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鑫晔 袁耀辉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的发生除了药品自身原因外,还存在很多其他因素。本文对我院2010年上报的ADR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由各科室上报的ADR报告,共173例。
1.2 方法 并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发生时间、涉及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1 发生ADR性别与年龄分布 173例ADR中,男、女比例为 1.08∶1,年龄 17 d~87岁,高发年龄段在 61~90岁(42.77%)。ADR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
2.2 给药途径分布 173例ADR中,引发ADR给药途径分布见表2。
2.3 ADR发生时间分布 173例ADR中,用药开始2 h内发生ADR的39例,大于7 d发生ADR的较少,ADR发生时间分布见表3。
2.4 药品种类分布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中发生率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抗感染药物(26.59%)、循环系统药(16.76%)、抗肿瘤药(14.45%)。见表4。
2.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173例ADR中以消化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损害较少,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5。
2.6 ADR转归及对原患疾病影响 173例ADR中,治愈150例,好转22例,有后遗症1例,无死亡病例。对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149例,病程延长17例,病程加重6例,导致后遗症1例。
3.1 由表1可见,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40~60岁组次之。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及病理特点,血浆蛋白偏低,使得体内游离药物浓度增高;此外,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下降,应激能力衰减,在某些药物使用过程中,未按老年人代谢特点合理调整剂量也是发生ADR的常见原因[1];同时,老年人时常有多种疾病并存,所用药物品种多且时间长,也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老年人用药应适当调整剂量,并加强ADR监测。20岁以下ADR报告23例,其中婴幼儿、儿童14例,临床表现以皮疹及胃肠道反应为主,该年龄段ADR的发生与机体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器官的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失,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耐受性差,极易产生ADR,因此对于儿童用药更应加强ADR监测意识。
表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例
表2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表3 ADR的发生时间分布
表4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分布
表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3.2 静脉滴注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因其能以最高浓度和最快速度到达靶器官,故也最危险[2]。在此次173例ADR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所占比例最高,占67.73%,口服次之,与国内其他报道相似[3]。给药途径不同,可因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不同而使药物的效应强弱不同,甚至可改变效应的质[4],因此为预防或减少静脉给药的ADR,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选择给药途径,凡口服或肌内注射可以达到预期疗效,尽可能不选择静脉给药,尤其避免长疗程静脉给药,如通过静脉给药,应充分注意选择适宜的给药剂量、药液浓度、滴注速度,注意用药过程监护,及时发现ADR,确保用药安全。
3.3 173例 ADR中,用药24 h内发生不良反应的72例(41.62%),其中用药2 h内发生 ADR 的39例(22.54%);用药1~3 d内发生的48例(27.75%),故用药初期,特别是用药后2 h内对患者的密切观察非常重要。也有相当数量的药品不良反应是蓄积性的,例:某患者服用氟哌啶醇、苯海索片约三个月后,出现不自主口腔运动、磨牙、咬牙运动。因此,有些药物在使用时应尽量避免长期大量用药,以免蓄积中毒或者产生依赖及抗药性。
3.4 抗感染药是目前临床应用种类最多、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再者临床应用中对除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外的治疗性用药,特别是在致病菌未明确的抗感染治疗中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因此,该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种类及例次均居首位。由表4可见,173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抗感染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占26.59%,而其中头孢菌素类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这与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及其与青霉素类药物均含有β-内酰胺环,两类药物间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密切相关。头孢菌素用药前是否要做皮试,目前无统一的规定,虽然头孢类变态反应发生率较低(0.001% ~0.1%)[5],但其危害性不容忽视。本次,我院有1例剖腹产术结扎后给予头孢唑啉2 g,静点10 min后突发四肢及腹部皮肤发红、面色紫绀、四肢震颤,血压下降,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后患者生病体征逐渐平稳,病情好转。所以,临床选用抗感染药时,不仅要关注病情、抗菌谱,还应仔细询问患者及家人的ADR史,有无过敏体质和近1~2周内的用药情况,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做好救治准备[6]。在用药过程中,尤其是静脉滴注开始后的2 h内,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避免发生严重后果。循环系统药物引起的例不良反应排第二位可能与我院的心脑血管病人多有关。此次8例中药制剂ADR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及肠道反应,仅1例致高热、寒颤,虽然此次中药制剂发生ADR的比例不高,但因其成分复杂,中药注射剂应用的广泛增多,发生ADR的隐患不容忽视。
3.5 从发生不良反应类型看,173例ADR中消化系统反应最多(28.32%),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功能异常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亦高达25.43%,主要以皮疹和瘙痒多见。这与两者在临床上症状明显,易于判断有关,尽管发生率较高,但是病情一般较轻,予以停药或者给予对症治疗等后症状即消失。本次出现两例较为严重的皮肤损害,分别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剥脱性皮炎,阿司匹林肠溶片致水泡、皮肤破损,两者病情加重,住院日延长,需经系统抗免疫治疗方能缓解。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的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10.98%和10.40%,多由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生物制剂引起,主要与溶媒选择、输液速度或浓度不合理有关,是临床上最容易控制和纠正的不良反应。
ADR监测是药物流行病学重要内容,也是临床药学工作重要部分,要使这项工作不断提高,临床上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治疗药物,并充分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力度,特别是高龄患者静脉给药后24 h内的监护,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1 张峥,肖琳琳,陈吉萍,等.药品不良反应407例报告分析.临床合理用药,2009,2:46.
2 杨宝峰,苏定冯,周宏灏主编.药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
3 金伟华,陈华,王晓蕙,等.我院11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药房,2010,21:1701.
4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4.
5 Ratschko M,Fenner T,Lankisch PG.The role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tis.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3,32:580-581.
6 江美芳,利显民,王传湄.我院2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药房,2010,21:1704.