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辉
(周口日报社,河南 周口 466000)
电子技术的发展给全球通讯带来革新的同时,对传统媒介也是一个重大挑战。近年来,网络媒体、手机报的出现,给报纸等大众传媒带来了相当大的竞争压力。有人甚至说,网络媒体、手机报等新型媒体强有力的挑战,将使报纸陷入消亡的地步。笔者认为,这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三者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报纸仍将在媒体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将从时效性、信息源、信息量、交互性、阅读条件五方面对三者进行分析。
网络媒体作为全新的传播媒体,进一步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可以说,网络新闻对传统媒体的冲击首先表现在其时效性上。报纸只能做到每日发布一次新闻,虽然对当日白天发生的重要新闻可以“晚报”的形式进行报道,但报纸与其他新闻媒体相比更换频率仍然最低。网络新闻传播没有截稿时间,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是即时的、且不受时间整点的限制,即所谓“全天候”的发稿方式。网络新闻绝大多数是以分钟为单位来更新的,随时上网随时提取有用的即时信息。现在,许多新闻网站的新闻日更新次数达到了四五次,人民网早已实现了24小时滚动新闻,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开设“即时新闻”栏目,每10分钟刷新一次。而手机报的载体是手机,用户随时随身携带,所以,手机报编辑也可以将新闻第一时间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省去了报纸的印发环节。同时,它不受地点限制,也为用户节省了接触媒介的时间。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时,手机报可以像网站一样实现新闻的动态传播,用户不仅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新闻的结果,而且可以时刻关注它的发展过程,使用户身临其境般地感触新闻事件。
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报纸已经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采编队伍,源源不断地向各种媒体输送着信息。这是报纸区别于网络媒体、手机报的一个重要特点。采编权是获得第一手的详细信息,从采访到编辑到发布资源的权利,一般只有新闻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新闻网才能拥有。缺乏采编权使得网上信息相对缺乏,由于网络媒体自身发展时间很短,很多信息的来源都是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至今还没有新闻采访权,网站之间信息的无偿拷贝现象很严重,重复率很高,这就造成了各网络媒体的新闻同质化问题突出的现象。而手机报多是由报社和移动运营商合办,基本延续了传统报纸的采编内容。
网络媒体最大的特点是非常方便向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但随着信息量大量地增长,这种特点似乎变成了弱点,因为人们面对海量信息有点无所适从,不知道海量信息中哪些是最重要的信息,哪些是自己寻求的信息。至于手机报,由于手机屏幕比较小,一般在2~3英寸之间,每屏可以显示的字数通常不到100字,因此手机报每期大约只有2200字。加之读者看手机报通常是一个快速阅读的过程,甚至是行进中的快速阅读,因而在组织文字的时候手机报要做到精练。手机报的一则新闻在长度上大概只相当于报纸上一则新闻的导语。这决定了手机报在报道深度方面存在缺陷。相比而言,报纸所提供的信息量较为适中。报纸之中包含着大众所需的大量重要的和新鲜的信息,虽然报纸会受到版面的限制,但现在很多报纸为达到信息扩容的目的,都在进行扩版和改版,以保证读者能在一份报纸之中获得尽可能完全的信息。此外,信息的选择非常方便,报纸每个版面包含一个主题,读者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需要其他的技术操作,可随时查阅。
传统媒体的一大弊端就是缺乏与受众的有效、即时互动,极大地影响了传播的效果。报纸和读者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读者来信、读者座谈等形式实现,报纸传媒通常通过这些形式来接受反馈信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版面和报道内容,但这种方式耗时长久,而且效果不是很好。尤其和双向互动性非常强的网络媒介相比,报纸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并不强。而网络媒体、手机报的用户可以通过邮件、发帖、短信等方式实现与媒体编辑的有效互动。它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新闻的接受者有着更大的主动性,不仅可以自由选择调阅新闻传播的内容,而且可以自由方便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在报纸、网络媒体、手机报中,报纸对阅读条件要求相对较低。首先,报纸有易保存的优点,纸张不仅轻薄,而且作为印刷文字,一般来说不容易褪去,容易保存。其次,报纸不受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的限制,读报时间和读报地点可以由读者自由掌握和控制。再次,报纸的价格低廉,普通大众都能接受。由于手机存在屏幕小、信息量有限等弊端,手机报在阅读方便性上无法与传统的报纸相比。另外,由于当前彩屏手机普及率较高,因此移动运营商大力推广的手机报以通过彩信订阅形式为主,WAP浏览为辅的模式。但由于彩信的容量相对有限,一般在50-100K之间,无法进行大量的信息存储。网络媒体对硬件的要求最高,同时上网费用也不低,受众的范围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总之,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报纸传媒,与其他传媒相比,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这决定了它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