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2012-07-09 18:54刘俊杰
群文天地 2012年3期
关键词:亚文化犯罪青少年

刘俊杰

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一直高居不下,而且犯罪形式日趋多样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治安以及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犯罪行为大多是各种社会因素造成的,其中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作用最直接、最明显。

一、犯罪亚文化的概念

根据文化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影响极大。而在某些方面与主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的都可以称为亚文化。犯罪亚文化则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但二者不能等同。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决定或必然的关系,除非亚文化沿着负面走向极端越轨的趋势,成为犯罪亚文化。我国的犯罪亚文化源自于西方的暴力和色情,也是西方文化中最腐朽的部分,主要是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传播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强烈的反社会性;二是在社会斗争中最有主动攻击的精神;三是注重拉帮结派,不注重是非。如以游民为中心的江湖文化和当代以暴力和色情为中心的不良文化等均属于犯罪亚文化。

二、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一)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起着诱导作用。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行为概念指的是犯罪人在一定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应该受到处罚的行为。犯罪行为是外在因素,犯罪心理则是内在因素,二者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处在青少年时期的群体,身心尚未完全成熟,思想观念正处于不断形成和完善时期,来自各方面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影响。犯罪亚文化中蕴藏着大量的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行为,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中的每一个青少年,使犯罪行为在青少年心理上被激活、被强化。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忧烦狂躁、态度反常,加之劣迹青少年的勾引,干起坏事胆大妄为,事后又后悔莫及。

(二)犯罪亚文化的扭曲性,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智力支持”。犯罪亚文化的衍生和传播,对青少年犯罪方法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的作用,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不断地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一些青少年往往以模仿对象而导致“暗示犯罪”。如互联网中的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令人担忧,他们习惯于网络游戏中的打打杀杀、动刀动枪,易产生精神麻木,在现实中有时一言不发就把刀锋相向,酿成惨剧。每年全国都有很多这样发生的犯罪案例。他们似乎忘记或忽略了现实的杀伤力而沉浸于网络而犯罪。随着时间的推移,犯罪亚文化便成了一些青少年的“主宰”,并形成了一套有悖与常人的价值观念,如“出人头地”、“花天酒地”、“哥们义气”、“活着就是为了享受”等等。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他们的人格就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致使一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犯罪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对青少年犯罪起着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腐败的社会现象和暴力的文化倾向屡屡出现。如新闻中过多过细的犯罪事件报道、电影电视中有关色情和暴力的镜头、植入广告生活奢侈的引诱、戏剧文学中性刺激和不良文化的刻画等,无形之中就为青少年提供了污秽的文化环境。随着犯罪亚文化的传播和熏染,致使一些青少年的人格变得冷酷无情,常以暴力手段攻击他人,其犯罪性质愈益严重和恶化。

三、祛除犯罪亚文化的影响,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一)加强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自律精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肩负着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重视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全面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目前情况下,很多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起码的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将来孩子毕业后会遇到成家立业的问题,这不是学习成绩所决定的,靠的是良好的品质和性格,而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作为家长而言,一是要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学会用优秀的文化知识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按照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要求孩子。二是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在互相交流中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并在分析评价时让孩子自觉克服缺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二)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课堂。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加强对学生公民道德的教育是抵制犯罪亚文化思潮影响,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理性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一是要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法制教育展览和普法知识讲座等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法制观念。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思想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来支配正确的行动。教师还应注重自身修养,爱岗敬业,严于律己,用高尚的品质对学生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三是要关心后进生和问题生,避免出现歧视现象。有时因教育方式不当,对学生的评价有时出现偏差。如教师的讽刺挖苦等语言暴力,使学生变得冷漠孤僻,给学生造成了精神创伤,甚至形成了反社会的倾向。笔者建议,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限于学习成绩上,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其在校表现,并帮助后进生克服不良习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要把“双差生”推向社会犯罪的边缘。

(三)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优化青少年文化环境。一是文化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厅、游艺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加大“扫黄打非”力度,遏制“文化垃圾”的生产和销售;着力做好禁赌禁毒工作,清除青少年犯罪毒瘤。二是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机制,推广和使用违法犯罪的信息监管系统。三是对那些失范的青少年加以矫治,帮助他们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改正缺点。四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失管、失学、失业现象,避免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总之,尽管由于社会转型,使得一些青少年受到犯罪亚文化客观因素的影响而犯罪,但是,我们应该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多出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优秀作品,为青少年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使他们在成为国家主人和接班人的同时,能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这无疑是全党全社会的期望,同时是当务,也是职责。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杨桥镇综合文化站)

猜你喜欢
亚文化犯罪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Televisions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环境犯罪的崛起
把脉“腐败亚文化”
“犯罪”种种
有些行为不算犯罪
亚文化,在商业围城中起舞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