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钢
2011年9月,笔者有幸参加《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红色岳西》学术研讨会,第一次走近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红色岳西,使我产生了太多的感触、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感动。
一道亮丽风景
笔者是搭长途汽车从武汉经潜山前往岳西的。
当大巴沿着六(安)潜(山)高速疾驶时,那种舒畅、开阔、惊艳的心情无以言表。这一天,我终于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行云流水,什么叫赏心悦目,什么叫心旷神怡!
六潜高速公路就像是展示现代公路建设艺术的长廊,一条通衢大道,与绿水青山相依相融,成为岳西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巴疾驰在崇山峻岭之间,驶过一座大桥又一座大桥,穿过一条隧道又一条隧道。车窗外,山峦起伏,流水潺潺,风光绮丽,简直像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我突发奇想,如果能够把横亘在群山之中的“青色巨龙”航拍下来,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壮观、最令人震撼的景观之一。
岳西是大别山唯一的纯山区县,又是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的皖西老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交通闭塞,这里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009年岁末,在当年刘邓大军浴血奋战过的大别山区,一条纵贯南北的巨龙横空出世——六潜高速公路竣工通车。
六潜高速公路是安徽省“十五”和“861”行动计划重点工程,是穿越大别山腹地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全长150.13公里,总投资92亿元,2005年6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公路设计为全封闭、全立交、全部控制出入,双向4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80至100公里。公路全线有三分之二路线处在崇山峻岭之中,有大小桥梁129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达57.1公里。
由于大别山区的地质地形特别复杂,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崖陡林茂,常年云遮雾绕,因而六潜高速公路建设任务的艰巨,创下了安徽交通工程建设史上一连串“之最”:地质地形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造价最高、建设周期最长。
六潜高速的贯通填补了安徽西部路网的空白,消灭了巍巍大别山的深度“盲点”,由此,安徽省路网结构得以优化整合,交通建设也因此树立了一个全新“标杆”。顺着这条“大动脉”,现代经济发展的浪潮将一波波拍打千年封闭的山岭,老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开放都将大幅提速,大别山区经济的发展,将步入一个新时代。
笔者亲身感受到了高速公路带来的快捷与方便,现在,从潜山到岳西只要30分钟的车程。从武汉搭长途汽车到达目的地,整个行程总共也只用了5个小时。而据当地一位老师讲,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从岳西的乡下到武汉读书,搭车坐船要用3天时间!
红色英雄史诗
岳西,千峰竞秀,万壑峥嵘,绵延千里的群山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岳西,血火洗礼,英才辈出,饱经沧桑的土地记载了无数的奋斗和牺牲。近年来,岳西相继修缮和开放了大别山革命烈士陵园、王步文故居、请水寨暴动旧址、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红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鄂豫皖军政大学皖西分校旧址等一大批红色景点。抗日工作团驻地旧址、小河南会议旧址等一大批革命遗址也得到初步保护。其中,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诸多遗址成为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岳西革命旧址群正在整体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首先来到岳西县包家乡的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
1935年夏,高敬亭率红二十八军转战到达鹞落坪,由于这里四周崇山峻岭,山高林密,易守难攻,便決定在那里建立军政指挥部,聂家老屋就成了高敬亭的常驻之地。此后,红二十八军便以鹞落坪为大本营,坚持了艰苦卓绝的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鹞落坪因此被革命群众称为“红色鹞落坪”。
红二十八军确实是一支英勇的部队,正是有了这么一支拖不垮、打不散的革命队伍,才使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红旗不倒、火种不灭、斗争不止!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武装斗争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最为艰苦卓绝的几段斗争时期当属“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以及“东北抗联”。而在比较中不难发现,在南方8省15块红色根据地里,鄂豫皖边区的斗争尤为激烈和残酷!
在敌我力量悬殊巨大的情况下,红二十八军越战越勇,越战越强。1935年2月,红二十八军重建时,仅有千余人,到1937年底改编组建新四军四支队时,人数达到3100人,主力部队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大扩展;3年中,这支小小的力量,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最多牵制敌人正规军达68个团,约17万余人,歼敌5万余人!
这是一曲跌宕起伏、威武雄壮的人民战争的胜利凯歌;这是一部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所在地的聂家老屋,曾多次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毁,现存的老屋是解放初在聂家的原址上翻盖的。2007年,岳西县政府对旧址进行了修复,并做了复原陈列,像当年红军商店、红军医院、修械所等,都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红军大本营的场景。尤其是旧址东头的那棵古银杏树,双干并立而生,枝繁叶茂,无疑是当年红军与当地人民并肩战斗的见证。县里为其取名为“同心树”,真是恰如其分。
如今,鹞落坪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景点,每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接着,我们瞻仰了大别山革命烈士陵园。陵园位于县城以南的虎形山,原名岳西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是安徽兴建时间最早、安葬烈士最多、革命史料最全、知名度最高、政治影响最大的烈士陵园之一。步入陵园,在青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巍峨的纪念碑,上面是朱德总司令的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纪念碑后面是烈士纪念堂,里面陈列着许多革命文物与历史图片。
早在1924年,岳西就有党的活动,1927年成立了党组织;当年这里爆发了著名的请水寨暴动,诞生了红军中央独立二师;红二十八军曾在这里重建,并以此为大本营,坚持了艰苦卓绝的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红二十五军、红十一军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曾在此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传奇。
岳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牺牲的烈士近4万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岳西因而被称为“烈士县”。
王步文就是无数革命先烈中的一员。1927年5月,中共五大召开后,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成立,王步文担任中共安徽省第一、第二临时委员会委员,负责安徽省党的组织工作,1931年3月正式担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4月6日,他在主持省委工作会议时,因叛徒出卖被敌人逮捕。在安庆监狱中,王步文收到了上海明日书店出版的《社会运动辞典》稿费,他向其妻交代说:“当(党)用则用,家里少用,特别要帮助穷苦兄弟(即受难同志)解决困难。”被判死刑后,他的难友为他写了一副挽联:“是革命家,是教育家,怀如此奇才,生而无愧;为革命死,为大众死,仗这般大义,死又何妨。”王步文牺牲时年仅33岁。
凭吊大别山烈士陵园时,我的心情许久不能平静:这里的一草一木,杯土块石,都记录着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业绩;这里的每件文物、每幅图片,都诠释着革命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磅礴天地的精神。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大别山英烈表现出的坚贞不屈、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责任编辑:张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