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李晓霞,陈洪艳,胡冰心
临床护士腰背部疼痛与病床高度的相关性研究
李海燕,李晓霞,陈洪艳,胡冰心
腰背部疼痛在护士人群中是一种较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生率为57%~62%,其原因是操作中护士25%时间处于弯腰过度或其他受限的姿势,这种姿势致使肌肉在持续静力负荷下处于等张收缩状态,血液循环受阻、组织缺血缺氧、代谢产物积累,刺激局部而形成损伤性炎症[1]。腰背疼痛可降低护理工作效率,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目前国内外的多项研究建议,护理人员的工作台、病床、配药室用具的高度可调,但应当调整到什么高度、依据是什么,目前还没有具体报道[2]。为减轻护士腰背部疼痛发生程度和发生率,本研究应用人体力学的原理分析探讨,护士腰背部疼痛的发生与进行护理操作时病床的高度存在相关性。
1.1 对象 选择2011年3月—2011年11月我院内科临床工作护士64人,护龄2年~8年,均为健康女性,排除孕产妇及患有妇科疾病和风湿疾病的护士,工作中每位护士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酸痛及胀痛,弯腰过久则症状加重,改变体位后症状均减轻或消失。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32人,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身高、体重、护龄、工作强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和实验步骤 观察1组:第1周采用非节力法工作,第2周后变换为节力法工作。观察2组:第1周采用节力法工作,第2周采用非节力法,工作时间均为7d。
1.2.2 实验方法 ①确定病床高度:从地面到病床床垫的高度为病床高度。②每位护士操作时病床高度确定:以护士自身的足跟到髂前上棘下两横指的高度确定。③节力法:护士操作之前,先按动病床升降调节开关按钮,调整病床高度到髂前上棘下两横指高度,再进行各项护理操作。非节力法:护士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时,对病床高度无要求。④护理操作项目:搬运病人、背部护理、更换床单、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静脉抽血、静脉注射。每天上午连续工作3.5h后,对护士进行腰背部疼痛评分并记录。
1.2.3 实验工具 德国制造原装病床,按动电动开关可随意调整病床高度。
1.2.4 观察指标 ①腰背部开始疼痛时间:操作开始至发生疼痛的时间。②腰背部疼痛程度评价: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对疼痛的分级,0级:无疼痛;1级(轻微疼痛):有疼痛但不严重,可忍受,睡眠不受影响;2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到干扰;3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到干扰。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2周内疼痛程度比较级
表2 两组2周内腰背部疼痛发生时间比较 min
3.1 节力法减轻腰背部疼痛的力学原理 腰骶关节是腰部活动的枢纽,前俯、后仰、左右侧弯、转身都有牵涉。护士处于弯腰操作时,腰骶关节承受来自冠状面和矢状面两个方向的力,矢状面所承受的力与弯腰的角度成正相关。因此,弯腰角度越小对腰骶关节的压迫越小越省力;根据杠杆原理,对于冠状面所承受的力的大小体现在操作的力量对腰骶关节产生了内侧转动的效果,力矩越短就越省力[3]。本研究的省力原理是抬高床面缩小腰骶关节和床面的高度差。在临床上将腰骶关节在体表的投影定位在操作者自身髂前上棘下两横指的高度。
3.2 节力法能明显减轻操作者的腰背部疼痛 本研究采用节力法的要点是:通过抬高床面高度来确定操作时病床高度,而床面高度以操作者自身髂前上棘下两横指的高度为准,此时的床面高度差最小,床高度与髋部接近平行,髋和膝关节支撑时前屈,弯腰角度小,腰肌可以放松,长时间不会产生腰背部疼痛。临床工作中搬运病人、更换床单、协助床上洗头、背部护理等操作可采取抬高床面高度实现,同时也应注意操作后及时将病床复位,以方便病人下床活动。随着现代化的跟进,大型医院的综合性设施对病床高度的调节基本能满足,但在一些条件还无法具备的医院,不能调节病床高度,此时护士就可以采取下蹲的姿势来满足节力的需要。
3.3 节力法能延迟护士腰背部疼痛发生时间 研究显示,临床护士发生腰背部疼痛与护龄成正相关,护龄超过3年为高峰[4],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节力方法两周腰背部疼痛发生时间比较,节力法发生疼痛时间较非节力法明显延长。希望通过本研究结果在临床进行系统强化培训、普及,促使护士养成良好节力姿势,以延缓临床护士因护理操作中不良体位造成的腰背部疼痛发生年限。护士进行操作时采用节力法,即通过调整病床高度到髂前上棘下两横指位置,可以明显减轻护士在长时间工作后腰背部疼痛的程度并延缓其发生时间。
[1]裘发祖.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34.
[2]邱丽红,于庆阳,闫职荣.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腰痛调查[J].颈腰痛杂志,2002,23(4):633-635.
[3]戴红.人体运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
[4]刘建平,任辉,周玲.护理人员腰背痛现状调查与危险因素初步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9,25(3):166-167.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lower back pain of clinical nurses and beds in height
Li Haiyan,Li Xiaoxia,Chen Hongyan,et al
(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 100853China)
[目的]减轻护士腰背部疼痛发生程度,延缓发生时间,提高护理操作过程中腰背部的舒适度。[方法]对入选64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观察1组的第1周采用非节力法工作7d,第2周后改用节力法工作7d;观察2组第1周采用节力法连续工作7d,第2周后采用非节力法工作7d,每天上午工作3.5h后对临床护士进行腰背部疼痛评分,记录评价腰背部开始疼痛时间和腰背部疼痛程度。[结果]①观察1组第1周非节力法工作连续7d工作,腰背部疼痛逐渐加重,第2周变化为节力法工作7d,腰背部疼痛逐渐减轻。②观察2组第1周采用节力法工作7d,腰背部疼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第2周采用非节力法连续工作7d,腰背部疼痛逐渐加重。③两组两周腰背部疼痛发生时间比较,节力法发生疼痛时间较非节力法明显延长(P<0.01)。[结论]采用节力法,能够明显延缓并减少腰背部疼痛的发生。
腰背部疼痛;病床高度;节力法;非节力法
R47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33.022
1009-6493(2012)11C-3113-02
李海燕,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晓霞、陈洪艳、胡冰心单位: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12-06-16;
2012-10-25)
(本文编辑 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