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建川 隽志才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1) 上海 200245)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 上海 200052)
通勤出行是人们关于居住环境和位置、职业和工作地两方面选择的体现,是家庭成员在上述两方面选择意愿的综合体现[1-2].由于对收入、居住空间、交通工具等家庭资源的分享,不同家庭成员的通勤出行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3-4].例如,由于工作收入和家庭职责的不同,通勤出行选择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的通勤距离通常高于女性[5].此外,通勤出行长度选择的理解有助于分析和评价交通规划和管理政策对通勤者出行行为的影响[6].本文对双职工家庭通勤出行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将通勤出行长度按出行时间划分为短、中、长3个区段,建立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揭示夫妇俩通勤长度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模式.对通勤长度选择的限制和促进因素的理解将有助于更好地制定交通规划和土地开发政策,以切实满足居民出行的机动性选择、提高工作地的区域可达性.
式中:β为模型参数向量;Xi为模型解释变量组成的向量;εi为模型随机项.yi与y*i有如下关系:
式中:μ 为待估计阈值参数.
假设εi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有
下面考虑BOP模型.对任意双职工家庭h(h=1,2,…,H),假设男主人通勤长度选择为j,女主人通勤长度选择为k,有如下的BOP 模型,由方程M 和方程F组成,
式中:
由式(5)可得样本对数似然函数为
研究以某直辖市2005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调查日夫妇俩均有通勤出行的双职工家庭为分析对象,共计3441户.参考样本通勤出行时耗的第一和第三、第四分位点将通勤出行长度选择划分为3段:在30min以内的为短通勤出行,31~60 min 的为中等通勤出行,60 min以上的为长通勤出行.3 部分样本平均通勤时间分别为15,42,83min.表1给出了样本的社会经济属性和通勤长度选择情况.约83%的样本通勤时间在60min以内;通勤长度选择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选择短出行的比例较大,男性在中等出行选择上的比例明显更高,而两性在长出行选择上的比例则比较接近;通勤长度选择表现出行明显年龄差异,随年龄的增长出行长度呈下降趋势,从长通勤向中短通勤转变;此外,有驾照的通勤者选择中长通勤的比例较大;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出行者在通勤长度选择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其出行距离呈上升趋势;通勤长度选择与出行者活动安排和时间利用模式有密切联系,通勤时间较短的出行者有更多时间安排非工作活动和外出,有明显较高的日出行次数.
表1 样本属性统计表
为进一步分析上述影响因素对通勤出行长度选择的作用,以及夫妇俩通勤出行长度选择的相互影响,研究中将2人的通勤出行长度选择看作2个有序选择变量y1h和y2h,对应式(4)所示BOP模型中的方程M 和方程F,通过随机项建立2个选择之间的相关关系.参数标定用Stata 10.0[7]完成,模型变量定义见表2,参数标定结果见表3.
表2 模型变量定义
表3 通勤出行长度选择模型参数标定结果
模型中方程M 的常数项大于方程F,而其阈值小于方程F,表明男主人对选择效用隐变量的增长更为敏感,容易发生从短通勤出行向中长通勤出行的转变.假设居住地位置相对稳定,男主人则表现出更大的自由度选择离家较远的工作机会,相比之下女主人则不倾向于调整通勤出行长度;年龄对夫妇俩的通勤出行选择影响方向相同,随着年龄的增加通勤长度呈下降趋势,且女性通勤出行选择对年龄更为敏感.一方面,年龄增加带来体力和精力的衰退,能容忍的通勤出行时耗有所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通勤者已具备一定经济基础,会更多的权衡工作和生活需求,不倾向于远离居住地的工作机会;模型表明,驾照有助于中长通勤出行的选择.拥有驾照的样本是目前正在选择或计划选择小汽车上下班的通勤者,小汽车方式在提高出行效率的同时改善了居住地和工作地的空间可达性,使通勤者有条件选择离家较远的工作机会;月票持有者倾向于选择中长通勤出行.月票可以看作通勤者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上的一种长期投入,这类出行者通勤距离较长,又无法选择更高效率的小汽车方式,而只能接受较长时间通勤的选择;此外家庭收入较高的通勤者倾向于选择中长距离通勤出行.一方面,收入较高的家庭对出行费用敏感性低,在选择居住地和工作地时所受到的空间约束较小,有能力选择离家较远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为了追求较高的家庭收入,通勤者需要在出行时耗方面做出让步,接受中长通勤出行选择;住房类型对通勤出行长度选择的影响与家庭收入类似,随着住房从平房到普通住宅和商品住宅的转变,成员的通勤距离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这说明,为了追求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人们会接受较长时间通勤的选择;无工作成年成员的存在会给男主人以更大的自由度选择离家较远的工作机会,而对女主人的通勤出行选择没有显著影响;与男性不同,女性的通勤出行与家中幼年成员密切相关,幼年成员的存在会使女性倾向于离家较近的工作机会.这与女性的家庭职责相关,为了更多的照顾年幼子女,女性会放弃需要长时间通勤的工作机会.
模型中方程M 和方程F的误差项正相关,这表明夫妇俩的通勤出行长度选择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存在相同方向的选择意愿,即:同倾向于选择短出行或同倾向于选择长出行.
本文应用BOP 模型分析了双职工家庭中夫妇俩通勤出行长度选择,讨论了通勤长度选择不同群体的社会经济属性、影响通勤长度的主要因素、夫妻两通勤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模式.模型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居住环境等因素对双方通勤出行选择的影响方向相同,互补效应在双方的通勤出行长度选择中占主导地位,即夫妻或共同倾向于选择较短通勤出行或同倾向于选择长通勤出行.进一步研究可考虑将夫妻俩的通勤出行长度和其他活动-出行选择行为纳入同一模型系统,以便深入分析家庭成员在出行行为选择上的相互影响模式,为交通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
[1]WILLIAM A V C,HUANG Y,WITHERS S.Does commuting distance matter?Commuting tolerance and residential change[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3,33(2):199-221.
[2]ROUWENDAL J,MEIJER E.Preferences for housing,jobs,and commuting:a mixed logit analysi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1,41(3):475-505.
[3]TURNER T,NIEMEIER D.Travel to work and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new evidence[J].Transportation,1997,24(4):397-419.
[4]PLAUT P O.The intra-household choices regarding commuting and housing[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006,40(7):561-571.
[5]MACDONALD H I.Women′s employment and commuting:explaining the links[J].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1999,13(3):267-283.
[6]ABRAHAM J E,HUNT J D.Spec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nested logit model of home,workplaces,and commuter mode choices by multiple-worker household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997,1606: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