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敷料在放射性皮肤损害护理中的应用

2012-06-22 05:26臧德华王学红
护理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湿性清创放射治疗

臧德华,王学红,吴 情

湿性敷料在放射性皮肤损害护理中的应用

臧德华,王学红,吴 情

放射性皮肤损害是指病人在接受放射性治疗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轻者局部出现红斑、瘙痒、色素沉着、干性脱皮,重者出现水疱、渗出、溃疡坏死。2008年2月—2010年11月在放疗过程中出现急性放射性皮肤损害病人34例,给予湿性敷料护理,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4例病人均为住院病人,男20例,女14例;年龄21岁~71岁,平均63.5岁,其中肺癌8例,乳腺癌4例,食管癌7例,鼻咽癌4例,喉癌3例,恶性淋巴瘤3例,直肠癌5例。将34例放射性皮肤损害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例。两组营养状况、照射方法及剂量、年龄、性别、照射部位、皮肤损害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放射过程中,两组病人均进行相同的健康教育及其他防护措施。

1.2 方法

1.2.1 放射性皮肤损害分级方法 根据RTOG急性放射性皮肤损害标准,将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皮肤损害分为5级:0级为皮肤无变化;Ⅰ级为红斑及瘙痒;Ⅱ级为皮肤色素沉着、微黑;Ⅲ级为干性反应,皮肤明显色素沉着,发黑干燥;Ⅳ级为湿性反应,重度色素沉着,皮肤高度水肿,出现水疱、渗出及破溃[1]。

1.2.2 护理方法

1.2.2.1 湿性敷料选择 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换药。实验组按皮肤损害不同分级给予不同处理:0级予水胶体敷料保护;Ⅰ级予生理盐水清洗皮损后贴水胶体敷料保护;Ⅱ级清创后予水胶体敷料保护;Ⅲ级采用水凝胶分期分批多次少量清除坏死组织方法,边清创边评估皮损变化,在使用康惠尔过程中注意尽量局限在皮损内,减少与正常组织的接触;Ⅳ级如有水疱且渗出较多,选用交互式清创敷料,在清创后外敷,该敷料具有调节创面微环境的功能,在吸附皮损处渗液、毒素、细菌、坏死组织同时,释放林格溶液冲洗伤口,使伤口持久湿润,达到清创及促进愈合的效果,使用过程中注意敷料与皮损处紧密接触。对于破溃面积较大、形成腔洞的伤口,选用藻酸盐敷料进行填塞,藻酸盐敷料有较强吸收能力,吸收渗液后,根据皮损形状形成柔软黏稠的凝胶状物质,保持创面的湿润、清洁。现代医学认为,湿润环境有利于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表皮细胞爬行[2],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同时减轻局部疼痛。另外,用藻酸盐敷料填塞创面较深的伤口,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创面黏结而造成的假性愈合。

1.2.2.2 心理护理 病人发生皮肤损害后往往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向病人讲解治疗措施及治疗成功病例,提供与其他已经治愈病人交流机会,消除病人焦虑、恐惧心理。

1.2.2.3 饮食指导 放射治疗期间鼓励病人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饮食。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可给予鼻饲流质,做好口腔护理。对肠道功能丧失的病人可给予静脉营养疗法。

1.2.2.4 皮肤护理 照射野皮肤避免各种刺激,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避免风吹及阳光暴晒,穿宽松纯棉内衣,忌用碱性肥皂清洗皮肤,发生皮肤损害后,不能擦洗、浸浴,避免摩擦。

1.2.3 疗效观察

1.2.3.1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创面完全愈合;显效:创面缩小或创面清洁,无分泌物,有健康肉芽组织生长;好转:创面分泌物减少,创面未扩大;无效:创面分泌物未减少,创面未愈合或创面扩大。总有效为治愈加显效[3]。

1.2.3.2 创面愈合时间 创面愈合时间为上皮细胞完全覆盖创面所需时间。

1.2.3.3 已愈合创面百分率 已愈合创面百分率计算公式:已愈合创面百分率(%)=创面愈合面积÷创面原始面积×100%,是评估创面直接指标[4]。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已愈合创面百分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已愈合创面百分率比较

3 讨论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许多病人除接受放射治疗外,还需要同时接受化疗,造成免疫力明显下降,创面经久不愈,以往多采取停止放射治疗、休息及常规清创换药,因为常规清创换药易使创面局部脱水,形成结痂,影响上皮细胞爬行,伤口愈合速度缓慢;同时频繁更换敷料,使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减慢,且换药已形成结痂造成伤口疼痛,且换药时创面与外界无阻隔性屏障,不能阻隔细菌入侵,交叉感染的机会多,效果不佳。同时停止放射治疗,使疗效降低,从而影响生存率。根据放射性皮肤损害不同分级,采用湿性敷料处理伤口,湿性敷料为伤口创造湿润环境,能刺激毛细血管的生成,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和上皮细胞的爬行,从而加快创面愈合;湿性敷料营造成密闭环境,能有效保证伤口渗液不粘连创面,避免新生肉芽组织再次机械性损伤,减轻疼痛,湿性敷料保留在创面中的渗液能够释放并激活多种酶和酶的活化因子,促进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细胞增殖。另外,密闭环境下的微酸环境,能直接抑制细菌生长,并有利于免疫细胞繁殖及发挥功能,同时具有屏障作用,能够防止细菌透过,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实验组病例使用湿性敷料后,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疗效显著。

[1]殷蔚伯,谷锐之.肿瘤放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2:1008.

[2]刘淑兰,梁艳华.湿性理念加整体干预治疗1例放射性伤口效果观察[J].创伤外科学杂志,2009,11:92-93.

[3]王晓春,王冰,邹擎.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新型敷料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8):1228-1229.

[4]孙永敏,路平华,江瑞霞.局部氧疗治疗放射性湿性皮损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48-49.

Application of wet dressings in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radiation-induced skin damage

Zang Dehua,Wang Xuehong,Wu Qing(People’s Hospital of Suqian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Jiangsu 223800China)

1009-6493(2012)1B-0158-02

R473.75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02.036

臧德华 (1963—),女,副主任护师,本科,从事临床护理研究,单位:223800,江苏省宿迁市人民医院;王学红、吴情单位:223800,江苏省宿迁市人民医院。

2011-03-17;

2011-12-26)

(本文编辑 范秋霞)

猜你喜欢
湿性清创放射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自制负压吸引联合湿性换药在中小面积烫伤中的应用效果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