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人才在产学研模式下的“学研”实践培养

2012-06-09 10:25万智萍邱泽敏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2期
关键词:学研电子信息产学研

万智萍,王 凤,邱泽敏

(中山大学 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这就迫切需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1]。电子信息专业就是专门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应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产学研合作工作经历了从“产学研联合”到“产学研结合”,再到“产学研用结合”3个阶段。《纲要》还指出,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产学研合作是指产业界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参与主体为了实现科技创新目标而结成的合作交流关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鼓励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2]。产学研合作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3],在高校的产学研模式下推动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

怎样确立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对服务教学和促进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需要加强认识创新方法,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等方式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模式。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是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学研合作需要重视“学研”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且具备较高的实践创造能力,逐步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工程师人才。

1 产学研模式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产学研合作主要强调的是产,很多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把科技转化成成果,产生社会效益,一般都是基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院所,主要构成都是研究人员,取得的成果非常丰硕,而“学研”更多的被忽略,培养相关方面的应用人才并没有从精英向大众化进行实质的变化。应该突出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4]。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产学研模式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

1.1 培养目标和定位缺乏特色

电子信息专业覆盖了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无线电技术与通信技术等知识体系,可以说范围广,知识难度高,综合性强。必须立足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但是更多的学校只立足于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虽然也广泛开展,缺乏特色教学,依然很难达到社会需求,更谈不上以产学研合作模式来培养应用人才。

1.2 培养模式固化和单一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沿用重点本科院校的模式,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环节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理论课时量大,忽视实践教学,近年来得到很大的改观,但是出现更大的问题,不能够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统一,造成学生理论不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偏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基于此种原因,还是跟培养模式固化和单一有很大关系。并不是增加相应的实践课就能本质解决问题。

1.3 课程缺乏连接和专业课无法延伸

理论课在培养电子信息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绝对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本科层次区分其他的层次的最重要的培养模式,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困惑,因为学生不知道相应的课程学完后有什么作用,而且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给人感觉好像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后并没有延伸,没有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哪怕增加了相应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也不能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1.4 双师型教师的缺乏

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走向高校,没有参与到企业的工作和研发,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就算是参与到产学研的项目中,也是以理论为主,解决实际问题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老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并且不断更新知识,参与到企业的研发,对老师来说产学研也是自身提高的一种途径,可以把自己的研发经验作为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

1.5 企业和学校缺乏长期合作

很多企业和学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和实习基地合作都是短期项目,企业和学校沟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利益分配和项目的进行都存在磨合的问题,那么就需要与市场接轨,学校以教学培养为主,企业以产品效益为主,为了更好和长期的合作需要提高科技和技术转化的速度,充分提高对产学研合作和实习教学的认识,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存在的问题[5]。注重效率,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更乐意与学校合作进行创造新开发和研究。

2 产学研下的“学研”模式专业人才培养

以上只是有代表性列举了产学研模式下培养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所存在的问题,而教学改革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培养电子信息专业应用人才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在产学研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该重视 “学研”,而“产”只是结果。三者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活动,各有自己的目标、任务,应当遵循各自的运行规律和活动过程[6]。

2.1 以高素质应用工程师为培养目标

从学校的具体的情况入手,根据电子信息专业的特色进行相应的计划制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工程师为目标,根据学校产学研进行的情况,由参与到产学研的专业老师制定学生的分级和分层培养目标,通过分级在不同的年级结合理论课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分层则是通过个性化制定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原学校的教学计划上结合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2.2 模块化知识点教学

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师一般都具有教师团队,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协同研究,因为电子信息专业的很多课程知识点相关相近,比如: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等硬件开发类的课程,可以把专业课程进行分解,以模块化教学,这样学生在碰到相似的知识点更利于理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硬件工程开发,把产学研中的模块化开发思想应用到综合性知识理解上,也符合现代化高科技产品模块化开发过程,让学生更早的从产学研合作中受益。

2.3 与实际开发相结合延伸专业课

专业课一般都是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课,这些基础课作为大学里面的重要课程被老师一再强调,但很多学生因基础课难懂,用处不大,学习不积极和不认真,让专业课老师非常头疼,最重要的问题是从大一开始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知道基础课的重要性,从被动学习转主动学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有相关知识点的最新实用技术,需要实例引入及相关比较教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比较充分地考虑了工程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使学生基本具备了从事工程技术活动的基本能力[7]。这远远不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参加到产学研项目来,由老师进行专业指导。

2.4 建设创新型开放实验室

原有的实验室都是以验证性为主,必须增加扩展模块,增加难度大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一般很难在课堂上按照规定的课时完成这类实验,而且二次扩展开发的局限性很大,因此有必要建设创新型的开放实验室,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完成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产学研合作,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合作进行项目开发,也推动了学生的“学研”培养,作为提高实践能力的强有力补充,这也作为实验、实训课程的深入教学改革。

2.5 建立“学研”教学任务

分级和分层教学模式按照各个年级和各个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有必要建立一整套的“学研”教学任务,“学研”教学任务即独立于课堂教学,也于课堂教学相联系,与实验、实训课堂相结合,“学研”教学任务需要产学研合作教师团队制定,结合企业人才需求,按照层次性进行课题式教学,加强实践,深入具体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取课题式教学,以实际项目驱动,采取项目化实训。创新“学研”教学任务如图1所示。

图1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创新“学研”教学任务Fig.1 Innova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teaching task in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学研”教学任务中的课题式教学是将学习、设计、研究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的一种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设计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模式,当然课题式教学的题目设计和问题解答离不开老师的全程跟踪,教师需要结合企业的需求和开发产品的流程等模式进行相关课题的设计。项目化实训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利用现有设备和条件,采用创新设计模块进行开发设计,完成课程设计,掌握更多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学研”实践教学要求如图2所示。

图2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创新“学研”实践教学要求Fig.2 Innova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 Practice teaching requirements in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2.6 加强课外“学研”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是对课堂理论教学有效的补充,也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种衔接过程,电子信息专业本身涉及到的方向就很多,包含软件和硬件,通信,网络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重点发展的方向,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引导学生进行产学研开发,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当前企业应用的先进技术,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行成学习小组,而学生则根据兴趣形成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研”教育,按照项目化方式进行创新实践培养。

2.7 校企合作与校企互动

学校密切关注本专业相关企业的发展动态,不失时机地与优秀企业进行联系和合作[8]。推进产学联合人才培养的关键是突破高校、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各自独立、知识溢出效应不明显的瓶颈,建立双方融合、联动发展的机制,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9]。校企互动主要是企业产生效益学生得到实惠,形成有效的互补,让学生把专业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建立一种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际项目过程中,为企业开发相关产品和从事研发工作,企业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学生和教师组建团队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企业吸纳实习学生,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和本校教师合作开设实践课程和讲座。在合作过程中,各主体利益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彼此合作,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10]。通过产学研长期合作,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深化学生的“学研”培养,为了更好的产出回报。使学校科研实力明显增强 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最终目的[11]。

3 结束语

产学研合作一般是基于外联机制下的松散合作模式,只是简单的生产实习和项目合作,生产实习和项目合作作为纽带连接学校和企业,当生产实习和项目合作完成后,联系非常少,基本没有深层次的合作,项目合作也都是短期行为,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模式进行改革,深入建立产学研培养机制,校内强化“学研”教学,校外广泛开展产出合作,建立外联机制和内生机制的深层次和综合型相互合作服务模式。通过有效机制来引导协调,核心是观念上的转变,理顺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12]。真正解决企业难题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形成长期有效互惠互利的合作环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朱路甲,刘迪,王宝军.新时期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8-32.ZHU Lu-jia,LIU Di,WANG Bao-jun.Issues and solutions in innovative cooperation mechanism for“production-universityinstitute-application”in Hebei Province[J].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2011(1):28-32.

[3]何爽,谢富纪.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28-31.HE Shuang,XIE Fu-ji.Our country the cooperation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analysis and corresponding policy research[J].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0(12):28-31.

[4]干洪,徐达奇.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44-48.GAN Hong,XU Da-qi.On the training of high qualified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ofengineering[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2010(6):44-48.

[5]王瑞兰.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144-172.WANG Rui-lan.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relying on the practice bases outside college[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1(4):144-172.

[6]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8(3):15-17.PAN Mao-yuan.The cooperation of education several academic problems[J].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2008(3):15-17.

[7]王刚.工科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28-32.WANG Ga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Model [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2011(1):28-32.

[8]刘长宏,王刚,戚向阳,等.基于企业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179-199.LIU Chang-hong,WANG Gang,QI Xiang-yang,et al.Practice of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based on enterprise’s Practice base[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9 (12):179-199.

[9]宁滨.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6-36.NING Bin.On the modes and mechanisms of training talents through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in universities with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2011(1):6-36.

[10]万健,赵烨烨.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50-51.WAN Jian,ZHAO Hua-hua.The cooper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mechanism analysis[J].China Higher Education,2011(12):50-51.

[11]曾永卫,蔡毅.工程应用型本科产学研合作的分析和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13-14):70-71 ZENG Yong-wei,CAI Yi.Engineering applied undergraduate manufacture-learning-research cooperation of the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J].China Higher Education,2011(13-14):70-71.

[12]杨风.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动力与合作模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3):92-95.YANG Feng.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mode in guangdong[J].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1(3):92-95.

猜你喜欢
学研电子信息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学研”教育模式在《畜牧学概论》教学中的思考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伙伴学研的理念和实践
伙伴学研的重要现实意义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