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幕华,魏 娜,赵 芳,刘文婷,朱明宇
(开封市疾病控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0)
苯是从煤焦油及石油裂解所得的一种芳香烃化合物,系无色、气味芳香的油状液体,主要以蒸气形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仅有少量吸收。为了解开封市不同性别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有效地预防职业病危害,我们对开封市某化工厂苯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
开封市某化工厂有害作业人员436人,其中男性268人,女性168人。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8岁。接触的职业性有害物质主要为粉尘、苯、噪声等。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现场调查由职业病医师现场询问调查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接触有害物质种类、接触有害作业时间及既往病史等。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压、心电图、腹部彩超检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检查。
检查项目根据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检查结果判定依据GBZ 68-2008《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
参与体检职工436人,其中高血压143人,占32.8%;心电图异常93人,占21.3%;彩超异常146人,占33.5%;肝功能异常54人,占12.4%;肾功能异常12人,占2.8%;血常规异常149人,占34.1%。
男女职工血压、彩超、肝功能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血压、彩超、肝功能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女性,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职工体检指标异常率比较
女性血常规异常率为39.9%,男性血常规异常率为30.6%,χ2=3.957,P =0.04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苯作业工人血常规比较
女性WBC偏低者27人,占16.1%,男性 WBC偏低者13人,占4.9%,χ2=15.741,P=0.000(P<0.01),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女性RBC偏低者3人,占1.8%,男性RBC偏低者11人,占4.1%,χ2=2.500,P=0.47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3 不同性别职工WBC比较
表4 不同性别职工RBC比较
女性血红蛋白偏低者17人,占10.1%,男性血红蛋白偏低者7人,占2.6%,χ2=24.473,P=0.000(P<0.01)。有显著性差异,见表5。
表5 不同性别职工血红蛋白比较
女性血小板偏低者2人,占1.1%,男性血小板偏低者 2 人,占 0.7%,χ2=5.819,P=0.05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6。
表6 不同性别职工血小板比较
根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流行病学调查存在着城乡差异,城市高于农村。男女性别差异不大,青年男性略高于青年女性,中年女性高于中年男性[1]。体检发现,男性血压、彩超、肝功能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女性,可能与生活方式有关,从吸烟、饮酒史调查表明,男性职工吸烟、饮酒率高于女性职工。
血象检查结果表明,女性血常规异常率高于男性,女性白细胞、血红蛋白的异常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对苯敏感程度较男性高有关,说明苯对女性造血系统危害较男性更为严重,提示企业部门在分配工种时尽量不安排女性从事苯作业,以保护女工的身体健康。
苯为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容易挥发,低浓度时不易警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确认苯为人类高致癌物。苯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药、印刷、油漆及香料等生产工艺过程中。该类化合物主要引起血液、肝脏、肾脏等损害,严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诱发白血病[2]。有报道[3]指出,即使工人暴露在含有低剂量苯的工作环境中,对造血系统仍有毒性。因此,预防苯中毒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改革生产工艺,限制苯的使用,用无毒或低毒的溶剂代替苯,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苯;有效地改善劳动条件,减少苯中毒带来的损害[4];加强工人的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和个人防护,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苯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
[1]WHO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9(11):75-77.
[2]张奔.对低浓度苯接触工人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30(3):164-165.
[3]夏昭林,孙品,张忠彬.苯的职业健康危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23(4):241-243.
[4]相葵,潘宝忠,唐学平,等.慢性苯中毒致白血病15例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14(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