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理论发展、特征及其应用启示

2012-06-08 09:12李兆凡

摘要:本文是关于非均衡理论的一个文献综述。论述了非均衡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方面的发展,然后简要介绍了非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最后提出非均衡理论研究的意义(特别对转轨的中国)及其推广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关键词:非均衡理论 数量调节 凯恩斯区域

经济学中所说的“均衡”借用物理学“均衡”的概念,指的是一个系统特殊状态:对立的诸力量相互发生作用,正好相互抵消,作用结果为零。一般均衡理论首先由瓦尔拉斯(Walras)于1874年在《纯粹经济学要义》中提出,阿罗(Arrow)和德布鲁(Debreu)采用严格数理证明了均衡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完成系统的阐释工作,并被希克斯和萨缪尔森加以运用和完善。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机制下,价格能够对供求做出灵敏反映以至市场出清,从而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即使出现失衡也是暂时的。但其内容与现实市场经济运行存在很大的差距,起因于完善的市场出清结构和灵活的价格体系过于完美,从而引发非均衡理论的诞生。

1 非均衡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方面的发展

一般认为非均衡理论是唐·帕廷金(D·Patinkin)于1956年出版《货币、利息和价格》一书首开先河,非意愿失业是一种非均衡现象,应在非均衡环境下考察。真正使非均衡理论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对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36)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微观经济基础的解释的讨论,凯恩斯对古典学派进行“革命”,以总产出和有效需求为研究对象,引入数量变量,其本质说明经济的非均衡调整过程。第一个明确反对均衡理论的是罗泊特·克洛尔(R·W·Clower),他在1960和1965年分别发表《凯恩斯和古典学派:一种动态见解》和《凯恩斯主义反革命:一种理论评价》两篇论文,着重考察凯恩斯理论同均衡学派体系的分歧,提出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基础解决方法,认为凯恩斯理论的本质是非均衡理论,凯恩斯开创了非均衡分析。

巴罗(Barro)和格罗斯曼(Grossman)(1971、1974、1976)在综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局部非均衡分析扩展到包含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宏观经济非均衡,进行系统分析,构造了第一个非均衡宏观模型,成为该理论的基础,着重分别分析了总体超额供给和总体超额需求状态。这个时期已经形成了非均衡学派。

非均衡学派杰出代表人物、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贝纳西(Benassy)在其一系列著作(1973、1975a、1975b、1976、1977、1978)和《市场非均衡经济学》(1982)、《宏观经济学和非均衡理论》(1984)、《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分析方法导论》(1986)中,运用数学工具对非均衡理论进行了严格表述,提出了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证明了各种非均衡的存在,并以数学规划对若干宏观经济问题进行探讨。迪克希特(Dixit)(1978)、柯廷顿(Cuddington)(1980、1981)、柯廷顿、约翰逊和劳夫格仑(1984)将非均衡理论扩展到开放经济领域,探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有效性问题。

但是自90年代初至今,非均衡理论没有大的突破,存在两个热点方向,一是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内生定价研究引入分均衡分析框架,贝纳西(1993)仅对完全信息下不完全竞争定价理论引入非均衡分析做了简单概括。另一个是解释价格黏性微观基础,Mcdonald 和Solow(1981)工会理论和Shapiro和Stiglitz(1984)效率工资理论。分别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角度解释了工资刚性。

计划经济是典型的非均衡经济,在该领域做出出色工作的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Kornai),他是第一个用非均衡思想系统研究传统计划经济的学者,他全面考察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1959、1972),在《反均衡》(1971)一书系统研究非均衡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相继发表了《短缺经济学》(1980)和《增长、短缺和效率》(1982),以长期存在的短期现象为主线,以企业为分析重点,剖析了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认为短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政策失误,而在于企业预算约束软化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制度条件。霍华德(Howard)(1976)、 温特(Winter)(1977、1978、1980)等人研究了集中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非均衡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模型.波特斯(Portes)和温特(Winter)等(1987)对波兰等国的非均衡状态进行实证分析。

早在80年代初,厉以宁撰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就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问题。80年代末期撰写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以说明资源配置失调、产业结构扭曲、制度创新变型等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中国经济改革必须构建具有充分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政策主张。吴晓求(1991、1992)也是较早地用非均衡理论分析中国转轨经济,杨瑞龙在《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1994)中研究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宏观非均衡状态,理论上研究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脱节问题。贝纳西的弟子袁志刚的《非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1994)中系统介绍了非均衡理论分析方法。樊纲、张曙光等所著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1994)中介绍了在改革前后不同经济运行机制下,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方式和决定过程,系统地从理论上分析了各种宏观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朱恒鹏在《前言思索:中国经济非均衡分析》(2000)借鉴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研究成果,运用规范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剖析中国经济非均衡问题。

美国学者费尔(Fair)和杰菲(Jaffee)(1972)提出,他们以美国的房屋市场为例建立了第一个非均衡计量模型,给出了基本形式和参数估计的四种方法,后来被费尔和凯尔简(Kelejian)(1974)、马德拉(Maddala)和尼尔森(Nelson)(1974)作了改进。后来研究方向涉及到劳动力市场、消费品市场、货币市场等宏观经济各个方面。张世英教授对非均衡的计量问题研究成果较多,先后建立中国宏观经济非均衡模型、中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非均衡模型等,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非均衡经济计量建模与控制》(2002)一书中。王少平(1994)研究了消费品、劳动力和金融三个市场的非均衡模型;孙礼照等(1994)用非均衡模型研究了中国农产品供求非均衡蛛网模型;王成璋(2000)构造并估计了含消费品、投资、劳动力和货币四个市场的非均衡模型等等。

2 非均衡理论具体特征和基本思想

在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分析中,同时存在着价格信号和数量信号,市场若是非均衡的,交换达成后,必然存在某些经济行为人的事前需求或供给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称之为受数量约束的行为人,由此,市场存在配额机制,类型可分为不可操纵的和操纵的配额机制。在市场上主要强调数量调节,而非价格调节。价格调节是指在价格具有充分灵活性的条件下,交易者完全根据市场的价格方面的信息而进行的调整需求量和供给量的活动。这是瓦尔拉斯均衡情况,在价格调节时,交易不受供求数量的限制。数量调节与价格调节不同,数量调节是指在价格存在粘性的情况下,交易者除了要根据市场的价格信息来调整需求量和供给量之外,还要从市场的供给数量和需求数量方面取得信息,以调整自己的经济活动。也就是说,交易者和交易行为都受到供求数量的限制。

凯恩斯首先提出了有效需求,同时考虑价格信号和非均衡市场上的数量信号所形成的需求为有效需求。根据克劳尔(1965)的双重决策假说,经济过程中的有效需求决定于商品和要素销售实现的收入,如果需求不足,不是企业预期变化产生的,而是计划的供给没能实现,于是供给决定需求。之所以供给计划没能实现,是因為信息不充分。

莱荣霍夫德(1968)认为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能够从瓦尔拉斯模型中推导出来,只要加进非完全信息下的价格机制失灵进而出现非均衡即可;同时整个非均衡学派几乎一致同意非瓦尔拉斯均衡不是反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而是发展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使之适应并能够解释更多现实的问题。

综上所述,非均衡实现过程为:在有价格信号和数量信号以及相应的价格调节和数量调节的市场上,存在一个具有短期刚性的价格体系,经济行为人根据价格体系、预算约束和其他市场限制等,决定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通常情况下,两者并不相等,市场不出清,其原因包括:价格刚性、像价格信号的非唯一性等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成本的存在、未来的不确定性等等。由于价格刚性,价格调节不完全有效,行为人不仅获得价格信号,还获得有关资源和销售的数量信号,调节供求的依据是“短边规则”即买卖双方以供求的短边达成交易,达到实际交换的“均衡”(实质是非均衡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宏观的非均衡情况,凯恩斯失业均衡和古典失业均衡、抑制型通货膨胀均衡、消费品市场非均衡等等。

3 非均衡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启示

从非均衡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思想看,其在现代混合经济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3.1 历史已经验证,在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常发生总量和结构的失衡,以“过剩”表现出来,而在集中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比如在前苏联和过去的中国的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总量和结构也失衡,经常表现为“短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成功后,确切的说,处于混合经济时代,对于源自市场经济的非均衡理论应当借鉴,用于研究中国市场,在检验和总结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建立、完善和发展以公有制企业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微观基础的社会主义非均衡模型,以阻碍和防止发生“过剩”或“短缺”。为体现中国的经济体制特征,可将总供给分解为市场总供给和计划总供给,这样修正后,运用非均衡理论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非均衡理论在中国转轨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改革思路上“价格体系优先”和“企业改革优先”的讨论,分析其逻辑起点可以归结为均衡和非均衡的观点。非均衡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规律必然有其用武之地。其理论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深化和提高。

3.2 非均衡模型是比较全面和接近现实的,内容包含了各个子区域,有“古典区域”有“凯恩斯区域”,又因为各种经济政策必在特定的区域内才有效,所以就具体问题必具体分析其所处的区域,提出的措施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选择和评价有用的宏观调控工具。比如就失业问题而言,若在古典区域内,就业水平只取决于实际工资,只有减少实际工资和工资指数化政策才可起到效果,减税或增加公共支出只能增加超额需求,相反,若在凯恩斯区域,采取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即可,若两者兼而有之,就有机组合各政策实施。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宏观经济理论下,非均衡分析不愧为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析框架。

3.3 非均衡模型可以用来研究经济的各个市场和各个领域:前者比如,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农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等,研究它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数量预期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和各自调节效果,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后者比如,就业问题,各项配额问题,指数化,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和周期理论等等,推进和发展宏观经济理论和研究与应用。

比如就失业问题(劳动力市场)来说,可以揭示中国现在的失业“假象”,是存在超额的劳动供给,还是存在地域、时间或结构上的不搭配,产生非均衡的具体原因,怎样去解决,是放开户籍制度,还是对失业者进行培训或结构上进行调整来降低失业率?这均需要非均衡理论来分析和思考。

参考文献:

[1]Jean-Pascal Benassy: Macroeconom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on-walrasian approach.The Academic Press 1986.

[2]袁志剛.《非均衡经济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

[3]季朗超.《非均衡的房地产市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4.

[4]朱恒鹏.《前沿思索:中国经济非均衡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12.

[5](法)贝纳西.《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方法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

作者简介:李兆凡(1952-),男,山东济宁人,山东省济宁卫生学校,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