祖等人,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学有建树的专家。特别是1913年4月出生于日本京都的罗继祖,没有任何学历,自幼跟从祖父读书,经过刻苦努力,终于学有所成。他曾经协助晚年的祖父校勘注释,并从事辽史研究,后又为大云书库所藏文物的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伊万诺夫中将和雅曼诺夫少将各率250多名空降兵空降旅顺。不久,罗振玉私宅和大云书库所在的日本高官住宅区被苏军征用为其军官住宅区,其中大云书库改做苏军招待所。因苏军征用房舍仓促急迫,罗家人被迫搬到旧市区的3间狭窄的民房里,而大云书库藏书和文物一时无法搬走。据目击者事后回忆:当时,大云书库遭苏军士兵强力搜查,被翻腾得狼藉一片,散落到楼外,遭到路人哄抢。
罗家藏书惨遭损失的消息很快传到陕北延安,惊动了中共中央高层,爱书如命的毛泽东亲自作出了指示和安排。刚刚成立的旅顺市人民政府,紧急动员了市区的中小学生,将大云书库的藏书装成6000麻袋,运往一处仓库贮藏保管起来。因库房狭小,麻袋甚至堆积到房顶。罗继祖在其回忆录《涉世琐记》中写道:“某一天,忽然人民政府派人来找我,说有人约我谈话。一见面,才知道谈话对象是新从延安派来的一位‘地工人员(当时大连的共产党组织尚未公开)廖华同志。他说,我从延安来,知府上藏书遭难,现在堆积在市内仓库,日久必霉烂,且易被盗窃。毛主席对于文化非常关心,这批图书非急行抢救不可。此地没有人能胜任整理,不知足下愿出来担任此事否?抢救文化也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我一听,正苦于无路参加革命,现在人家亲自来找我,藏书遭难,得到党的关怀,我百分之百地衷心愿意从事。”
罗继祖所说的廖华是大连解放后文物管理部门的首任领导。罗继祖参加革命工作后,带领两名助手在废弃的娘娘庙(即旅顺天后官,俗称“大庙”),从早到晚埋在故纸堆里,分门别类地登记上账。历时3年,硬是将数万册图书(大半属于善本)一一过目,清理入册。其中文物部分,由于他无暇兼顾,则由后调来的钱杏邮(著名作家、文史学家)代劳整理。全部整理完毕后,罗继祖又征得祖母同意,以他本人及其堂弟罗承祖的名义,将这批珍贵的图书文物捐献给国家,之后分别保存于大连市图书馆和辽宁省图书馆、博物馆。
罗继祖后来历任沈阳博物馆研究员、吉林大学教授、古籍研究所文献研究室主任、长春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等职。晚年离休定居大连市,直到2002年5月28日去世。生前一直与旅顺博物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旅顺博物馆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通过深入民间收购、在社会上广泛征集等形式,陆续将流散四处的罗家文物收归馆藏。这些文物包括青铜器、甲骨片、陶瓷、书画、印章、明清档案、古籍善本、木雕工艺等,合计数千件,这些具有很高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不少成为旅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工作人员通常称之为“罗家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