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通胀均超预期 金融改革进退兼俱:2012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

2012-07-04 06:41张曙光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银行经济

张曙光 张 弛

一季度,经济增长减慢超过预期,消费物价上涨出乎意料,既向政府控制目标靠近,也符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也许暂时还没有硬着陆的危险。各个地方雄心勃勃,大干快上,并不表明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增强,却预示着二次启动以后的后果难料。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启动,也许是本届政府在改革上踢出的最后一脚,既有突破和前进,也有不足和局限。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切实保护产权,稳定人们的信心和预期,既是政府弥补过失的措施,也是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保证。

一、总量态势

1.国民经济增速趋缓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79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增速趋缓超过预期;环比增长1.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922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1451亿元,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49622亿元,增长7.5%。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2%,集体企业增长9.7%,股份制企业增长13.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4%。分轻重工业看,分别增长13.2%和11.0%。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增长。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8.9%、16.9%和14.5%。

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出乎意料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1.2和1.6个百分点;城市和农村各上涨3.8%。其中,3月份在2月份回落后再次上涨3.6%,出乎人们预料。所有类别均有上涨,食品涨8.0%,烟酒及用品涨3.7%,衣着涨3.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涨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涨2.6%,交通和通信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涨0.1%,居住涨2.0%。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7.0和5.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9.2和8.1个百分点。

3.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91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增加25.2万人和11.4万人,增长5.9%和2.8%。分区域看,东、中、西部地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都有增加;分行业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集中了用人需求的83.2%,其中前三个行业分别为36.6%、14.3%和12.9%。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2500万,比“十一五”年均增加100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制造业缺高级技工400万人,同时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仍是一大难题。

4.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05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238.52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只增加了6.7亿美元。3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943元人民币。

二、因素与结构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汽车家电销售增幅趋缓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865亿元,同比增长2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2%),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5191亿元,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86亿元,同比增长35.8%;第二产业投资21270亿元,增长24.6%;第三产业投资25710亿元,增长17.6%。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18.9%、27.1%和26.9%。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27亿元,同比增长2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7%),增速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回落10.6和4.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9.0%,分别回落18.4和11.2个百分点。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19亿元,同比增长1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22921亿元,同比增长15.6%。城镇零售额42688亿元,同比增长14.9%;乡村零售额6631亿元,增长14.6%。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5427亿元,同比增长13.3%;商品零售43892亿元,增长15.0%。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21177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汽车类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家具类增长25.4%,加快0.9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0.6%,回落19.9个百分点。

2.进出口增速放缓,贸易基本持平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8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4300.2亿美元,增长7.6%;进口4293.5亿美元,增长6.9%,顺差6.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4526.7亿美元,增长8.1%;加工贸易3047.3亿美元,增长4.4%。出口额中,一般贸易2005亿美元,增长7.9%;加工贸易1960.7亿美元,增长6.3%。进口额中,一般贸易2521.7亿美元,增长8.2%;加工贸易1086.6亿美元,增长1.2%。

1-2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5家,同比下降11.59%;实际使用外资177.23亿美元,同比下降0.56%。其中,亚洲十国/地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省及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实际投资153.79亿美元,同比增长2.66%;美国实际投资5.25亿美元,同比增长0.87%;欧盟27国实际投资9.06亿美元,同比下降33.32%。

3.企业利润增长下降,财政收入持续增加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29976.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50.51亿元,增长14.7%。其中,中央收入14642.5亿元,增长12.1%;地方本级收入15333.75亿元,增长17.3%。税收收入25857.81亿元,增长10.3%。全国财政支出24118.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64.48亿元,增长33.6%。其中,中央本级支出3841.98亿元,同比增长22.7%;地方财政支出20276.07亿元,同比增长35.9%。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060亿元,同比下降5.2%。41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利润增长,1个行业持平,14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由盈利转为亏损,2个行业亏损同比增加。

4.社会融资规模加大,贷款规模明显增加

2012年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86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8136亿和355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01万亿元,同比多增3320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950亿元,同比多增37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770亿元,同比少增74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952亿元,同比多增905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769亿元,同比少增286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974亿元,同比少70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65亿元,同比多8亿元。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89.56万亿元,同比增长13.4%;狭义货币(M1)余额27.80万亿元,同比增长4.4%;流通中货币(M0)余额4.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回笼1154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46万亿元,其中3月份1.01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211亿美元;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3.76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668亿美元。

5.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增加,拆借和国债利率下降

一季度,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55.65万亿元,日均成交9123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6.5%。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58%,比上月低0.80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66%,比上月低0.92个百分点。

6.股市震荡徘徊,底部调整继续

一季度,全球经济仍处于低谷震荡徘徊,国内也不景气,上证指数也在2100点与2500点之间窄幅震荡。从长期来看,A股仍处于底部阶段。

三、政策效应

1.经济总体观察和思考

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7995亿元,增长8.1%,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1.6%。GDP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6百分点,比上年最低的第四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8%。总体来看,增速趋缓,连续五个季度呈逐季下降态势。虽然降幅明显,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向今年政府确定的长目标靠近了一步,但实际并不算慢。超过8%的经济增长,如果实实在在,应当说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经济增长趋缓,既符合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的目标,也符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的情况相对稍好,但复苏乏力,失业高企,危机后失业率见顶以来,制造业就业增长4%,金融服务业仍是一潭死水(增长0.3%),建筑业还在减少(-1.8%),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仍然是个大问题,调整的力度也不大,再工业化决非易事,超低利率政策至少要持续到2015年,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增长,从3月13-20日的一周内,美国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行动就达6次之多,时间之短,频率之高,实属罕见。欧洲经济继续处于衰退之中,新一轮欧债危机的震中似乎出现了转移的迹象。随着欧洲央行三个月内向市场注入约1万亿欧元,缓解了银行的资金紧张,出现了今年年初几个月的平静,IMF向葡萄牙发放了新的援款和希腊债务以75%损失进行重组的交换率达97%,人们还未喘口气,西班牙售债受到冷遇,减赤存疑,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去年底的4%上升到最近的5.735%,有可能重新引爆欧元区危机。至于欧元区能否冲破历史障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欧元区先天不足,而后天又扩张过快,各国间的经济差异过分悬殊。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集中而财政政策分散,不仅易于造成经济波动,而且极易导致受累国家自私自利的选择。日本经济在长期衰退和地震的打击下,步履蹒跚,虽然出现缓慢复苏迹象,但政府债务增加,占GDP的200%,48年来首次贸易逆差1.6万亿日元,人们担心日本或陷欧式债务危机。由于中国经济长期依靠出口拉动,而出口的需求弹性大于价格弹性,国际经济趋缓必然减少对出口国产品的需求,因此,出口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一季度出口增长7.6%,贸易顺逆6.7亿美元,使经济增长下降约0.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4%,大于去年全年的-5.8%,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如果说,去年出口的增长超过了20%,今年能够实现10%的增长还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不过,出口下降也有积极的一面,增大了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压力。

从国内情况来看,经过30多年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已经明显下降,因此,经济增长趋缓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调低增长目标和增长实绩下降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确认和确证。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这种情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一方面提升消费并非易事,也非短期内可以见效,既需要政策调整,更需要制度变革,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无论是名义还是实际增长均低于去年,也说明了问题。另一方面,外需的减少也增大了对投资的压力。一季度投资的增长虽然低于去年,仍然超过了20%。这也会增加提升消费的困难,不利于增长方式的转换。

2.再谈通货膨胀长期化趋势

今年一季度CPI上涨3.8%,其中3月份上涨3.6%,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上涨7.5%,非食品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4.4%,服务项目收费上涨1.5%。如果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下滑超过预期,那么,3月份通货膨胀上升也出人意料。其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人们希望价格下跌,2月份也的确下降不小,于是把愿望当成现实,而忽视了通货膨胀有可能长期化的趋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很难跌落。中国已经走过了低成本扩大的时代,进一步的调整和转型首先需要价格信号的调整,这本身又是一个涨价的因素。因为,资源要素价格的管制和价格扭曲已经相当严重,调整和放开都免不了价格上涨。如果久拖不决,扭曲会进一步加剧,放开时的影响会更大。还是长痛不如短痛,晚改不如早改,进行调整不如早点放开。

在国际油价上涨和国内成品油两次提价的作用下,国内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涨价潮。奶粉涨价先行,国产和进口奶粉涨价10%左右;接着是花生油和菜籽油,涨价8%上下;从近日起,日化产品也加入了涨价行列,洗发水涨价10%-20%。食品价格与农产品价格高度相关,既受气候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又易于陷入周期性波动,再加上随油价变动而造成的运输成本等因素,现在的价格下跌预示着未来的价格上涨,现在的高价过后也会出现价格下跌。总之,在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无多大进展的情况下,今年的消费物价不会跌至3%以下,但超过4%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很多人认为,国际油价上涨会引起国内市场物价的连锁反应,是影响CPI的重要因素。此说确有一定道理。今年以来,发改委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引起的“蝴蝶效应”就是证明。但是,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多年,至今仍由发改委管制,其道理和依据究竟在什么地方?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节约使用了没有?恐怕未必。国内反复发生大货车在加油站前排长龙的现象,就是这种管制的结果。成品油的价格管制有利的是国内几大国有垄断者,而不利的是广大的消费者,“三桶油”去年净赚2749.13亿元,难道与价格管制无关?发改委能否开明一点,能否把屁股移向消费者一边,别再当扭曲市场的扳手,放开对油价的政府管制。

3.货币政策和金融运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展,金融运行和货币政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美国经济的强势就是由于金融的发达,美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后仍能支撑,也与金融的强势有关。国内各个地区都热衷于建设金融中心,虽然已经过热,但也是认识到这一点的理性反映。然而,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正在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的金融运行中,存在着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这就是银行金融业的超高利润。根据工行、建行、中行、农行和交行2011年年报数据,五大行共实现利润6745亿元,增长25%,平均日赚18.5亿元;从2007-2010年五大行的盈利复合年平均增长28%。目前已经公布年报的1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润8415亿元。另据银监会的数据,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润达10412亿元。在经济增长趋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赚得满盆满钵,值得认真思考一下。

银行业的高利润是怎么来的?不是中国的银行业经营得很好,竞争力很强,而是现行体制保护和政策倾斜的结果。具体来说,银行的高利润有两大来源:一是高利差,二是乱收费。

先看乱收费。

中国银行业的乱收费项目不仅多,而且增长很快。据银监会和银行业协会2011年7月的统计,中国银行业服务项目共1076项(一说3000多项),收费项目850项,占79%。其中个人服务项目276项,有偿服务项目196项。虽然要求自2011年7月1日起取消收费项目34项,但银行收费项目仍呈增长之势。2010年与2003年相比,大型商业银行的有偿服务产品和项目从338项增加到662项,增长了104%。2011年已公布年报的12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048.64亿元,比上年增长31.79%,占银行总收入的比例从17%提高到19%。因此,银行业的乱收遭到广泛的抨击和投诉。

针对这种情况,今年2月,银监会提出了“七不准”的原则,此后又与央行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征求意见,明确提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银行服务价格将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银行自定价格必须明码标价。4月6日,银监会又召开“推进银行业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工作”新闻通气会,将重点查处6个方面的乱收费现象:一是没有公示而收费的;二是超出公示范围,实际收费与名录不相符的;三是实际收费与公示价格不一致的;四是没有提供实质性服务而收费的;五是分支机构自定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六是银行对政府指导价的服务收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我们认为,监管必须加强和有效,但是,运动式监管是一个累行累败的方式,银监会如何使自己的要求落到实处?比如,银监会要求从4月1日起,商业银行要公布收费价目名录和相关依据,但是,银行公示“偷工减料”,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公布完整明细的。

除监管不到位以外,中国银行业的乱象是银行的垄断经营、国家定价、不平等议价等造成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打破垄断,发展和规范竞争。因为,银行业的基础性金融服务应当朝着低收费和不收费的方向发展,而高端金融服务,如理财、私人银行等,还应当由银行自主定价。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刚起步不久,远未饱和。与国外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乱收费成为服务收费主流的情况下,中间业务只占银行收入的20%,而国外一般占50%左右,如德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占60%,巴克莱银行占73%,美国的大银行有的高达80%。其秘密在于竞争充分而规范,服务具体而周到,因而能够吸引大量客户。

再谈高利差。

一是银行靠吃利差过日子,扭曲了商业银行的行为和银行业的竞争。银行只要做大贷款规模,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因此,银行间的竞争是贷款规模竞争,而不是风险定价竞争。这样一来,银行业的经营水平不可能提高,竞争力很弱,银行可以做大,但不能做强。所以,中国的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块头虽大,进入世界500强,但却是一种虚胀。靠此去与世界银行业中的强手竞争,难度极大。

二是由于过分依靠利差收入,银行的不良贷款出现反弹,地方融资平台负债中80%来自银行贷款,随着集中还款的到来,这种盈利模式难以为继。于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外资银行的中国部分盈利增长最快和盈利水平最好,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又频频减持中国的银行股。自去年以来,仅外资银行的抛售就有:工行3次,建行和农行各2次,中行、招行和浦发行各1次。说明外资并不看好中国的银行。

三是银行利差过大,扭曲了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银行业是服务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是,做实业的几乎没有什么行业能够达到这么高的利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和利息支出之和除以平均资金总额)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是13.44%,2010年是15.68%,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是6.91%和8.31%。可见,银行的高利润实际上是从实体经济吸血。这样一来,在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作用下,有谁还去经营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如何实现?

随着经济增长的趋缓,货币政策的操作趋向宽松。应当指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是对的。长期以来,由于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呆滞和失误,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成为主要政策工具,造成存款准备金率奇高,现在调低不仅有很大的空间,而且也是放松金融数量管制的一种方式。然而,在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降息的呼声也不小。但是,如何降息却有不同的选择,是像过去那样存贷款利率同时同幅度地调升或调降,还是一个调,一个不调,或者调升调降的幅度不一样。不同的选择其政策效应也大不相同,甚至相反。

根据前面的分析,如果是降低贷款利率而不动存款利率,笔者表示赞同,而且需要积极推进。因为,利差太大,调降贷款利率,缩小利差,也是一个减少扭曲和推进调整的可行选择。当然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推进利率市场化。而且在经济增长趋缓和货币政策趋向宽松的情况下,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一个有利时机。

不仅如此,存款利率下调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一季度的通货膨胀率还在3.8%,高于存款利率0.3个百分点,负实际利率是对老百姓的剥夺。一方面是高额利差,一方面是负实际利率,这种货币政策的扭曲是明显的和严重的。央行的重要责任就是要保持正的实际利率,避免和消除金融扭曲。问题的关键在于,央行和政府是否坚持以保护国有银行的利益为重,借此对银行进行利益输送。

四、趋势预测

世界经济的调整远未结束,未来的发展不确定性很大,今年是相对暗淡的一年。国内面临换届,各项工作均以稳定为主,不会有大的动作。根据前面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我们对第二季度和今年的经济运行预测如下表。

2012年宏观经济运行预测表

猜你喜欢
银行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记忆银行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分享经济是个啥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