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与聪明

2012-06-24 12:16闾丘露薇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2年4期
关键词:新闻系世故讲座

每年浸会大学都会邀请美国普利策奖获奖者来香港,为新闻系的学生做讲座。和研究生课堂一样,香港本地的学生数量,远远少于来自内地的学生。至于提问,更几乎被内地学生包揽下来了。

内地学生的提问很有意思,他们喜欢听关于成功的故事,这让人感觉到他们内心的焦虑。美国的同行对这样的情形似乎有点不适应。首先让他们感到诧异的是,在新闻系的学生中,女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其次,学生们的提问过于直白,这样的直白表现出的则是互相间暗藏的竞争关系。

一个女学生提问:“如何看待女记者因为和体育明星关系密切,而成为记者中的大牌?”在场的美国女同行们,个个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有的甚至在那里摇头,不过大家还是耐着性子告诉这位女学生,记者依靠的是专业,如果这位女记者不是因为自己的采访技巧,而是因为其他原因出了名且被重用的话,只能够证明这家媒体不够专业。

另外一名男学生不甘示弱,举出了很多女记者利用自己性别优势取得采访机会的例子,一名美国女同行一脸严肃地告诉他,如果在美国,这样的提问是有性骚扰嫌疑的。

对于这些美国同行来说,这样的提问太不可思议了,他们不能够理解,这批很快会成为媒体人的年轻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思维。对此我倒是一点也不诧异,因为他们从小就生长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里面,所谓成功人士的故事,不在乎手段,只在乎结果,在这样的环境下,又如何让他们不这样想呢?

Jane是美国《纽约时报》驻巴基斯坦的记者,是我最尊敬的记者之一。她善于思考比较,眼光敏锐,最关键的是不预设立场,愿意倾听,这正是作为一名好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特质。最近,她去了内地某著名高校,同样是和新闻学院的学生座谈。回到香港,我迫不及待地把她拉出来,希望听听她的评价。

Jane总结说,如果要比较这两场互动,她遇到的香港学生显得更聪明。

我知道,一场讲座,所有的印象只能来自台上台下的互动,也就是台下有怎样的问题,以及对台上的答案是否产生反应。Jane口中的香港的学生,99%来自内地,尤其是在讲座中提问的,应该100%都是。这两批学生唯一的不同,就是后者在香港待了差不多半年,他们看到的东西多了,听到的东西多了,于是思考的方式、看问题的角度和他们在内地的同龄人比较会有些不同。

当然,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原因,并不是他们更聪明,而是他们只不过表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他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可以没有顾虑。

我也问过这些来到香港的学生,如果回到内地公开谈论一些关于政府的话题,或者在香港被记者问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时,他们会怎样表达。他们毫不犹豫地告诉我,当然是要谈正面的,因为要考虑到考公务员、找工作等现实问题,万一有了不好的记录,就没有了前途。在怎样的人面前说怎样的话,或许已经成为这些学生潜意识的一部分。

听完Jane的评价,我开始回忆自己在内地多次与大学生互动的经历。绝大部分时候,可以感受到他们在努力思考、思维活跃。当然,也许是因为信息量的不同,有些问题他们无法像在香港的内地学生一样,做出非常直观的比较,或许是考虑到讲者的身份。

如果Jane是因为这些学生缺乏足够的资讯,无法产生互动而失望,那么是可以改变的,只需要培养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因为她的美国记者的身份,学生们因此刻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大家过于明白在不同场合要进行不同的表达,那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如果大学生都已经如此世故,又如何期待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后引领“说真话”的风气呢?

【选自闾丘露薇著《不分东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新闻系世故讲座
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
敢于创新谦逊低调立德树人
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
新闻系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真的不能去新媒体吗?
图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