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包容乡村发展:探寻城乡关系的新思维

2012-06-08 07:09刘祖云武小龙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空心化差距城乡

刘祖云,武小龙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

1 问题的提出——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说起

邓小平曾多次强调说:“要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时至今日,当下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却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城乡差距在不断拉大,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就江苏而言,它是全国的经济大省,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10.4%①之多,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存在显著的两极分化现象,地区间和城乡间居民收入的差距日益扩大。如2003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825元、4249元、3527元;但到2010年,三类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2978元、9626元、7724元。②可见,苏南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明显快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差距依然很大。具体来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收入构成之间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居民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方面组成,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在收入构成中,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恰恰就突出体现在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上。由表1可知,从横向来看,在2010年,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基本工资,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例不大;就农村居民而言,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例却相对偏大,如:苏北地区工资性收入占47.88%,家庭经营收入占46.37%,几乎相等。从纵向来看,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相差不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却相差很大,特别是苏北地区差异极度明显,达32.48%之多。这说明,与苏南地区相比,苏中、苏北地区农户对家庭经营的依赖性大,结构相对单一,城乡居民收入构成存在较大差异。

表1 2010年江苏三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构成情况

表2 2003~2010年苏南、苏中、苏北城镇与农村人均收入情况对比

1.2 城乡人均收入存在差异

一直以来,江苏省政府和各市县级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和其他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来努力提高居民的最低工资和可支配收入,使得广大城镇居民的收入有了一定的保证。其中,苏北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在2005年就已突破了万元,在2010年苏北地区城镇居民收入中,盐城最高,为16935元;最低的是宿迁,但也有12757元。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居民人均纯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相对城镇居民收入而言,差距仍然较大,如2010年盐城农村居民纯收入为8751元,而宿迁只有6975元,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都达2倍之多。

另外,由表2和图2,可以看出:在2008年,苏北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明显减小,苏中地区略有缩小,苏南地区几乎维持现状,全省城乡整体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从表2和图1,可以看出,苏南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均为最高,其城乡差距也要略低于苏中和苏北地区,而苏北地区人均纯收入在全省最低,其城乡差距也是最高的,在2003年~2007年之间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在2007年达2.5514倍之多,在2008年之后才略有好转。由表2和图1可知,江苏城乡收入差距从2003年至今一直缓慢拉大,已达2.5倍之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

图1 2003年~2010年江苏全省及苏南、苏中、苏北三区域城乡收入比横向比较③

2 我国城乡关系及其发展中的问题

马克思曾在《哲学的贫困》中写到:“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1]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也曾指出:“我们的改革进行了三十年,到现在为止,最大的问题就是城乡关系。”[2]由此可见,城乡关系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城乡关系还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诸如“伪城市化”和“农村空心化”等等。由此,城乡关系中的不和谐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多方的关注。

2.1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城市发展中出现了“伪城市化”或称“不完全城市化”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指出: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伪城市化”。这一现象主要是指,大量的农村产业工人,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是因为他们并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城市各类公共服务,其收入和消费水平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人员。这种掩盖在城乡经济增长光环下的城乡居民实质上的权利不平等现象,可以说是城乡关系失调的一个真实的反映。

图2 2003年~2010年江苏全省及苏南、苏中、苏北三区域城乡收入比纵向比较④

大多学者认为,如今的城市化仅仅是土地的城市化,而未真正实现个人的城市化,即计入城市常住人口中的进城务工人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47.5%,6.3 亿城镇人口当中,包含了约 1.45 亿农民工;[3]甚至有学者认为,依据现有口径统计的城镇人口中进城务工的农业户口居民大概已达1.82亿之多。[4]可见,由于户籍的限制,有如此之多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权利和利益都被排斥在城市化发展之外,比如,他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为他们既不能成为本地的选民和候选人,又因为长期脱离了乡村,也不可能回到乡村参加选举。结果,近两亿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政治权利就被悬空了;除此之外,医疗、教育、退休养老保障等本应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福利也得不到良好的保证。另外,“不完全城市化”也给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比如:制造了农村的留守问题;不利于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生产;不利于集约用地,等等。

2.2 农村发展中的问题

农村发展中的“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也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即学者们所称的“38、61、99”现象或称“386199部队”,⑤这一现象的严峻性尤其受到了新闻界、政界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其一,2011年8月23日至30日,新华社记者刘杰在陕西省走访近十个县的农村地区,采访“关注贫困”专题——《空心化:农村之痛》,通过一组震撼人心的图片生动描述了农村的空心化和留守人员的困苦,并于同年9月12日,通过央视新闻频道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栏目,对该专题进行详细报道,认为要多方协作来共同面对解决“农村空心化”。

其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政治领域的高度关注。如2004年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专门组织“空心村”整治调研组;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举措,引发了对“农村空心化”问题的高度关注;2006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吴木根再次提及农村“空心化”现象;2011年年初,全国政协委员焦家良又再次呼吁要警惕“现代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现象,他认为转型期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病态和农村“精英流失、土地资源浪费、宅基地荒废”的现象,严重影响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阻碍城乡统筹。[5]

其三,在新闻关注与政治关注的情势下,学者则深入到这一现象的深处,为现象分析与问题解决献计献策。笔者认为,理论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已由“地理学意义上的空心化”上升到“经济学意义上的空心化”。这一异质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是村庄外围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分异现象。[6]而且这一空心化现象正演化出越来越多的样态,比如:人力资本空心化、土地抛荒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空巢化、集体空壳化、科技空心化以及公共服务空心化等都是“空心化”的多种形态与表现。

不管是“城市的伪城市化”,还是“农村的空心化”,两者发生的地点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却是:这两者带来的却是同一个结果,即城乡的差距在拉大。因此,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即城乡关系问题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

3“城乡关系问题”进入学术视界

3.1 西方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理论

从实际的历史进程来看,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大都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历程:城市出现(乡村孕育城市);城乡分离及其差距拉大;以城市发展为偏向的城乡对立;城乡协调(城市反哺乡村)以及城乡共融与均衡发展。这一城乡关系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消灭城乡差距、走向城乡均衡发展,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西方在城乡关系的问题上的理论研究,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也就是说,西方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无论在形式上以何种名义出现,其本质都体现与反映着城乡均衡发展的社会理性,即致力于消除城乡发展差距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三种。

其一,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乡协调发展观”至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基于要改变当时面临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诸多“城乡协调”发展观,比如:莫尔构想的“乌托邦”社会、圣西门的城乡人口平等思想、傅立叶对“和谐社会”的畅想及基层组织“法郎吉”的设计、欧文的“新村”建设等等。[7]这些理论都是对城乡关系最早的美好畅想,虽然“乌托邦”、“太阳城”、“法郎吉”这些美好的社会理想都以失败终结,但它们都共同表达了城乡关系均衡发展的理念,并对后续的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将“城乡融合”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他们提出,通过废除私有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实现城乡的融合。[8]因此,从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概括。

其二,从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到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中系统阐述了他的“田园城市”理论,并描述了一个兼顾城市和乡村的“明日”世界,其中,提出了在工业化条件下实现城乡结合的发展道路,主张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9]1961年,美国著名地理学家芒福德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可通过区域统一体来重建城乡间的平衡,以最终实现霍华德主张的“田园城市”发展模式。[10]

其三,舒尔兹的“城乡发展理论”与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Desakota)。舒尔兹在其代表作《经济增长与农业》一文中,强调农业和工业同等重要,重工抑农政策会导致经济失衡、比例失调。[11]而加拿大学者麦基通过对亚洲许多国家进行长期研究后提出了“Desakota”概念,即在区域综合发展基础上建立城市化,其实质就是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12]

3.2 国内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研究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知:国内学者主要从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逐步认识并关注城乡关系问题,特别是跨进新世纪后,随着“三农问题”的兴起,更是激起了学界的深度关注。总体看来,学者们对城乡关系的研究主要围绕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两个维度进行,并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首先,从学理探讨的角度来看,学者们主要围绕着城乡差距、城乡互动、工农互促、“三农”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相应的理论探讨,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一是,关于城乡差距方面的研究。有学者指出,城乡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就是缩小城乡差距,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所造成的劳动力市场扭曲,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13]由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任务艰难,因此,政府应把缩小城乡差距定位在缩小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上,加大支农投入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14]另外,也应在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以缩小城乡间的差距。[15]

二是,关于城乡互动、工农互促方面的研究。在经济转型期,城乡互动可以理解为城乡资源的互动与融合,工农互促表现为产业链条的紧密联系。[16]就目前来看,我国整体的城乡互动发展水平,东部地区良好,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即中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更具艰巨性。[17]因此,要实现城乡的良性互动,就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间的体制性障碍,加强信息共享、市场对接、文化融合,[18]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这才是“十二五”时期强农兴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19]

三是,关于“三农”问题方面的研究。“三农”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村发展和城乡统筹的重要因素,韩俊认为,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是调整城乡关系的关键性阶段,未来20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20]温铁军也指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工业反哺农业机制、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应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他同时又指出,城镇化本身并不是目的,根本不在于建设一批现代化城镇,而是要通过城镇化发展来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21]

其次,在城乡关系的研究上,我国学术界有学者基于实证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可以说,实证的研究是对上面所言的学理层面的理论探讨的深化,这种研究方法的引入大大地深化了在这一问题上的理论水准。在这一研究方法中,学者们主要侧重于应用定量研究法,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等研究路径来探讨城乡关系。比如,李银星等人就应用DEMATEL法分析了影响我国城乡统筹的社会经济因素;[22]潘竟虎等则运用DEA-ESDA研究法清楚地解释了甘肃省城乡统筹发展效率及其空间差异问题;[23]曹扬等人则主要基于AHP研究法和DEA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了我国各省区的城乡统筹效率及改进路径;[24]李岳云在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设计了包含城乡区位关系、产业关系、居民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来对南京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25]这些实证研究成果不仅为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提供了案例参考和科学依据,更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方针。

总之,我国学术界对城乡关系的研究,其重点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城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二是,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三是,城乡发展的内涵、内在机理、发展模式、实现途径等。笔者认为,为了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必须寻求一种更新的思维或者是理论解释框架,即笔者在其它文章中提及的“城市包容乡村发展”的新型的城乡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是在反思我国当下城市化进程中比较普遍存在的“排斥性制度”这一基础上提出的,它倡导城市发展中对乡村的包容性。

4 倡导“城市包容乡村”的发展价值观

4.1 包容性发展: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与思路

“包容性发展”是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主题,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寻求均衡发展、共享繁荣的努力方向,它是对2007年亚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概念的凝结和升华。“包容性发展”的生成,主要是针对当前贫富不均、区域失衡、经济失稳、强弱不等、两极分化等问题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理念思路,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导思想,也是和谐社会创建的必然诉求。

那么,“包容性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博鳌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曾指出:“包容性发展就是不同国家、民族与公民共同发展、平等参与、成果共享的发展模式。它比传统发展模式更具有开放性、普遍性、可持续性,缓解以往由于发展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发展机会不均衡,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均等、规则透明、分配合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它也将加强各国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世界性难题,追求各个国家互利共赢、各种文明兼容并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6]因此,“包容性发展”主要是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中强弱不均现象提出的一种社会救治主张,它强调强与弱的均平、协同与和谐发展;共享性、公平性、可持续性是它的三个基本特征;它的本质在于实现惠及更多贫困人口、更多普通劳动者,或者说社会大多数人的增长和发展,其针对的基本对象是弱势群体、低收入阶层和社会大多数人。因此,在中国当下城乡社会发展不均衡的情境下,作为社会发展强势一方的城市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外来民工以及广大的乡村地区,实现包容性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4.2 “城市包容乡村”发展观的构想

二十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提出“城乡融合”这个概念,并指出“城乡融合”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即通过工农业结合,把人口平均分布于全国来逐步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均衡发展。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也指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27]对此,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部长级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这些论断是“城市包容乡村发展”的内在理念支持。

为了把“城市包容乡村发展”的价值观变成一种实践行为,笔者提出这一发展观的大致构想及其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

其一,城市包容乡村发展,应该以“社会包容”为其整体氛围,否则,这一发展观是难以变成一种实践行为的。对此,需要从理论上与价值上倡导“包容性的社会”,尤其是倡导以“心理包容”为基础的社会包容,对此,笔者将另有文章加以专述。

其二,在中国当下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的情境下,“城市包容乡村发展”应该成为城市政府的历史使命,对此,学术界应该加强“城市包容乡村发展”之“包容度”的理论研究,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对城市的包容性进行测定与评价。

其三,倡导“城市包容乡村发展”必须对我国社会发展与城市发展中的“排斥性制度与政策”设计的内在理念进行反思与批判,因为,这些制度规则是中国当下社会排斥现象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制度性屏障。

其四,“城市包容乡村发展”的实施路径大致可以区分为“区域内包容”与“区域外包容”。前者是指同一个行政区划内的城市对乡村的包容性发展,而后者主要是指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各种权利与利益实现的包容。

其五,在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上,主张城市政府通过“援助”或“援建”的多种方式为乡村做出“经济担当”,以实现城市对乡村的包容性发展。

5 结论

总之,城市包容乡村发展,意味着多样性的统一和对立要素的有机结合,它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调和的过程。历史地看,城市是由乡村逐渐发展而来的,从过去的“同构分化”到现在的“对立分治”再到未来的“包容共治”,这必然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城乡关系的未来走向。现实地看,城市和乡村同处一个社会之中,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附的整体,城市极端化发展的事实已对这一整体构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与风险;而且,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乡村曾为它做出过巨大贡献与牺牲,这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对于“城市包容乡村发展”,理论界与实践界都必须作出自己的努力。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2011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②根据2004年和2011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③根据2004~2011年《江苏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并计算绘制而成。

④根据2004~2011年《江苏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并计算绘制而成。

⑤这是对农村留守人员的形象称谓,“38”是指过三八妇女节的妇女,“61”是指过六一儿童节的儿童,“99”是指过九九重阳节的老人。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3.

[2]厉以宁.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该开始了[J].中国报道,2008(4):111.

[3]万建民.正确认识城镇化率提高四个百分点新目标[N].经济日报,2011-04-22(04).

[4]左学金.浅度城市化,损害城市化品质[N].社会科学报,2010-07-15(02).

[5]程秀娟.“现代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值得警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3-15(02).

[6]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2001,25(6):8-13.

[7]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张兆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92,214.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1.

[9]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

[10]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3.

[11]Theodore W Schultz.Economic Growth and Agriculture[M].New York:McGraw-Hill,1968.

[12]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3,143(1):49.

[13]刘社建,徐艳.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J].财经研究,2004(5):93-103.

[14]段应碧.工业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6,7.

[15]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1):19-24.

[16]龚迎春.经济转轨中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路径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6-69.

[17]段娟.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1986~2005年我国区域城乡互动发展差异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79-13281,13286.

[18]田向利.推进城乡互动,统筹城乡发展[J].求是,2003(23):35-37.

[19]喻新安.城乡互动:强农兴农的必由之路[J].求是,2011(19):43-44.

[20]韩俊.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协调发展[J].求知,2005(7):13-15.

[21]温铁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陷阱[J].战略与管理,1998(6):43-55.

[22]李银星,杨印生.影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3(5):27-31.

[23]潘竟虎,尹君.基于DEA-ESDA的甘肃省城乡统筹发展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9):1439-1444.

[24]曹扬,于峰,康艺凡.基于整合AHP/DEA方法的城乡统筹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24):58-60.

[25]孙林,李岳云.南京城乡统筹发展及其与其他城市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4):258-261.

[26]张幼文.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J].求是,2011(11):52-54.

[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24.

猜你喜欢
空心化差距城乡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城乡涌动创业潮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乡村空心化并非坏事
乡村旅游视阈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探讨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