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丽 曹伟召 施兴荣 施圣高 石建福 仇忠启
(1上海市崇明县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202157;2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药食植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目前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关于紫苏的种植技术、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已有很多报道,但探讨紫苏最佳栽培密度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究上海崇明地区紫苏的最佳种植密度,我们开展了紫苏种植密度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试验品种为日本绿色大叶紫苏。
本试验于2011年在崇明东滩东旺沙6号区试验地进行,土壤为沙壤土,肥力均匀,pH值7.5左右。2011年3月11号育苗,4月20号移栽,行距均为25cm,株距设3个处理,分别为20cm、25cm和30cm,折合667m2栽1.33万株、1.07万株和0.89万株,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四周设置保护行。各重复分别取连续10株紫苏,定期调查叶面积和叶片总量。
穴盘基质育苗,出苗后30d左右移栽,覆膜滴灌栽培。出苗后增加光照措施,延长光照时间,防止紫苏提前开花。5叶1心期,打掉第1对和第2对主茎老叶和第1对侧枝。从第2对侧枝开始每节保留1个侧枝,并使其呈十字交叉方向向上生长,主茎第10对真叶长出时打顶,侧枝的第10对叶片长出时打顶。其他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按常规管理。
主茎第1、第2节位上叶片偏小偏老,达不到采收标准,在第1次整枝过程中打掉。不同处理间各节位主茎叶片宽度和重量变化如图1和图2所示,前期紫苏叶片随着叶龄的增加,宽度和重量都有所提高;后期随着气温的升高,叶片宽度和重量方面变化不大。主茎叶片的宽度和重量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主茎叶片宽度平均在13.6cm,重量平均为2.49g。
分枝叶片宽度和单张叶片重量随着分枝高度的增加呈V字形分布,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前期随着气温的上升,下部分枝叶片的宽度和单叶重量也随之升高;中期温度高,植株生长快,导致中部分枝密度高,光照和通风条件相对较差,叶片宽度和单叶重量缓慢降低;打顶之后,上部分枝光照通风条件开始变好,叶片宽度和单叶重量又开始缓慢升高。667m2栽1.33万株处理叶片平均宽度为8.4cm,单叶平均重量为0.71g;667m2栽1.07万株处理叶片平均宽度为8.7cm,单叶平均重量为0.79g;667m2栽0.89万株处理叶片平均宽度为9.2cm,单叶平均重量为0.86g(图3、图4)。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紫苏对水肥的竞争加大,同时受到通风和光照条件的限制,单株总叶面积变小,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据考查,667m2种植1.33万株时,单株总叶面积最小,为15272.4cm2;667m2种植0.89万株时单株总叶面积最大,为20122.3cm2;667m2种植1.37万株处理单株总叶面积介于中间,为18501.7cm2。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如表1所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叶片宽度有所降低,达到采收标准的叶片也相应减少,处理间单株叶片采收数量有较大差异,667m2栽1.07万株处理的单株采收叶片达142.7片,而667m2栽1.33万株处理的采收量仅为118.4片,两者相差20.5%。不处理间的平均单张叶重差异不大,均在0.8g左右。不同处理间的产量均达到显著差异,667m2栽1.07万株的产量最高,为1295.6kg;其次为667m2栽1.33万株处理, 为1266kg;667m2栽0.89万株处理的产量最低,为1023.6kg,分别比667m2栽1.33万株和667m2栽1.07万株低19.1%和20.1%。
表1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紫苏产量表现
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667m2叶片产量都能达到1000kg,但密度过低时,不能获得高产,667m2栽0.89万株的产量仅为1023.6kg;但种植密度过高后,叶片宽度和重量降低,达到采收质量标准的叶片数减少,667m2栽1.33万株的产量反而比667m2栽1.07万株处理低,同时通风透光性差,易发生病虫害。因此,综合考虑紫苏叶片的采收质量和产量,本地区大叶紫苏适宜种植密度为667m2栽1.07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