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叶面处理除草剂对6种中药材的药害症状观察

2012-06-22 01:23:52原向阳郭平毅张谨华温银元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草醚磺酰脲药害

王 鑫 ,原向阳 ,郭平毅 ,张谨华 ,3,温银元

(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2.太原市星火技术发展中心,山西太原 030009;3.晋中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山西晋中 030600)

我国中草药栽培历史悠久,经济价值高,为发展农业经济、开展多种经营、脱贫致富以及中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药材的高效益激发了农民对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但有些农民为了防除药材田杂草乱施除草剂,不仅没有使杂草得到有效防除,反而使药用植物受到药害[1-2]。化学除草是农田草害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为降低农田杂草为害和保障作物安全生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田间杂草具有种群数量大、适应性广、生命力强的特点,给化除工作带来了难度,必须正确使用才能使除草剂的药效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获得较好的化除效果和经济效益[3-4]。因此,对除草剂用在中药材的安全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半夏是我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它的功能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其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的环境,怕高温、干旱及强光照射,耐寒。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黏重土壤不宜种植。忌连作,可与果树和农作物间、套作。

瓜蒌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及中华栝楼的种子。秋季分批采摘成熟果实,将果实纵剖,瓜瓤和种子放入盆内,加木灰反复搓洗,将种子冲洗干净后晒干。现代研究表明,栝楼子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癌等作用。

远志为常用中药材,性温,味苦、辛,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功能。喜凉爽气候,耐干旱、忌高温,多野生于较干旱的田野、路旁、山坡等地,以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栽培为好,其次是黏壤土及石灰质壤土,黏土及低湿地区不宜栽种。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喜温暖,耐严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可忍受-30℃低温。耐旱怕涝,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生长不良,重者烂根死亡。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种植。

丹参是多年生草本,根肥厚、外面红色。茎高40~80 cm,有长柔毛。叶常为单数羽状复叶[5]。小坚果黑色、椭圆形。花期4—6月,果期7—8月。

柴胡气微香,味微苦,原野生,宜选择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梯田栽培,不宜选择黏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6]。

本研究以半夏等6种中药材为试验对象,选取了不同类型的15种除草剂按不同浓度在药材田进行喷施,观察不同除草剂对中药材的药害情况并记录,旨在为山西省中药材田安全、合理使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提供一定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中药材为半夏、瓜蒌子、远志、黄芩、丹参、柴胡,均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作物化学调控重点实验室提供。

除草剂为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苯磺隆、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烟嘧磺隆、2,4-D、2 甲 4 氯、百草枯、草甘膦、世玛、阔世玛,均为市售。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山西省新绛县山西作物化学调控重点实验室中药材种植试验基地进行。各供试除草剂分别设5个处理(表1),以不喷除草剂为对照。除草剂于2010年8月6日8:00—11:00喷施。小区面积为6 m2,每小区按表1对应比例取药,加50 mL水喷施。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8月13日观察各药材的除草剂药害情况并记录。

表1 除草剂处理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除草剂对半夏药害症状观察

从表2可以看出,半夏对芳氧苯氧丙酸类、环己烯酮类和供试磺酰脲类除草剂的1~4处理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植株生长正常,基本无药害症状。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烟嘧磺隆、阔世玛及二苯醚类的乙羧氟草醚的最大用量处理表现出轻微药害。在施用氟磺胺草醚后,叶片有明显枯点药害症状。

施用2甲4氯和收乐通+2甲4氯混剂后,药害表现为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典型药害症状,植株扭曲。

2.2 除草剂对瓜蒌子药害症状观察

由表3可知,瓜蒌子对阔世玛有一定的耐药性,对其他供试除草剂耐药性较差,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在生产上不能使用。

2.3 除草剂对远志药害症状观察

由表4可知,远志对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在试验用量范围内,植株生长正常,无药害症状。远志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均表现出轻微药害,主要症状为叶色略微发黄。施用2甲4氯和收乐通+2甲4氯混剂后,药害表现出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典型药害,即植株扭曲,叶片翻转,喷药后2~3 h即出现该症状。在施用二苯醚类的乙羧氟草醚和氟磺胺草醚后,表现出明显药害症状,植株叶片发枯、发黄。

表3 除草剂对瓜蒌子的药害症状

表4 除草剂对远志的药害症状

2.4 除草剂对黄芩药害症状观察

从表5可以看出,黄芩对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植株生长正常,无药害症状。黄芩对磺酰脲类的不同除草剂表现不一,喷施苯磺隆和烟嘧磺隆后叶片略微发黄,而对于同属一类除草剂的阔世玛和世玛表现出的药害略重,低用量处理叶色发黄,高用量处理叶色发黄且有萎蔫现象。用2甲4氯和收乐通+2甲4氯混剂后,植株扭曲,叶片翻转。在施用二苯醚类的乙羧氟草醚和氟磺胺草醚后,各处理下叶片均发枯,药害明显。

表5 除草剂对黄芩的药害症状

2.5 除草剂对丹参药害症状观察

从表6可以看出,丹参对芳氧苯氧丙酸类、环己烯酮类除草剂的1~3处理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植株生长正常,无药害症状,在施用量达推荐用量的4~6倍时才表现出轻微药害,叶片有药害斑点。磺酰脲类除草剂1,2处理较为安全,中、高浓度的苯磺隆处理后,植株上部叶片略呈黄绿色药害症状,阔世玛和烟嘧磺隆喷施后叶片有明显药害斑点。施用2甲4氯和收乐通+2甲4氯混剂后,植株扭曲,叶片翻转,喷药后2~3 h即表现出该症状。在施用二苯醚类的乙羧氟草醚后,各用量处理均表现出植株上部叶片褐色药害斑点。

2.6 除草剂对柴胡药害症状观察

从表7可以看出,柴胡对芳氧苯氧丙酸类、环己烯酮类、磺酰脲类、二苯醚类除草剂均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在试验药剂用量处理范围内均可使用。2甲4氯和收乐通+2甲4氯这2个药剂处理均不可用,柴胡的药害表现为茎秆扭曲。

表7 除草剂对柴胡的药害症状

3 结论与讨论

除草剂是通过植物吸收后在其体内运转并与作用靶标结合,发挥除草剂生理与生物化学效应,干扰植物的代谢作用,导致其死亡,其正确使用至关重要,而其不当使用不仅不会有效地防除农田杂草,反而会导致作物受害,甚至死亡[7-8]。本试验研究得出,芳氧苯氧丙酸类和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对供试药材半夏、瓜蒌子、远志、黄芩、柴胡较为安全,中高用量对丹参有轻微药害。磺酰脲类的4种除草剂各处理对黄芩、远志均有药害,且药害程度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中、高用量对半夏、丹参有轻微药害,而对柴胡较为安全。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各处理对供试药用植物均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症状,植株茎秆扭曲、叶片翻转,不可用于本研究中的供试植物。二苯醚类除草剂中除乙羧氟草醚中、低用量对半夏安全外,乙羧氟草醚和氟磺胺草醚各处理对其他供试植物均有药害,表现为叶片及茎秆发枯。有机磷类和联吡啶类的除草剂草甘膦和百草枯药害严重,不可使用。本试验是对中药材田除草剂安全性的初步研究,具体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苏少泉.中国农田杂草化学防治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0-41.

[2]叶必成,陈利权.草本药材栝楼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24-26.

[3]郭平毅.农田化学除草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8-59.

[4]孙中冲.正确认识化学除草的重要性 [J].种子世界,2007(4):48-51.

[5]李鹏,李萍,田向学,等.丹参提取剩余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5):48-52.

[6]谢凤勋.中药原色图谱及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5-50.

[7]原向阳,王鑫,郭平毅,等.叶面处理除草剂对防风等中药材的药害症状观察[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3):262-265.

[8]王凤芝,张玉江,张汉友.稻田主要除草剂应用综合评价[J].河北农业科学,2010(8):16-19.

猜你喜欢
草醚磺酰脲药害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现代农药(2022年2期)2022-04-11 11:53:42
环酯草醚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世界农药(2021年5期)2021-06-03 08:59:46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助剂对氟磺胺草醚在土壤中分布影响研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溴嘧氯草醚残留及其在土壤中降解特性的研究
分析化学(2017年10期)2017-11-20 12:13:28
磺酰脲类除草剂分析方法的探讨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28:42
20%氰氟·双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5
域外药害事件及其监管的几点思考
LC-MS/MS法检验土壤中的磺酰脲类和磺酰胺类除草剂
刑事技术(2015年5期)2015-02-26 23: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