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伟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地理的研究成为地理学近十多年来的热点领域,各种类别的旅游景观不断涌现,从最初的以山水等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胜迹为主的旅游产品到针对不同市场的新式人文旅游产品大量出现,使旅游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旅游者观赏不同类别旅游景观时的要点和技巧,以及自身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知识的丰富程度,也会影响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和对有价值旅游景观的欣赏,这就对旅游文化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地理新课程在构成上增加了旅游地理选修模块,以期通过学习,达到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等教育目标,并满足迅速发展的旅游产业的需求。
所谓视角,是指观察事物或问题的角度。我们经常提到的视角有两类,一类是具体的,指的是人眼对物体两端的张角,比如,拍照片时选择的视角不同,拍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另一类视角是抽象的,指的是思考或分析问题的不同方面,比如,分析中东问题可以从经济学、政治学、地缘学等不同角度出发,或是语篇叙事时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视角的区别等。
旅游景观欣赏视角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运用某种方法或技巧对特定的旅游景观进行鉴赏、品味,从而获得美感体验。相对于囫囵吞枣式的浏览景观,选择适当的观赏视角和方法,能让旅游者更好地把握住景观的艺术特色,体会其中的意蕴。
学术界对于景观的欣赏视角目前也没有明确的定论,因为旅游者的个人经历、学识阅历、思想意识等千差万别,加上旅游产品种类繁多,很难给出统一的欣赏方法和视角。但是,对于特定的旅游景观,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常见的、有代表性的观赏视角,比如,有构景的视角、对比的视角、审美的视角、动与静的视角、时节变换的视角、位置变换的视角等等。在各类别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园林是一种很讲究观赏视角和方法的景观。下面以园林为例,试分析这几类具有代表性的欣赏视角。
所谓构景的视角,就是人们常说的构景手法,拿园林来说,造园者通过把石、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按照美学标准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在表现造园者思想的同时,游人也能最大程度地获得审美体验。
旅游地理教材的案例中主要介绍了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如主景与配景、障景、隔景、借景、框景等,实际当中还有夹景、对景、分景、藏景等多种手法。了解这些构景手法,是欣赏园林的基础,否则入园林中则会理不清头绪。下面通过分析教材中北京大观园(见图1)的构景手法,来了解构景视角的运用。
图1 北京大观园
书中资料中古文提到:开门进去,只见一带翠幛挡在面前。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斑驳,其中微露羊肠小径[1]。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座方形大门,此处采用的是框景法,即用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达到精炼、集中的效果。其次门内是一面石墙,使游人不能直视园中的景致,进而产生想一探究竟的念头,此处采用的是障景法,又称抑景,是采用石、墙、植物等将景致隔开,在空间景物设置上常常欲扬先抑,欲露先藏,引人入胜。
对比的视角就是游人在欣赏景观时,通过把正在欣赏的景观和自己熟知的同类别或相似景观共同分析,找出异同点,加深对于景观的认识和理解。
对比视角的运用关键是要抓住景观的主要特征,比如,南北园林的对比,不能针对细枝末节,一景一物的进行分析,而应该考虑园林的特征差异,常见的有地理环境差异和历史文化差异,对比主要特征,就能从总体上把握景观。下面以旅游地理教材中的例子(见图2、3)来说明:
图2 北方园林建筑
图3 江南园林建筑
教材中的例子是给出了北方园林建筑和江南园林建筑的风格特点,北方的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既显示出皇权的尊荣富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而江南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布局精巧,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既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水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1]。
可以通过对比地理环境的差异来分析其成因。自然地理方面,北方气候寒冷、风沙大,加上降水相对较少,所以,园林建筑较为稳重,墙体较厚,园林内多人工湖泊或利用天然湖泊;南方降水较多,气候温和,所以,园林建筑层次明晰,多小桥流水及自然生长的植物。人文地理方面,北方人性格粗狂,不少园林是皇家所建,所以占地规模大,以红黄为主色调,与皇权富贵相适应;南方人较为温婉,多是私家园林,所以占地规模不大,以黑白色调为主,迎合园主的心理需要。
中国园林造型奇特、美丽多姿,每座园林皆有其独妙的审美价值,可供游人细细地玩味观赏。但只有把握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特征,才能领略构筑的妙趣,以获得最佳的审美效应。
审美的视角是主要通过分析审美特征,体会景观蕴含的意境。多数旅游景观在设计建造时最重视的就是人工与自然的协调,期望给游人以自然美的享受,其他诸如意境的设置、环境的烘托等也是景观设计时考虑的因素。下面分析几种审美特征。
1.人工与自然相协调。此特征强调人工景物的设置要遵循自然法则,不突出人工建筑的地位,而是通过植物、水体以及建筑与自然元素的位置关系等来给人以协调的感觉。
图4 苏州沧浪亭的建筑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图5 看似杂乱堆砌的景物组成有机的整体
图4中,凉亭靠在白墙边,并有倒影在水中,柳枝垂在水面上;图5中,荷花位于池中央,阁楼掩映在石山之上,繁茂的枝叶使假山看上去没有突兀之感,两幅图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协调,人工建筑和石、水、植物等元素浑然一体,体现了“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有机地融汇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2.含蓄朦胧的意境。图6中利用弯道、立柱、围墙和漏窗等元素创设出一幅画面,在视觉上看不到回廊拐弯处是什么,透过漏窗也看不到隔壁园景的全貌,因此,在意识中就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也容易使游人产生想一探究竟的念头,这也是园林的构景意境之一。
图6 回廊的设置很好地体现了曲径幽深的意境
中国园林构筑有这么一条规律:“园必隔,水必曲。”园中有遮挡物就会显得曲径幽深,水体曲折蜿蜒就显得寓意深远。游人到苏州去游园,有些园林并不大,但院墙重遮,水曲环绕,仿佛迷宫一般[2]。中国园林构筑之所以崇尚含蓄美的创造,就在于含蓄能启发游人的思维,并引导欣赏者进入更为广阔、更加深邃的审美境界。
中国园林有静观和动观两种观赏方式,其特点是欣赏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大园因为有较长的游览路线,多以动观为主。需要说明的是,园林的大小是相对的,大园中往往也会有适合静观的场所。
所谓静观,就是游人驻足欣赏园林的静态美。静态美,就是园林中的山水、植物、建筑等给人的整体如画面般的感觉。适合静观的位置多在厅堂、轩榭、楼阁、亭台等处,这些地点往往视野开阔,眼前的景致精彩,值得留连玩赏[3]。
图7 远观观稼阁
图8 从观稼阁上俯瞰
图7和图8是山西晋中榆次区的常家庄园,图7可以看出观稼阁是园中最高的建筑,图8中登临观稼阁,视野开阔,将园中的精华一览无余,是园中比较适合静观的地点。
再来看动观。中国园林主次分明,景色多变,因此造园者往往为此设计出一条最佳的游览路线,在行进中把各种最佳的动态观赏点和供人休息、活动的建筑物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使游人体验到一种节奏和韵律之美。
图9 颐和园长廊
颐和园长廊(见图9)全长728米,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不仅可以为游人遮风挡雨,还把颐和园中沿昆明湖一带的景点串联起来,游人在步移景换中感受其妙趣,是动观与静观的最佳诠释。
位置变换的视角指的是在观赏某一景观时,由于游人所在的位置不同,得到的观赏体验有所差异的视角。园林的空间讲究多个方位的变化韵律,叠山理水,以及建筑、花木的设置,都是力求营造山高水低、高低错落的变化,使得从不同位置观赏都能得到美的享受。来看下例:
图10 自无锡寄畅园遥望锡山借景
图11 在佛香阁上俯瞰颐和园
图10给人的感觉是景致渐次展开,由近处的水、石到远处的建筑、植物,再到远山、宝塔,就像由低头到抬头的过程。图中还利用了借景的手法,把远处的锡山也纳入寄畅园之内,收无限于有限之中,扩大了景物的深度和广度。图11,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是颐和园的制高点,登临阁上,居高临下,俯视开阔的湖面,园内景色尽收眼中。以上两幅图是运用了仰视和俯视的观赏视角,游人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观赏感受。
在欣赏园林景观时,要留意景观是会随着时节、天气而变化的。不同季节景物也有着不同的美感,季节变化之美在园林艺术中被有意识地突出、强化。
图12 苏堤春晓
图13 断桥残雪
图12“苏堤春晓”中的花开在枝头,树木吐出嫩芽,湖波涟漪,仿佛能感受到春风扑面;而图13“断桥残雪”中树木光秃,残雪覆盖着大地,给人一种冷清悲凄的寒意。
总之,园林景观欣赏中的视角选择恰当有助于旅游者获得更好的体验,不同旅游者也会因个人经历、学识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对于景观欣赏有着不同的理解。通过掌握景观欣赏的常见视角,学会选择恰当的视角,可以更好地理解旅游景观的丰富内涵。
[1]袁书琪,王晓文等.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0,41.
[2]何华明,张鹏飞.论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特征[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3).
[3]楼庆西.如何欣赏园林意境之美 [EB/OL].(2007-02-02)http://www.showchina.org/zt/zgjz/5/200812/t239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