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丽容
广东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佛山 528000
随着20世纪90年代循证医学的发展,护理学受其影响而产生了循证护理观念,其思想核心是强调证据,要求在严格科学证明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并用批判性思维改进护理程序,寻求最佳的护理行为[1]。我院在2009-01—2009-12对60例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住院患者,男74例,女36例;年龄18~72岁,其中18~30岁者33例,31~40岁者49例,41~50岁者17例,50岁以上者11例;原发病包括:慢性鼻炎、鼻息肉、顽固性鼻出血、慢性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急慢性呼吸道梗阻、急性喉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72例,高中21例,大学本科及以上17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耳鼻喉科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 常见护理问题汇总:根据本院护理部和一线科室护理人员多年护理经验,将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具体包括:①呼吸道阻塞:气管切开患者中常见因痰液阻塞引起的内、外套管阻塞,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②气管脱管:临床操作中可由于气管套管系带结扎过松,容易出现套管脱出的现象;③顽固性出血:顽固性鼻出血多发生于鼻腔后段,部位较为隐蔽,当出血量较大时如果盲目采用前后鼻腔填塞法,则会导致患者痛苦异常且止血效果不彻底;④疼痛:患者因耳鼻喉部疾患常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不仅不利于临床治疗,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睡眠,降低日常生活质量;⑤不良情绪: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或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临床治疗及护理,同时自身所患疾病常常会导致患者舒适度下降和睡眠方式紊乱,久之则会产生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到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
1.2.2 循证支持:通过查阅相关期刊报道、文献记录以及数据库资料,总结归纳具体的心理护理规范和健康教育计划,建立起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为提高护理质量服务。
1.2.3 具体护理干预措施:①患者入院后,除进行常规护理之外,还应增加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患者在入院后、手术前后以及出院前的各个阶段的健康教育进行完善,如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问题,可向上级护师或医生请示后在在患者作出满意的答复;②对于呼吸道阻塞或气管插管脱管的患者,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巡视密度,做好巡视记录,对于经常出现此类事件的患者可增加看护程度;③疼痛是耳鼻喉科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护理人员可通过音乐疗法,给患者播放轻音乐以缓解其紧张情绪,降低疼痛阈值,进而缓解疼痛;④部分患者入院后会对即将实施的手术及其治疗效果产生担忧,尤其是喉癌术后不能说话者以及须终身携带气管导管者,会产生日常生活能力、自身美观以及社会认可程度的过分担忧,导致出现紧张、焦虑甚至忧郁、自卑心理,护理人员可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恢复对社会看法的正确态度,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的改善情况、耳鼻喉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2组患者在心理情绪、健康知识普及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方面比较 [例(%)]
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认识的深入,科学有效的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亦日益显著[2],同时护理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的提出和开展。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已逐渐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其主要理论是通过自我否定来进行不断完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的改善情况、耳鼻喉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1]陈娟.循证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33):140 -141.
[2]赵凤如,陶朵,曾梅菇.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9):877 -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