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素梅 张艳国 张艳红 冯 艳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消化内科 (唐山064000)
慢性糜烂性胃炎是指慢性胃粘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无规律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主要由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食物或药物及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因素所致,2007年05月~2010年11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进行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糜烂性胃炎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39±3.7岁;病程1~3年,平均2.1±0.4年。治疗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8±4.5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1.9±0.5年,胃幽门螺杆菌(Hp)均阳性。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按照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确定的慢性胃炎诊断标准确定[1]。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药准字 H20065558)20mg/次,2次/d,克拉霉素片(国药准字 H20043283)500m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 H51020246)1000mg/次,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珍珠乳没胶囊(冀药制安Z20050907,组成:海螵蛸、珍珠母、枯矾、白及、乳香、血竭、没药、延胡索、孩儿茶、琥珀、瓦楞子、木香、吴茱萸、黄连、冰片、甘草,按比例共为细末,装入胃溶胶囊,每粒0.5g),6粒/次,3次/d,饭前1h温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症状消失,溃疡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溃疡消失,仍有炎症;有效:症状减轻,溃疡面缩小50%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善,溃疡面缩小不及50%[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胃镜检查结果 治疗4周末,治疗组共进行胃镜检查40例,其中治愈8例,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共检查40例,其中治愈5例,显效22例,有效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HP检测 治疗4周末,治疗组HP转阴34例,转阴率85.0%;对照组 HP转阴30例,转阴率75.0%;治疗组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本结果显示,治疗4周末,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检查、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及HP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中药珍珠乳没胶囊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效果更显著,优于单用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
讨 论 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消化科门诊占较大比重,病因多为长期饮酒、胃酸高、食辛辣食物、HP感染等物理性、化学性因素及自身免疫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浅层组织坏死和脱落而形成糜烂,HP感染可能是主要原因。西药治疗予制酸,抗Hp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HP有杀灭作用,奥美拉唑有直接抑制HP和强大的抑酸作用。
糜烂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胁痛、嘈杂、吐酸范畴。多由外感邪热,脾胃受困,致肝脾失和,气机阻滞,邪热郁结。病机为肝气郁结,郁久化热,胃气不降,日久多以血瘀为主。治疗宜疏肝理气,祛瘀止痛。中药不仅能抗Hp,还能改变Hp定居和繁殖的微循环[3],是清除Hp的重要措施。珍珠乳没胶囊方中黄连、冰片抗 Hp[4];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活血止痛;海螵蛸、瓦楞子、珍珠母制酸止痛;枯矾、白及、琥珀、孩儿茶收敛生肌;黄连、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木香、吴茱萸疏肝理气,散瘀止痛;甘草健脾,缓急止痛。此药通过活血化瘀改善病态粘膜的血液循环,改善病变局部缺血缺氧、使病变组织的神经体液调节、胃肠道激素分泌、免疫功能和新陈代谢恢复正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海螵蛸有抑制和中和胃酸分泌的作用;延胡索能抑制胃溃疡和胃酸[5];枯矾、琥珀可促进胃粘膜病变组织的修复再生;共奏治病求本,协调阴阳、理气、调和脾胃之功效。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3):51-53.
[2]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中药消化病诊疗指南[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7.
[3]单兆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研究现状及中医药治疗展望[J].中华消化杂志,1998,18(6):553-554.
[4]姚希贤.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3):209.
[5]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7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