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之明(安徽安庆市水利局)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型拱坝建设发展较快,因其体积小、造价低,且受力条件好,可就地取材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拱坝断面小,尤其是双曲拱坝,其形状多变,在工程施工中,为确保坝体的几何尺寸,须随时进行放样控制。笔者曾主持过多座拱坝工程施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简易可行的拱坝放样方法,在此作一介绍,与同行商榷。
拱坝均坐落于狭窄的“V”或“U”河谷之中,坝区地形高低起伏大,放样控制不同于平地,无法用直尺进行测控,采用方向线交会法也不现实,为确保对坝体几何尺寸的控制,最简便的方法是通过角度控制来实现,因此必须在坝区布设平面和高程基本控制网,即控制座标系统,以控制整个工程的施工放样。
对于较大的工程,可采用技术先进的电子全站仪进行测控,而一般中、小型拱坝工程则可使用经纬仪进行测控,本文所介绍的方法适用于对中、小型拱坝工程施工的测控。
由于拱坝高度较大,应根据坝区左右岸地形分层设置测站(建议每层不少于4个),测站高程应高于被测点,确保对各控制(放样)点的通视。
一般书本中介绍的放样方法为前方交汇,而实际操作中因地形、地貌及坝肩开挖等因素,测站与坝肩难以通视,因此笔者推荐侧向交汇,即两测站同时设于拱坝的左或右岸,左两测站控制右端坝体,右两测站控制左端坝体,见测站平面示意图(图1)。
图1 测站平面示意图
每座拱坝都有各自的设计座标系,坝体细部尺寸通过以设计座标原点O的立面轴线方程和平面轴线方程来反映,为便于计算,建议将坝体的设计座标转换至控制座标系。
每次放样一般为坝体的同一高程,放样的高程间隔应与施工的高程间隔相对应。当对某一高程坝面进行放样时,放样点的间距以1.0m左右为宜,首先依据该高程对应的平面方程计算出坝体上、下游各放样点的设计座标,再将设计座标通过平面座标平移转换成控制座标,这些可通过内业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坝体各层设计座标仅对应于各层设计座标原点O,而各层设计座标原点O在控制座标系中所处的位置是变化的,它将由坝体立面轴线方程来决定。
从图1可以看出,测站A、B和被测点J为一任意三角形,其中测站A、B属定点,其座标为已知,被测点J座标及该点所对应的中心角为变量,根据坝体的立面轴线方程和平面轴线方程,通过内业计算提供。有 A、B、J三点座标(xa、ya)、(xb、yb)、(xj、yj),利用两点间距离方程和余弦定理,可计算出三角形ABJ的各内角。根据控制放样需要,以AB或BA为基线,仅需计算∠A和∠B。
双曲拱坝的上、下游坝面是变化的,在某一部位可能出现倒悬,放样交汇点就不能落在下层坝面(悬空),为此建议将被测点沿径向向坝内平移适当距离Δ1(JJ′,本文为0.2m),进行控制放样,见径向平移示意图(见图2),施工时自控制点沿径向向坝外平移适当距离即可。
图2 径向平移示意图
在施工放样中,任何一层放样点数量都比较多,虽内业计算提供了各放样点的座标,此仅为变量,需通过计算方可求得其相应交汇角度,为避免较为繁杂现场计算,可利用具有编程功能的袖珍计算器化繁为简(本文以CASIO—f x—3800P型袖珍计算器为例)。
图1的程序为:M ODE 4
此程序启动后,只需输入坝体被测点座标(xj、yj)即可算出其相应的∠A、∠B,由于经纬仪逆时针转动时水平读盘读数减少,为避免放样时现场角度计算,故程序中又对左角(∠B)进行了数字处理,即∠B′=360-∠B,这样以AB为基线,经纬仪归零后可直接按∠A、∠B′值交汇。
程序运行
图2的程序为:M ODE4
程序中虽已考虑被测点已向坝内推移Δ1(Δ1 2=Δx2+Δy2),变量xj、yj、θj仍为推移前的相应值,但需注意 Δx(0.2×si nθ)、Δy(0.2×cosθ)前面的“+”、“-”号的变化。
程序运行
本程序参照CASIO—f x—3800P型袖珍计算器,程序中M ODE、SH IFT、ENT、H LT和RTN分别为功能转换键、第二功能键、暂停键、显示键和循环键;ki n、M i n 均为存贮键;kout、M R 均为取存键;“X2”为平方键;“”为开平方键;“±”为正、负号键;(°′″)为角度键;“”为与M ODE联合使用的小数点键,意为编程结束;程序运行中RUT为运行命令。
拱坝建设过程中,施工放样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笔者主持的几座拱坝工程施工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放样和控制,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建成后的坝体轮廓流畅,造型美观,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这种方法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和先进的设备,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避免了繁杂的计算,对中、小型拱坝工程建设非常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