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宏
(福州国际航空港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机场高速公路是连接机场和城区的重要道路。通过绿化修复因修建高速路而破坏的地貌和植被,使之与周围景观自然过渡,与自然融合。同时,公路绿化还可以改善生态平衡,植物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功能可降低高温干燥对路面的破坏。而机场高速公路的绿化中,边坡具有特殊性,其绿化技术也相应较为特殊。
机场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的目标是通过改善机场高速公路边坡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通过合理的栽植和管理手段,恢复边坡的植物群落,重建边坡稳定、自维持的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减少边坡的风蚀作用,还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轻对下游水资源的污染,改善机场高速的环境和景观,有利于司乘人员和沿线居民的身心健康。
根据绿化总体目标,机场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绿化技术组成和相应的绿化技术目标。绿化技术包括立地条件分析、植物选择、立地改良、栽植等,而其相应的绿化目标包括寻找主导因子、选择良种壮苗、蓄水保墒、提高成活率、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等(图1)。
图1 机场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基本模式
立地条件是指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关的所有环境因子的总称,生态学称之为生态环境条件,或者生境条件。机场高速公路边坡立地条件可理解为:在植被恢复与重建场所,与植被生长和发育有关的所有环境因子的综合。机场高速公路边坡立地条件特殊,需要认真分析。影响植被生长的立地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文与植被条件等。但与其他种类的造林地(或退化生态系统)相比,生态重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
地表组成物质有机质含量少,物理结构极差,尤其是保水、持水、保肥能力差;存在限制植物生长的物质;缺乏营养元素,尤其缺乏植物生长必需的氮和磷;土壤生物缺乏,尤其缺乏对植物生长有利的动物,如蚯蚓、线虫及微生物等方面。这些因素正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即机场高速公路边坡立地条件的主导因子,集中表现在地表组成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方面。因此,在植被恢复工作之前,首先应分析地表组成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寻找出植物生长的主导限制因子,同时确定对植物生长的供水能力进行预测。这是植物种类选择和确定植物栽培方式的基础工作。
由于机场高速公路边坡较陡,为了使绿化的景观优美、方便栽植工程施工和树木的栽植,需要对边坡进行整形。具体在整形时需要考虑,建立一条环山小路直达边坡最高处,便于运料和整地施工;结合景观设计和整地种植,采取平缓陡坡等方法重塑地貌景观;建立排水系统:在坡度较大的边坡,容易发生表面侵蚀,产生水土流失,特别是夏季常有暴雨,边坡积水面积很大,雨水汇集到一起后,很容易冲刷覆盖在表面的松土,甚至产生大量的侵蚀沟。因此整形的同时应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排水沟的位置一般设在:边坡顶部平面与斜坡的交界处,以避免坡面上的雨水冲刷表土;在边坡上构筑平台,平台上设置排水沟,可对斜坡上的雨水起到分流作用。排水沟修筑成梯形状,深度为30cm,宽度为50cm。
为了改善边坡的立地条件,防止遇到大风和雨水时造成径流和侵蚀,创造植物生长的有利条件,同时也为边坡的植被恢复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方便,整地是十分必要的。按照既经济省工又能较大程度改善立地质量的原则,对边坡采用局部整地方式。在局部整地方式中,带状整地方法和块状整地方法均可采用。为汇集降水促进植物生长,认为反坡带状的方法是最可取的方法,边坡整地时要考虑整地的深度、宽度、长度、断面形式等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各种植被所需整地深度的低限值是草本植物为15cm,低矮灌木为30cm,高大灌木为45cm,低矮乔木为60cm,高大的乔木为90cm。边坡的坡度一般较大,整地宽度不宜过大,以免加剧水土流失。整地宽度应为0.5m,落差以1~2m为宜。断面形式是整地后的土面与原坡面所构成的断面形式。为更多的积蓄降水,减少蒸发,增加土壤湿度,边坡整地的坡土面要低于原坡面,并与原坡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构成一定的蓄水容积。
机场高速公路绿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发挥植被的防护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同时,由于立地条件的特殊性,适宜植物种类的选择具有特殊性,应遵循,适地适植物(或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择乡土树种的原则,水土保持与土壤快速改良原则,植被恢复效益最优原则,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
经过10年的本底调查研究和大量文献查询,特别是在对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生态学特性以及利用价值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按机场高速公路绿化的原则,集植被的适生性、景观性、生态性、生长和生产性于一体,对植物种类进行了筛选。筛选结果见表1和表2。
以上植物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根系发达,具有较多的侧根与须根,主根短而直;苗木粗壮而挺直,有与苗木地径相称的高度,上下均匀,充分木质化,枝叶繁茂,色泽正常;苗木的种量大而且茎根比值(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比值)较小;无病虫害与机械损伤;具有饱满与健壮的顶芽(针叶树)或侧芽(阔叶树)、生长势较强。
表1 华南地区边坡所采用的植物种及其表现
表2 华南地区边坡所采用藤本植物及其表现
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应具有长期稳定的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及经济生产3方面的功能,可因地制宜地采用孤植、丛植、群植、林植等配置方式。在大面积片状种植中,根据群体的生态关系以及养护上的要求,采用针阔混交,乔、灌、草混植,力求达到立体绿化的效果。同时,配置植物还必须遵从以下原则,包括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结合(适应冬夏气候);豆科和非豆科结合 (豆科根瘤菌固氮);草本和木本结合(固土和抗旱能力不同);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结合(冬季不全枯黄);乔、灌、草、花结合(立体多层次绿化);深根与浅根植物结合;普通树种和彩叶树种的搭配;外来种与乡土种的恰当组合。
[1]梁永基.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万方泉.利用藤本植物保持水土[J].水土保持研究,2002,9(2):15.
[3]杨主泉.藤本植物在煤矸石山绿化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5):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