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果
(南阳晚报,河南 南阳 473000)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方式。那么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做到哪些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呢?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浅谈一些看法。
首先,要熟悉采访对象。记者熟悉采访对象不是从和采访对象见面的那一刻开始的,而是从一些文字材料和其他形式的间接介绍中熟悉采访对象的。
其次,要准备采访问题。采访前准备问题目的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采访对象提供更多的采访素材。记者在设计采访问题时,如果只是简单地问,并不考虑采访对象是否有兴趣回答,怎么回答,回答的问题是不是你需要的,就会不得要领。准备采访问题最好是换位思考,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检验一下准备的问题,看看你听到这些问题会怎么回答,这些答案是不是你所需要的。
再次,还要搜集与采访相关的资料。记者采访新闻事件与采访新闻人物有所不同。记者采访新闻事件是为了报道事,不是报道人;在新闻事件发生时,现场采访一些知情人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事件。这些被采访的人并不是读者关心的重点,他们的目击事件才是读者想了解的。而新闻事件有它发生的原因、背景、社会影响,这些也是读者想关心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新闻现场知情人没法告诉读者的,需要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所以,记者采访新闻事件前的案头准备还应该包括搜集与新闻事件有关的背景资料,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其他内容。
记者提问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提问技巧是衡量记者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这些技巧是要靠记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积累,用心体会,反复实践间才能掌握的。提问、追问、设疑是三个常用技巧。
方式灵活。记者采访与陌生人、陌生环境打交道,在有限的时间内彼此从陌生到相互交流,是通过提问完成的。记者首先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次是察言观色,把握提问时机和提问方式。甚至提问时记者的语气把握,也是采访成败的关键。
穷追不舍。提问有了开头,只是采访有了好的开端。怎么把谈话引到正题,达到记者的采访目的,并且将问题问深问细,记者还得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追问。
巧妙设疑。为采访不被拒绝,记者故意隐蔽语言动机,借别人的话刺激采访对象,引出他急于“释疑”、“解惑”的愿望。或话中有话,设置悬念,勾起采访对象强烈的好奇心、解谜欲,都是采访提问的一种设疑。
采访提问的技巧,说到底是记者的一种应变技巧。如果采访对象配合记者,记者当然高兴,可以顺着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个问下去。如果采访对象对记者的提问不感兴趣,不愿意回答,或者即使回答,回答的内容记者也不满意,提问就要灵活把握。
采访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倾听十分重要,倾听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从采访对象讲述的内容中可以找出感人的故事和细节,找出可以继续交流的、读者关注的话题。大家都十分喜欢看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艺术人生为什么受欢迎,有人说是朱军主持得好。但朱军却这样说:“其实作为一个主持人,我一直恪守这三条原则,首先要做个倾听者,其次是提问者,最后才是辩论者。”
要给予被采访者更多的尊重,如何理解认同“对于不该尊重的人,更应该百分百尊重”这句话。人和人都是平等的,不管对方是谁,都应该给予尊重。比如采访一些曾经犯过罪的服刑人员时,虽然他们中的某些人曾经道德沦丧,做过伤害他人的事情,给社会和他人带来极大的危害。但是,面对这些价值观和自己有差异的人,我们依然要给予他们百分百的尊重,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宽容别人,永远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在单位、社会、个人等共同力量的配合下,宽容才会在每个人身上得到体现。作为一个传媒单位,要让记者学会接受挫折和困难,临危不惧,让记者明白:自己在采访他人的同时,要考虑到采访对象的感受,不能只是一味地居高临下的审问式采访。对于不能宽容的人,我们记者在采访时更要宽容;对于不该尊重的人,我们更要尊重。不要一味地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要通过他们的言行去影响一些人,不要指责别人的缺点,放宽胸怀和气度,尽最大的可能关心和接纳任何人;媒体要让年轻的记者在现实环境中学会宽容;作为一名年轻记者,要用心学做人,多承担一些责任,增加与人接触的机会,磨练自己。
采访就是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和谐的谈话气氛是采访成功的基础。营造良好的谈话气氛对采访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创造和谐、适宜的环境,选择时机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记者在采访中要学会聊天,要靠主动取得对方的信任,要平等待人以心相交,要不带偏见,能够客观地听取意见。
没有强烈的目的和意图,没有选择地加以记忆,就会出现记忆材料丢失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学会记录。
记录的主要方式:
心记。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将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的材料强记心中。心理学上叫“有意识记”。缺陷是容易忘记,不易掌握。
笔记。记者采访时,将所见所闻所感的真人真事的材料,通过手中的笔,记录在采访本的记录方式。有针对性地在采访本上记一些重点的、有意义的、主要的事实和内容或一些易忘的材料,如数字、人名、地名、物名、精彩的语言等;也可使用一些自己创造的简便的符号代替繁杂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