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振东
在一家開在厦门的台湾医院里,我看到很多让人感动的细节。
每张病床都配备一把椅子,方便家属陪护,最重要的是,到了晚上,这个椅子一拉开就可以变成一张床。
每一次点滴,护士都会推医院专门设计的操作车到患者的病床边,当面进行药物配置,让患者放心,不会把药物弄错。
做B超要涂润滑剂,做完后,护士会帮忙擦掉那些黏糊糊的东西。
给老人家量血压时,护士一定会先帮他卷起袖子,量完后再帮他放下来。
住院时,如果需要到其他区域做检查,护士会帮你联系,而且一定会陪你到相关科室检查,完毕后再护送你回来。
病房的卫生间有个拉绳,那是紧急呼救绳。为什么不设计成按钮呢?因为真正出现危险时,病人往往是按不到按钮的,他只会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样,呼叫就传递出去了。
住院要填病人的信息公开表,这是征求意见用的。比如“要不要向别人透露你在这里住院”,如果你不同意,任何人都无法打听到你在哪个病床。
医院广播有闽南语,方便听不懂普通话的乡亲。
特别要说明的是,这家医院按照厦门市统一的标准收费,绝大部分项目和厦门其他医院一样。这些为患者着想的细节,花不了多少钱,也不难做到,只要医院有这样的理念,就可以消除患者80%的怨气。而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既方便了患者,也为医生的生存环境减少了压力。其实,每一个为对方着想的细节,最终都会让双方受益。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